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读》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作者彭彧华,北京大学博士、研究员,全国知名文化学者,主要聚焦儒释道文化比较研究。《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著作,其注释版本很多,但彭彧华博士的《论语新说》却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她对孔子学说中核心观点“仁”的新解,“仁源自人的内心”,这一观点不仅直击“仁”的本质,而且冲击人的心灵,破除了孔子学说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的樊笼。
《论语新读》一书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编排形式非常新颖;其二,作者对孔子核心思想“仁”的新解;其三,对孔子“礼”的思想新解以及对“仁政”的新解,全书释义紧密结合现实当下,别有新意,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首先作者在编排形式上大胆创新,在前言中彭彧华博士如此写到,“《论语》核心讲了什么?我通过反复研读、思考和参考许多名家的注释,梳理出六大部分内容,并以六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以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为主线,围绕‘仁’展开,把《论语》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现给后人”。
作者梳理出的六大部分,即为全书的六大篇章——理论篇:围绕孔子仁的思想核心展开论述;实践篇:如何实践仁;例证篇:评价人物、议论时政、谈诗论乐;思考篇:思考天命鬼神、感叹人生及自我认知;阐述篇:弟子们对孔子思想的阐述;回忆篇:弟子们对孔子的回忆和评价。《论语新读》一书编排创新,作者以仁为主线,将孔子的思想言行等分类整理,并层层深入、不断剖析,做出新解,读来不仅让人深受启发,而且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其次作者对孔子核心思想“仁”的新解。仁是什么,仁不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仁?本书理论篇第一节,樊迟问仁,孔曰“爱人”。作者注释,“爱”的繁体字有心、有友,爱就是在心中视他人为友。“爱人”就是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善待他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进而注释指出,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内涵是忠和恕;“忠是诚心诚意,敞开心扉讲真话。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是内心的”;“恕是对他人的,是向外的,时刻告诫自己要用同理心去善待他人,自己都不需要的、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仁不是什么呢?“巧言令色,鲜矣仁!”作者指出,这句话直接论断:用美妙动听的语言哄骗人,用装出来的和颜悦色的样子迷惑人,这样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行为不是仁的行为。作者认为,孔子讲的仁包括:人之性向善,人之道是择善,人之成是至善。向善是真诚的内在活动,通过语言、行为体现出来,择善需要勇气和智慧,至善需要“死而后已”。“巧言令色”即从缺乏真情实意的角度说,少了真诚,就不可能自觉地向善、择善而达到至善。
如何才能做到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内涵是忠和恕,那么忠和恕具体体现为什么呢?作者指出,忠和恕具体体现为“先难而后获”,即先人后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进而阐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此,彭彧华博士独具创见非常明确地指出,“我欲仁,斯仁至矣”,说明仁源自人的内心,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是人的本能之一,实现仁就是自我的实现。作者进而详细解析,仁源自内心,根植于人的本性中,仁是摸不到、看不见的精神价值,仁不是圣人才具有,每个人都具有仁的本性,只是普通人的“克、伐、怨、欲”太盛,遮蔽了本来纯净的内心,不能展现出仁的境界。作者对孔子核心思想“仁”的新解,让人耳目一新。
彭彧华博士进而谈到,孔子认为,即便克服了人性中的弱点,也不能认定为仁;要修身养性,克服人性的弱点,达到老子所说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境界。至此,作者对“仁”的阐述达到了儒释道融通无碍的境界。“仁不远人,人远仁也”,做到仁的第一步是克服“克、伐、怨、欲”的人性弱点,做一个高尚的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感慨,“任重而道远啊!修行永远在路上!”
从品析的角度来理解,克服“克、伐、怨、欲”的人性弱点,自我修行,向内修己,止于至善,接近内心的仁,现实内心的仁,如此理解“仁”,这些提法是多么新颖、开启人心与智慧。如果将人性分为光明面与黑暗面,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尽量遮蔽黑暗面而展现光明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发光的人,或许这个世界可以称之为孔子倡导的“仁”的大同世界。
作者指出,仁是本质,仁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表现为:以仁事父母为孝,以仁事兄弟为悌,以仁事友为信。孝是仁的基础和根本,不孝之人不可交,无信之人不来往等。作者还著述了仁的实践篇,细品之也是受益无穷。
其三,作者对孔子“礼”的思想新解以及对“仁政”的新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作者明确指出,此章表达了孔子思想“仁”的外化形式是礼,乐是礼的一部分。仁是核心,是礼、乐的基础;若内心没有仁,则礼、乐就失去意义。作者继而联系现实谈到,对于孔子的观点,以今天的理解就是:任何文学、文艺作品的创造都要有思想灵魂,否则,再高超的艺术水平也不能让作品熠熠生辉。作者认为,孔子强调礼的本质是仁,外在的细致、周到不是最重要的,内心的真情实感符合礼即仁才是最重要的,仁是礼的根本。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作者释义,孔子一生对自己都严格要求,“克己复礼”是他的政治理念,但他的做法却遭到讥讽,说明春秋末期,正常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那个时代已经没有人再遵循君臣之礼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作者指出,以礼使臣,事君尽礼,以礼治国,本质上是以仁治国。在君主制的政体中,君臣关系是治理国家的首要关系,这也是孔子政治伦理理念的重要内容。对于礼仪制度,作者释义:在孔子看来,恭敬心、诚实心是礼的根本,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改革,内在的仁即恭敬心、诚实心是万万不能改革的。作者进而总结,孔子谈论治国之本是礼,礼是外在形式,仁是内在本质,孔子反复强调以仁治国。而“仁源自人的内心”,仁最终还是要回到真情实意,而不是“巧言令色”。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作者指出,这句话的核心是,“仁人志士”把仁看得高于生命,生命是最宝贵的,但为了实现“仁”,可以抛弃生命,“杀身成仁”。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说,百姓对仁政的渴望,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我见过踏入水火而死的人,没见过实行仁政而死的人”。作者指出,水火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孔子认为仁政比水火重要,真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精神气概!读到此处,尤为畅快,《论语新读》中处处可见作者新颖的见解、淋漓酣畅的笔风。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彭彧华博士指出,孔子的志向是最终超越自我,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修养境界,实现天下安邦、大同社会的远大理想目标。的确,“仁源自人的内心”,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真情实意的仁,而不是“巧言令色”的伪,做到人人以仁事人,发自内心向善、择善、修善,克服“克、伐、怨、欲”的人性弱点,向内修己,止于至善,接近内心的仁,追求现实内心的仁,这个世界必将是老有所养、幼有所安、互信美好的大同世界。
对于孔子核心思想中的仁,彭彧华博士在《论语新读》中读出了自己的诸多新解如“仁源自人的内心”等,这是对孔子思想理论研究的新突破,也还原了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彭彧华,女,籍贯北京,满族,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级研究员。曾任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北京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等职务,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朝阳区人大代表等。曾出版《李贽散文选注》、《青少年文库导读》、《国学文化经典导读》、《论语新读》等中华传统文化专著十余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知名国学文化学者,在喜马拉雅听上讲授《道德经》、《金刚经》、《大学》、《论语》、《中庸》等国学经典课程。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