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手札是传统文化生态的产物。追根溯源,汉代以来现存的清晰的书写墨迹和文本都是手稿和手札。帖学一系的经典作品大多数是手札,如《平复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等。手札记录了当时的政治文化,文人之间的世俗生活,还有一些家长里短。不管是唐代文人,还是宋代、明代、清代的文人,我们捧读他们的手札,仿佛会穿越时空,看到他们当时伏案书写的状态。信中有对友人的惦念,对朋友的嘱托,对长官的敬重,对弟子的教诲,对妻儿的问候……手札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
手札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传统社会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今天,信札逐渐式微,随着科技进步,大家追求快捷、效率,但同时也损害着传统文化的生态。随着电子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快速发展,作家、学者、记者等写作者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报刊、出版社已不接受手写稿件,因为给编辑增加了工作量和麻烦,所以手稿越来越不合时宜了。我有少数朋友偶尔会写手札,但这种行为已经是让人们惊讶的一种行为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缅怀手稿、手札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对传统文化的追念,在手稿、手札中,我们能看到以往的中国文人、学人们那种生命的热情,包括思考的过程、才艺的展现。例如在鲁迅的手稿中,我们可以通过措词的变化、段落的调整,看出他的思考、推敲过程,能感受到一个作家在写作时的生动性、鲜活性、质朴性,这恰恰也是我们作为读者乐于见到的创作痕迹。手札看似不登写作的大雅之堂,但是其中率性的、真诚的东西,恰恰是那种正式写作所没有的。
原生态的手札,比如朋友之间的旧信,是文化的矿藏。我曾策划“字响调圆——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在北京、上海、杭州巡展,反响热烈,颇受欢迎。这是中国最后一批用传统格式和语言写成的手札,在形式和形制上极为考究。与龙榆生通信的有郭沫若、陈寅恪、陈三立、谢无量、马一浮、钱锺书、周作人、俞平伯、黄宾虹、叶圣陶等,都是声名显赫、学问渊博的人物。
我们看名人手稿的价值,是把它作为一件文物,甚至是一件艺术品来看。因为手稿有生命的色泽,是文章发表之前原生态的展现,带给我们特别的艺术享受和文化陶冶。对传统手札的解读,能看到人性的光芒、人格的高贵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当然,我们只能是从一种美学的角度、收藏的角度去眺望、欣赏和热爱,当前我们想重振和复兴手札与手稿,已是不可能了。作为传统文化一方面,手稿、手札仍有待于我们做深入的研究。
(作者为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续鸿明采访整理)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