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AI时代,创意写作这门手艺如何进化?

2024-06-04 18:02:55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成为作家需要天赋,需要社会的环境,需要很多很多条件。比起出几个作家,我想我们就做好文学教育,哪怕多培养出一个好的读者,也是很好的事情。”日前,复旦大学MFA创意写作专业成立15年暨文学写作教育高峰论坛现场,作家王安忆说。

  眼下,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关注。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团队运用AI完成百万字长篇小说《天命使徒》,引发业界广泛讨论。高校开设的“大模型与创意写作”通识课,经过教学可借助人工智能来完成剧本杀创作。AI时代,创意写作这门手艺还吃香吗?文学教育,如何超越文本训练持续进化迭代?

 文学浸润如“缓释的胶囊”,重塑自我对世界认知

  15年前,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开风气之先,成立全国首个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授权点。去年,北大、北师大、复旦、华东师大、南大、清华、上海交大、同济、人大9所高校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今年初,“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入列了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认为,创意写作在中国高校发展正呈突飞猛进之势,最初“高校课程能不能培养作家”的疑虑几乎已偃旗息鼓,业界已开始着眼“如何高效地培养写作人才”等话题。

  文学创作不仅需要“天才”,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基于这一理念,复旦创意写作开展科学系统的写作教育,培养大量创作型人才,助力这一新兴学科蓬勃发展。忆起15年前为复旦创意写作MFA奔走场景,王安忆仍历历在目,她寄语学子:“不要急于发表作品,对自己的作品严格要求,不要松弛,一直坚持下去。”

  早在1994年,王安忆就受聘于复旦中文系“小说创作研究”课程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她的讲稿后经整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心灵世界》,广受关注。2004年王安忆正式受聘于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

  当年与王安忆一起推进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教师回忆,为了上好文学写作课,王安忆特意请来数位知名海外作家,以及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资深教授,为复旦中文系学生系统授课。“她像普通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认真听课,学习西方创意写作课程教授方式和规律,整整听了一学年,借鉴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然后再设计自己的写作课程。”15年以来,复旦创意写作专业培养出张凡、余静如、王侃瑜、伍华星、史玥琦等,已经成长为国内80后、90后作家群体的中坚力量。

  重庆移通学院科幻学院院长张凡打了个比方:“MFA教育就像缓释的胶囊,一年一年重塑了自我对世界的感觉和认知。在这种认知中,对文学、艺术和人生,获得某种真理性的正见,为这种正见的笃定,而心满意足。”

 “心”创作与“芯”文艺,或将长期共存

  纵观目前的阅读和写作,其实早已受益于搜索引擎、大数据等互联网智能工具平台,人机之间的互渗、互动、互补渐成一种常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单晓溪教授认为,AI小说是网络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加速了文学迈入“后文学时代”的进程。

  以《天命使徒》为例,该团队通过对网络小说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精心撰写提示词,并调用大模型API进行内容的批量生成,再通过AI的精细打磨,形成了一部情节连贯、文风稳定的长篇小说。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晓玉形容,AI时代人机共创是一种“在文学和传播之间新质生产力的开创”。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表示,文学正处于重大转型时代,未来或将迎来“心”文艺与“芯”文艺和谐共存的时代。

  “写作为什么要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写作不是很好吗?当然,这会造成每部作品的读者大幅减少的局面。创作浓度一定程度上被稀释。”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峰教授透露,《天命使徒》创作还是在相对低端的“凤雏2.0”项目中完成,团队在研发专门针对文学创作的“卧龙”大模型,希望今年末开始尝试创作。

  在他看来,人类优秀作品“抢”不走的地方在于——哪怕它们并非“算法”上的“最优化”,但其行文与人类的生命、价值观、情感、理想图景融合,有血有肉,难以替代。

  在学界看来,与其哀叹“文学的黄昏”降临,文艺圈更需警惕的,不是机器写得像人,而是人写得太像机器,沦为单纯模仿追随某一种技艺或风格。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