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毛尖:平庸的作品可以有多好

2009-02-03 09:40:14来源:    作者:

   

  我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本书,不为卡教授的高论,而为书中的谣言,就当二十年欧美风情录看,当后现代小说看;而一旦视角转换,你就会发现,这还真是本好书。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著

  郑若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一版

  332页,36.00元

  这是从《货币战争》中看到的故事。

  话说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滑铁卢,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生死决斗。到傍晚时分,拿破仑败局已定。有人策马飞奔,跳上快船,渡过风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峡,于凌晨到达英国岸边,那里有一个富豪亲自等待着他。富豪得知了拿破仑战败的消息后,策马飞向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交易所里,所有人正在等待着战报。如果英国战败,英国的公债将跌入谷底,反之,它将冲上云霄。富豪进来后,向他的小喽啰们使了个眼色,他们蜂拥而上,抛售公债。所有人猛醒,这富豪知道英国战败的消息了,纷纷跟着抛掉公债。

  然后,富豪又向小喽啰们使了个眼色,他们又蜂拥而上,购进每一张公债。

  结果,这富豪狠狠地赚了一把。

  这富豪就是内森·罗斯切尔德。

  一个朋友说,这故事太夸张了,他不愿意相信,甚至希望《货币战争》所讲的全都是编造。但我愿意相信,这比较像我从小受的教育,坏人就是坏,富豪就是奸;至于交易所嘛,那当然是黑咕隆咚的地方,是狄更斯小说中,那些身披黑斗篷,双手冰冷的人出没的地方。在一个越来越讲究复杂讲究多元讲究论证的社会,我宁愿这就是世界的真相。或者说,相比那些看上去前因后果逻辑严密的政治经济分析,我更喜欢“倾城之恋”的说法,虽然后者常常有无厘头倾向,而前者总是牛逼总是学院派总是不容置疑。

  但是,让我们接下来看看,学院派可以多么平庸,而无厘头可以多么有生命力。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属于那种人人都会拿起来翻看一下的书,而像我这种又信谣又传谣的好事之徒,看到这样的题目,自然要在第一时间拜读,所谓资谣通鉴,再接再厉。

  然而怎么描述这本书好呢?这像是一本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论著。

  读完《谣言》,我找了些相关评介看。一般介绍都说,“这是传播学领域里的一本名著,在对公共舆论的探讨上有重要的地位。作者经过数千次电话调查,搜集了无数各种各样的谣言,阐明了人们只有掌握谣言的规律,才能找出控制它或者反击它的办法。”看上去,作者似乎是运用了“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缕析了谣言的各种路径,包括分析谣言在明星生活、金融、政治和商业中的种种作为,表明“谣言史”也是社会的总体史。但是,请注意作者的身份: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营销学教授。

[NextPage]

  不知道是因为“营销学”令人过敏,还是我的中国常识让我对“营销”很是狐疑,我上网查看了卡教授的另外一些著述,发现他是品牌营销的专家。嘿嘿,怪不得卡教授的书名这么有品牌意识!不过,如果用毛姆写《巨匠与杰作》的方法,从司汤达身上看到一个认真的花花公子,从福楼拜身上看到一个无耻的花花公子,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现梅毒,在艾米莉身上验证同性恋,那么,卡教授绝对是弗洛伊德式阅读的一个范例。也就是说,光从语义学角度看,卡教授对谣言的兴趣和他战胜谣言的兴趣是有一些错位的。

  首先,合上《谣言》,让我感到谣言的魅力,而不是辟谣的动力;其次,全书给人最深印象的,是那些谣言故事,而不是谣言分析;再次,在所有的谣言故事中,是那些带有情色意涵的谣言最有价值,几乎是一篇篇小小说,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堪比雷蒙德·卡佛的小说,甚至有福楼拜的意思。

  第十二章里讲了这样一个谣言故事:一个小城,一户叫贝纳尔的人家,一家之主莱昂晚年娶了一个年轻寡妇玛丽。然后大战爆发,德军入城。1941年的一天,玛丽偶遇一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子路易丝,一来二去,路易丝就在玛丽家住了下来。终于,战争结束,莱昂接收了一个十九岁的德国战俘,当然,两个女人都欢喜这个年轻战俘。有一天,莱昂带两个女人去一个农庄,午后,他感到不舒服,三天后,一命呜呼。医生诊断正常死亡。但他死后,路易丝就离开了他们家。谣言是路易丝讲的,说玛丽毒死了自己丈夫。然后,谣言进一步扩大,玛丽据说先后毒死过十一个人,而且谣言后来成了法庭证据,让玛丽在监狱里呆了五年,而谣言澄清则在十二年以后。

  但卡教授是如何分析这个故事的呢?就一个解释:这是延迟的报复,因为传谣者忌妒谣言主人公。谣言用了四页,分析谣言一页,不禁让人疑惑,卡教授到底是要传谣,还是要解谣?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非常喜欢这种四比一的格局,因为就我个人而言,这虽然是一本传媒研究的名著,但是构成我阅读动力的始终是散落在书中的那些谣言故事。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我读完最后一个谣言故事后,突然想起藏棣的一篇名文,题目是《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我觉得这本识见平平的论著很适合用这种格式总结:一部平庸的作品可以有多好。

  天地良心,全书二十一章,除了个别段落让我看到卡教授的真心,也就是他对谣言的由衷热情,书中的观点和解释都极为平庸。比如在评介谣言传播过程中的“知识分子角色”,理论上这应该是知识分子卡教授最驾轻就熟的篇章,因为能够感同身受,但是他却使用了相当谣言化的说法:“知识分子总是担当着抵制谣言的角色。”当然,卡教授书中使用的“知识分子”概念,绝对不是萨伊德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虽然,在后面的谣言故事中,卡教授又例举了知识分子的盲目信谣,但他的疑问是,“何以一些富有教养和理智的人竟会相信这种谣言?”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宝爷沈爷一定笑了。谣言,如果不是知识分子的天职,那也是知识分子的副业!金融谣言、政治谣言这样的高智商谣言且不去说它,比如我们在《货币战争》中常常可以读到的故事;就算是关于明星的那些离奇消息,比如,詹姆斯·迪恩用过的那辆“波尔施车”,在迪恩死后又让好几个人送了命,如果没有小说写手编织丝丝入扣的细节,没有汽车机械师添加关键的专业术语,怎么可能历久弥新?

  而且,卡教授用数千次电话调查得来的谣言,看上去都有知识分子的参与。一来,知识分子喜欢造大谣言;二来,知识分子的想象力比较有限;三来,知识分子的谣言都比较理性化新闻化。而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知识分子式谣言,才能被卡教授轻易地分门别类论述,不仅能统计,还能列表格。去民间采采风,去那些不能用电话调查的地方看看,谣言如果不像天方夜谭那么丰富,那就不叫民间。所以,对于这门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我对卡教授研究的最大不满来自他的营销学背景,因为在营销学家的视野里,有用才是对象。但是,不光民间,就说知识分子,很多时候传谣信谣,那是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宝爷沈爷,十年如一日地在谣言领域贡献青春,请问卡教授,他们又是为的哪般?

  其实,《谣言》中,因为卡教授的潜在心理状态,明里暗里多少都赞美了谣言,而且,在书的最后几章,他也似乎提出了一个在他本人看来振聋发聩的见解,即谣言常常具有正面力量。不过,这个费劲推演出来的结论,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却是常识,因为,诸如三聚氰胺的消息最初都是通过谣言的方式传播的。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不用读《谣言》了?我还是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不为卡教授的高论,为书中的谣言,就当二十年欧美风情录看,当后现代小说看;而一旦视角转换,你就会发现,这还真是本好书。作为小说,它一点都不玩弄玄虚,提供的时间地点人物全部真实,甚至,被认为是谣言的事件,也有一半的几率是真的!至于卡教授提供的煞有介事的分析,几乎就是电影“粉红豹系列”中的探长观察,他的出现总是让观众产生一点点优越感,嘿,这还用说!

  而我的确真心喜欢这本书,有时候,它甚至勾起我乡愁似的东西。对啊,我们小时候,也传说过彗星马上要和木星相撞,乖乖,到时候地球就会升温一百度,而我们在教室里说,一千度一万度也有可能啊!回家跟外婆说,外婆就给每个水缸都注满井水,当时情景,回想起来很有些《百年孤独》的气氛。还有一次,说学校给我们打的防疫针不是真的防天花疫苗,而是打了以后长大不能生孩子,以此达到国家计划生育的目的。我现在还记得,我们教导主任在学校大门口亲自写了一段话,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断子绝孙针”的说法,但我记得我们后来排队去打针的时候多少有些视“绝”如归的感觉。

  想起来有些恍惚,如果我们的童年没有这些谣言,会多么无聊!那时,传说过中日擂台大比武,我方举手之间拿下的日本浪人让我们多么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谣言是关于台湾特务的,狗特务在我们的水井里投毒,被我一人民女警察识破,自然,中间有些色情场面,诸如在女警察的衬衫即将被撕开的刹那,男特务被自己的毒药呛住……

  但现在不太有这样的故事了,互联网时代,谣言已经失去当年的纯真面目,所以,我喜欢《谣言》钩沉出的一些童年往事,我也喜欢宝爷讲的一个沈爷故事:沈爷从小上的教会学校,有一天老师问他们,你们想知道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吗?沈爷当时举手说,老师,我想知道第三个人是怎么来的。

  沈爷后来就被教会学校开除了,但当时他是天真的,年幼的他是被老师的愤怒所污染的,就像《谣言》这本书,如果卡教授不是要做学问,他本可以写本现代《一千零一夜》。

  不过,关于《谣言》最为可取的一点是,当作者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用理论整合自己的精神分裂时,他保留了这种分裂的倾向,而不是粉刷它。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