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聊天记录》《正常人》之后,爱尔兰“90后”作家萨莉·鲁尼写出了第三部长篇小说《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今年6月,这部备受关注的《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由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群岛图书引进出版。
6月18日,作家张悦然,爱尔兰文学研究者、作家包慧怡,《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的译者钟娜,策划人彭伦以及责任编辑徐珏来到直播间,与读者们聊聊萨莉·鲁尼及她的新作。
能否相信还存在一个美丽的世界?
萨莉·鲁尼于1991年生于爱尔兰西部的梅奥郡,2013年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英文系。在读研时她加入了圣三一大学辩论队,这个队伍曾获得欧洲大学生辩论赛的冠军,萨莉·鲁尼也曾被评为欧洲最佳辩手。作为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聊天记录》被美国《巴黎评论》评为年度最佳小说。萨莉·鲁尼亦因此书获得2017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青年作家奖。欧美文坛赞誉她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塞林格”、“千禧一代的代言人”。
在《聊天记录》之后,萨莉·鲁尼紧接着推出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正常人》。2020年春季,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正常人》由英国BBC、美国Hulu联合推出,风靡全球,打破了BBC的电视剧网络播放纪录。而改编自《聊天记录》的同名限定剧也已于今年5月15日在BBC和Hulu首播。
这一切,让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极受关注。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延续了鲁尼一贯的风格与主题,沿着两个女性——艾丽丝和艾琳的不同生活轨迹展开。艾丽丝是一名在成名后遭遇精神危机的小说家,她遇见在配送仓库工作的费利克斯后,想让他同自己一起去罗马。而编辑艾琳在都柏林经历了分手后,开始和其童年时期的朋友西蒙约会。通过一封封电子邮件,艾丽丝和艾琳交换了她们复杂的感情与心绪,也分享了各自所看到的急剧变化的世界。
小说还写到了新冠疫情,写到了这群年轻人在疫情中的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如果说《聊天记录》和《正常人》写的是年轻人从青春期到成年人的过渡,《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写的则是年轻人进入的下一个人生阶段——依然年轻,但已渐渐被生活追上。他们能否相信还存在一个美丽的世界?
接连翻译了萨莉·鲁尼三部长篇小说的钟娜表示,自己对萨莉·鲁尼的一大印象就是“写得非常快,一本接一本”,但《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的语言比前两本更精炼了,“我看到了她在成熟,在紧缩,在退去一些她自己认为不必要的东西。”
她捕捉到了星与星之间的找寻
讨论萨莉·鲁尼的小说,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词——关系。
彭伦说,萨莉·鲁尼的故事往往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她最好的地方在于敏锐捕捉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联系。从《聊天记录》到《正常人》,再到最新的《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几部长篇都围绕着一组或两组关系展开。“她的写作风格还会让读者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私密感。”
“她笔下的关系有时是摇摆的,是颤动的,这是她的小说特别迷人的地方。”张悦然称,当下很多报道将萨莉·鲁尼和塞林格相比,但她认为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萨莉·鲁尼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一个孤独的个人,“当然,萨莉·鲁尼的小说里也有孤独这个主题,但她更多地还是围绕着当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展开。”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中最打动包慧怡的一段话是艾丽丝写信给艾琳说自己跟费利克斯的关系,在讲述中艾丽丝突然离开了具体的讨论,问了一个问题——去缔结一段没有事先规定形状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呢,她说就是把水倒出来任它四处流淌,不会有任何形状。这段话在包慧怡看来是萨莉·鲁尼至今吸引自己一本本读下去的题眼。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语境里,既定社会关系的框架以及人际伦理关系是非常单调和有限的,相对来说就是原生家庭、一夫一妻等等。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不能越界。每一段关系但凡有一点僭越之处,或者说有一些所谓惊世骇俗的地方,就很容易在八卦帖子里被贴上标签。”
包慧怡举例,再比如婚姻制度是否会消亡,这一话题其实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文学传统,但它在汉语文学界里几乎噤口不言。“如果我们不愿意面对并思考复杂的关系、复杂的人性,只是满足于贴标签,那其实是一种懒惰。”
“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一个孤独的星星,真正介入彼此生命的关系就像是把一个个星点在某一时段连成一个星座。我们在夜空中看到星座,这个星座可能下一秒会消散,这些星星可能会跟其他的星星连成其他的星座,但它们从来不是以恒定性为目标。萨莉·鲁尼打动我的就是她捕捉到了这些星与星之间的找寻,哪怕是最古怪的人,最社恐的人,最孤独的人,只要他想,他就有被理解的可能性,就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他的同盟。”包慧怡说。
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纹理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一经出版即引发了书友关注,其中也有不少争议,比如小说中书信的使用以及最后的Happy Ending。
有读者认为那些书信好像跟故事主线是游离的,但钟娜并不这样想。“事实上,她会用短短一两句话,在每一次邮件里穿插一些情节上的钩子,来钩住上一章发生的事和下一章要发生的事。我觉得这是她的一个挺聪明的技巧。”钟娜说,读这些信件时,她会把它们看成是两个女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扩长版,“信里的这些文字的确是她们认真思考的东西。对她们来说,这些思考和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同样重要,所以萨莉·鲁尼非常真实地把她们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纹理都体现了出来。”
徐珏也很喜欢书中的信件部分,其中既有两个女性的情感琐事,又有关于经济、政治、艺术、生态环境等等各种话题的探讨,鲜活而灵动,“而且,她仿佛能走进你的内心世界,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细小入微的东西。”
在张悦然看来,这些颇有古典意味的信件或许是萨莉·鲁尼的一种写作策略,希望以此在作品中承担一些更有重量的女性知识分子的思考。“萨莉·鲁尼的写法里最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对话。一个人能把人物关系写得特别精彩,对话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这样的对话并不能安置特别长的论述性内容。我想萨莉·鲁尼希望在新书里把她更丰富的思考和她原来的文体相结合,那么信件是一种解决方式。我们会看到书里两部分的节奏很不一样,信件部分是非常慢的,但到了对话又恢复了她原来那种伶俐的行文。”
至于小说结局,张悦然直言Happy Ending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对萨莉·鲁尼小说里的人物是有点伤害的。萨莉·鲁尼的女主人公们一旦在Happy Ending下就显得非常有优越感,因为她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先天条件很好,但同时又是脆弱的。“《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和《正常人》的区别在于,《正常人》最后是悬而未决的,实际上是一个有危机的结尾,所以我们会心疼女主人公,但是到了《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这两个女主人公最后安然无恙,你就会感觉她们都是童话里的女孩子。”
钟娜感觉萨莉·鲁尼似乎变保守了。从作品脉络去看,萨莉·鲁尼的第一个长篇就挑战了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制,但第三本好像又重新落入了这个框架。“我感觉她年轻时似乎想要追求一种既定关系之外的东西,一种新的关系,但在三十岁之后,在很多无力感和孤独感的侵蚀下,她还是回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传统关系,这或许也和疫情有关吧。”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