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她主持下的《上海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重镇;曾经,一大批年轻的评论家受过她的提携。而今,她淮海路兴国路的会客室里不会再有人讨论文学了。
6月11日,原本是知名文学评论家李子云79周岁生日,在她生日的前一天,6月10日凌晨,李子云因肺部感染在华东医院去世。据悉,李子云遗体告别仪式计划于6月16日上午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李子云的突然去世令她生前的许多好友和学生感到震惊。在上月底,李子云还和来到上海的作家王蒙以及几位上海文化界人士一起吃饭,谈笑风生,除了一点点咳嗽,并未看出先生身体有何明显的不适。本月4日,李子云因感冒入院治疗,但后转为肺炎,前去探望的朋友一开始也并未觉得先生的病有多么的严重。几天前去华东医院探望李子云的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还和先生聊了很长时间,她的状态也不错。李子云住院后,还嘱咐保姆转告大家,身体很快就会好,出院后就和大家吃饭。令身边好友们震惊的是,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文学的女性这么快的就离开了大家和文学。
远在山东的作家张炜是李子云先生20多年的好友,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因为震惊一度语塞,只是感慨地说,“她真正地把一生献给了文学。”学生辈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一直将李子云视为自己的老师,他在一篇文章中曾回忆自己与李子云的相识,“已经记不得了,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李老师,但我记得第一次去《上海文学》编辑部。那是1985年的冬天,因为什么事,我去《上海文学》。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冬天的太阳照在作协那栋老楼,气象萧肃。但三楼朝北的一间办公室,却很热闹。那里烟雾缭绕,很多人海阔天空地聊着。好像有周介人、吴亮等,李老师也在,有人将我介绍给她。她靠着办公桌,手里拿着烟,听大家讲,偶尔插几句。她个头不高,人很精神,特别是那口京腔,让人难忘。”
在1980年代,李子云主持下的《上海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重镇,围绕在李子云周围有许许多多年轻作家和评论家,他们中不少人都得到了李子云和《上海文学》的提携,阿城的《棋王》就是在她主持《上海文学》时发表,还有马原、苏童、张炜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早期作品是在这份杂志上发表。而许多年轻评论家的作品也在她负责的《上海文学》理论版上刊发。至今还为大家所称道的是,当时还是工人的吴亮,就是由李子云介绍破格进入作协,“对我的生活来说是一个重大变化。”吴亮说。用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的话说,李子云当年提携了一大批年轻学者和作家,她对上海出现那么整齐的一代文学评论队伍有着很大的贡献。
友朋追忆
“没有她,上海评论界不会这么整齐”
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
李子云老师最初是夏衍的秘书,在“文革”结束后负责《上海文学》期间,她有自己的关系可以最快地接触到中央精神,所以她对新时期文学破除“左” 的思想起到很大贡献。她的心态一直很年轻,198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但她就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因为目光远大,她提携了一大批年轻作家和评论家,像我、吴亮还有后来的杨扬、郜元宝他们,我们这批当时的年轻人在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上,多多少少都受恩于她。没有她,我们也可能成长,但上海评论界不会有这么整齐的一代评论队伍。
“老文化人的离去,上海文化资源愈加稀缺”
杨扬(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我与郜元宝应该是先生晚年接触最多的年轻辈学者,她对年轻学者非常照顾,充满长辈风度。她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大气,与人为善。最近十多年,先生写文章慢慢少了,但只要有新作就会拿给我看。去年,她还特地请我和郜元宝吃饭并合影留念。我非常赞同王安忆对她的一个评价,随着王元化、贾植芳还有如今的李子云等一批上海老文化人的离去,上海的文化资源越来越稀缺了。而就我个人而言,我又少了一位长辈级的老师。
“一大批中年作家都是通过她走进文坛”
张炜(山东作家)
从1980年代初我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作品开始,就和李子云相识,近三十年来我们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虽然我比他年轻许多。当今文坛上一大批中年作家都是通过当年李子云主持的《上海文学》走进文坛,所以大家对她都充满感情。她没有结婚无子无女,真正地把一生献给了文学。以前每次我来上海,都会找李子云,和她的交谈总会有很多启发。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