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民族舞剧《草原记忆》的风采

2009-07-09 18:22:30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内蒙古草原抚育上海三千孤儿的传奇故事,已经在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纪实文学作品《国家的孩子》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现在,这个特殊年代发生的特殊的传奇故事,以舞剧的形式由锡盟歌舞团重新排演。

    民族舞剧《草原记忆》,以“寄情”、“认领”、“成长”、“荣誉”、“记忆”等六场展开剧情。在动人的情节中,我们的视觉接受了心灵的体验。编导者非常有智慧地编排了精彩的《哈那舞》、玲珑晶莹的《冰雪舞》、散发着草原气息的《草原舞》、充满童趣的《木马舞》、交织变换的《缰绳舞》等绚丽多彩的群舞。特别是《哈那舞》,编导者使哈那一张一合、移动在舞台空间上。变化的图形画面,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展现出蒙古族草原生活的生动和多彩。而上海孤儿在蒙古包中,嬉戏玩耍,感受着额吉的深情爱抚,无微不至的呵护,此时,观众通过《哈那舞》的舞蹈语言的艺术魅力的彰显,被额吉博大的母爱感染得赞叹不已……

    为使剧情结构丰满,为使舞剧的民族风格更加浓郁,专门编导的《缰绳舞》、《碗舞》,也使舞剧所表现的民族风格、民族性格更加强化。

    舞剧中的口琴、红纱巾、雕花马鞍等道具的运用,是剧中人物命运、形象刻划的情感连接线,也使剧情的矛盾深化、悬念的处理,有了恰当的媒介,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草原记忆》的成功演出,极大地欢悦着我们以及舞蹈者的心绪,但也存在缺憾之处,如:独舞、双人舞、单人舞、略显弱,我指的是没有给主要人物额吉塑造出母亲形象的特定的主题舞蹈语言,相反各种肢体技巧舞蹈语汇,掩盖了母亲深沉博大、凝重的蒙古母亲的形象。其他主要人物也存在这样的不足,总之,没有鲜明的属于人物形象的“蒙古化”主题动律。

    但《草原记忆》填补了锡盟没有大型舞剧创作的空白,根据发生在草原的真实的传奇故事创作的这部舞剧作品,是可以载入锡盟的艺术创作史的,是锡盟舞蹈艺术繁荣发展的标志。

    (编辑:许丹华  实习生:张博辉)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