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80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他们尽管不能代表“80后”全貌,却也引得“80后”写作成为近年来备受争议的文化热潮。而他们之所以被无数青春读者热捧,拥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离不开一个平台:《萌芽》杂志组织策划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从最初默默无闻的参赛者,到在大赛中崭露头角,再到炙手可热的市场宠儿;从青春读物市场的写手到青年作家;被主流文坛从排斥到接受、认可。“80后”作家,近十年来一路成长。而《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恰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历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的‘80后’写作,与之前所有文学思潮的产生一样,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产物。”赵长天说。但他同时表示,这个写作群体的生长环境又与之前年轻作家的成长环境有根本的不同,“他们享受了改革开放最为丰盛的成果,彻底摆脱了物质匮乏的时代,与时尚同行,受市场化、全球化影响很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及写作风格上与前辈作家产生真正的“代沟”。
这也是为何“80后”写作在最初很长时间无法进入评论家视野、无法被主流文坛认可的主要原因。赵长天认为,将“80后”写作置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长河中,就会发现,在此之前的年轻作家的创作,“始终和主流同行。”巴金、曹禺发表文学作品的时候很年轻,即使到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写作者也都是年轻人,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前辈作家都能理解并引起共鸣”,所以很快就会进入评论家的视野,成为文坛的主流。“他们也有年轻人的叛逆,可这种反叛只是年龄层面的。”但对“80后”作家来说,他们与前辈作家却在文化观念、思维习惯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前提下,一方面,前辈作家无法理解他们的写作;另一方面,有些作家虽然理性上接受,却也无法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80后”作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据赵长天介绍,1999年《第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出版时,出版社原计划印两万,谁知最后竟出版了60多万套。而《萌芽》所刊发的作品也因其贴合同龄人生活经验、能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从1995年的一、两万份猛增到四、五十万份,读者群也从中老年读者转向年轻读者。赵长天并不否认这些“80后”作家在文章结构、叙事技巧、语言表达上都存在不足,但他也表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与年轻读者越来越远的环境下,将年轻人吸引到文学中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现象尤为可贵。
然而,并非所有的“80后”作家都是市场的宠儿。2005年,在上海作协召开的“80后青年文学创作研讨会”上,蒋峰、小饭、周嘉宁、苏德等“80后”作家尖锐地发问:“为什么要用郭敬明概括‘80后’的写作?”在赵长天看来,很多“80后”作家的创作环境未必好,“过去写作,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学的标准,只要是好作品,就能得到鼓励和支持;但‘80后’中,除了几个代表性人物能得到市场认可外,更多的则既得不到市场的关心,也得不到主流文坛的关心。”
但这样的局面在最近两年有了显著改善。从2006年铁凝当选中国作协主席时谈及不能忽略“80后”作家的存在,到2007年中国作协正式吸收“80后”作家入作协,再到当前主流文坛对“80后”作家的普遍关注,“80后”作家整体已越来越被全社会认可。“文学不能断代,这是个必然的过程。”赵长天说,“80后”作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写作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越来越成熟。而他们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坛的主力军,产生非常优秀的作家。
如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走过了十年,在《第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中,80%——90%的作者是“90后”。赵长天说,他们与“80后”成长背景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资讯更发达、全球化程度更高”。而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有了“80后”作家经历的曲折历程做参考,人们也会重视他们的写作。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