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汪介之:诺奖与俄罗斯文学

2013-03-21 11:31:54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汪介之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一些文学爱好者开始对获奖作家进行分国别统计。人们注意到,自1901年首次授奖以来,获奖最多的是法国作家,共有14位;紧随其后获奖较多的国家,依次为英国(10位)、德国和美国(均为9位)、瑞典(8位)、意大利(6位)、西班牙(5位)……这些国家中,除瑞典占有地利之外,其他几个确实都是公认的文学大国。那么,我们的近邻,另一个文学大国俄罗斯的情况如何呢?截至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也是5位,和塞万提斯的祖国持平。这5位获奖的作家是:布宁(1933)、帕斯捷尔纳克(1958)、肖洛霍夫(1965)、索尔仁尼琴(1970)和布罗茨基(1987)。
 
  伊万·布宁(1870—1953)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在美丽辽阔的奥廖尔草原上长大,从19世纪末步入文坛,曾被高尔基称为“现代俄国最杰出的语言艺术家”。1920年,布宁迁居法国。《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1)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获奖作品。小说以主人公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处处映现出布宁早年生活的踪迹,构成作家对已逝年华的一种深情回望。作品着重表达对大自然、故乡、亲人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充满主人公“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为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的消逝吟唱了一曲深情的挽歌。
 
  爱情经历是作品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体验。从少年时代对德国小姑娘安海茵的带孩子气的初恋,对邻居家的亲戚丽莎的“符合古老情调”的富有诗意的钟情,到他对女仆托妮卡的贵族少爷式的冲动,再到他与《呼声报》编辑阿维诺娃的亲近,最后是他和女主人公莉卡的充满幸福与痛苦、欢乐与悲伤的恋情,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主人公青春时代最难忘的生活篇章。但作品注重传达的,不是这些爱情的过程,而是关于爱情的体验。小说的字里行间,还处处可以体味出主人公对亲人、对故园的沦肌浃髓的关爱和留恋之情。
 
  布宁并没有把自己的艺术激情全部倾注到对于男女爱情和亲情的卓越表现上,他还同时吟唱出对俄罗斯的爱恋和忧思,表达了和祖国忧喜与共、休戚相关的情感。作品描写了俄罗斯那些僻静而又美丽的边区,一望无垠的庄稼的海洋,过着原始俭朴生活的村民,展示出遍布各地的大小教堂的奇特建筑风格和做弥撒的神秘场面,再现了从奥廖尔、彼得堡、莫斯科到克里米亚等城市的不同风貌。作品中纵横俄国城乡的广阔生活画幅,五光十色的民族历史和民情风俗的展示,几乎囊括社会各阶层的鲜明人物形象,使得这部以表现个人思绪和情感历程为主的小说同时具备了一种史诗风范。捧读这部作品,你就会感到浓烈的俄罗斯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整个作品鲜明的回忆录色彩,特别是其中“回忆之中有回忆”的现象以及“三重时间”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它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相似性。伴随着作品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呈露,“我”对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命运之谜、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沉思,常常以探问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其相映成趣的,则是一些警句般睿智和精湛的议论。整个作品体现了作家“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授奖词)。
 
  布宁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是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他生于莫斯科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犹太人家庭,父母都是艺术家,他本人也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达6年之久。在莫斯科大学读书的中途,他曾前往德国马尔堡大学学习哲学,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文学道路。他的音乐和哲学素养,对他的个性和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他19岁开始写诗,共出版9部诗集、两部长诗和一部诗体小说,还写有13部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的许多场景、人物、事件乃至细节,后来都以变化了的形式进入《日瓦戈医生》中。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前苏联现实,使帕斯捷尔纳克几乎中断了自己的创作,于是他只好转入翻译。他曾译有贺拉斯、拜伦、雪莱、济慈、魏尔伦、裴多菲和里尔克等诗人的诗作,还译出了16部剧本,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7部剧作,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等。
 
  从1948年起,帕斯捷尔纳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5年底完成,但作品无望于国内出版。1957年11月,小说首先以意大利文译本在米兰问世,随后又被译成15种文字,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1958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在“俄罗斯伟大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在前苏联各大报刊上却刮起了批判他的猛烈风暴。前苏联作家协会宣布开除他的会籍。在种种压力下,他只得表示拒绝领奖,两年后即于莫斯科近郊去世。《日瓦戈医生》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前苏联国内出版。
 
  这部作品在1905年革命前到二战结束的时间跨度上,表现了以日瓦戈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在历史变动年代的种种复杂情绪和感受,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必然命运。日瓦戈的人道主义观念与那个血与火的时代之间发生了悲剧性的冲突。他那种童稚般单纯的心灵,超凡脱俗的胸怀,使他无法接受一切形式的暴力。女主人公拉拉也是精神生活丰富复杂的俄罗斯本身的一种隐喻。她最后伏在日瓦戈的遗体上所倾吐的充满泪水的悼词,透辟地说明了她与时代的差距。作品通过安季波夫之口说:“可以以她的名字对时代提出控诉”,将这一形象提到了多灾多难的俄罗斯女性之象征的高度。全书可以说是20世纪上半叶俄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一部艺术编年史,又堪称一部通过个人命运而写出来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史。
 
  作品似乎有意打破那种精心结撰、“流畅叙述”的传统,把独特的戏剧性事件和诗意浓郁的抒情性篇幅、简单的词汇组合和复杂的感情表现、奇妙的幻想和深沉的思索结合在一起,在“不流畅”的叙述中取得了一种“大智若愚”的独特效果。作品中的景色描写始终以冷色调为主,较多出现旷野、冰霜、风雪、寒夜、孤星和冷月的画面,既与主人公超凡而忧悒的精神气质相和谐,又呼应了作品大提琴曲一般沉郁的抒情格调。整部小说既指涉、概括、隐喻和表达了一个时代,又超越了特定的历史时代,从而成为了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的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1989年,属于“知青一代”的我国作家张抗抗写道:“因着复生的《日瓦戈医生》和《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在我临近40岁的时候,我重新意识到俄苏文学依然并永远是我精神的摇篮。岁月不会朽蚀埋藏在生活土壤之下的崇高与美的地基……”可谓真情流露,也道出了无数中国读者的心声。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中,只有肖洛霍夫(1905—1984)是得到前苏联官方认可的。他是吮吸着顿河草原的乳汁长大的。草原上如画的自然景色,哥萨克人自由豪放的性格,同哥萨克这个特殊阶层的传统、习惯和信仰,一起影响着他的个性,制约着他的整个生活和创作。自1926年起,肖洛霍夫着手写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到1940年全部出齐。这部小说,按照作家本人的说法,主要描写“顿河边区人们的生活”,再现顿河哥萨克在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和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的历史和各个社会阶层的面貌,“探索陷入1914—1921年事变的强大漩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独特象征”,“一个动摇不定的人”,在动荡的历史年代走过了一条坎坷的人生道路。作品经由这一形象触及那一历史时代的复杂史实,不回避红军的偏激情绪和过火行为,又使得这一艺术形象带上了悲剧主人公的悲壮色彩。作家敢于“直书全部的真实”,敢于揭示种种冲突、矛盾、失误和残酷场面,显示出一种非凡的胆识。
 
  在这部巨著中,可以看到许多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似的东西。这里也有庞大而有条不紊的艺术结构,令人眼花缭乱的宏阔战争场面,对众多人物内心波澜的深入而出色的表现,往往是与人物心境紧密联系的变化万端的自然景色,包括劳作、起居、饮食、节庆、生死、婚嫁和斗殴在内的日常生活。这一切都足以唤起人们对于俄罗斯土地、草原、河流、森林、白桦和小木屋的亲切感。小说对哥萨克人特有的风趣语言的运用,作品中那些俯拾即是的熔抒情、写景、沉思于一炉的文字,也显示出作家杰出的艺术才能。
 
  《静静的顿河》的成功折服了无数读者,多少使人们淡忘了肖洛霍夫的一些不光彩的言行。自1937年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1939年成为前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成员、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并被授予“团政委军衔”后,他似乎成了官方政策的吹鼓手。因此,当代俄罗斯学者才说肖洛霍夫“时而有无赖的表现,并毫无理由地攻击其他作家”。不过,人无完人,肖洛霍夫毕竟为俄罗斯文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广大读者也不会苛求他。
 
  肖洛霍夫获奖五年之后,另一作家索尔仁尼琴(1918—2008)摘得桂冠,不过他没有像肖洛霍夫那样受到隆重礼遇。这是一位有着从军经历的作家,在卫国战争前线曾两次立功受奖,晋升为大尉,后来却因在通信中表示对斯大林的不满而遭逮捕、监禁和流放,1956年才获得自由。1962年,他发表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强烈反响。不过到了1965年,这部小说在前苏联已受到严厉批判。1968年,他的两部长篇《癌病房》和《第一圈》在国外发表。其中前一部作品系根据作家在中亚流放期间的经历写成,揭示了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后一部作品也紧扣作家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特别监狱的经历,那里类似于但丁《神曲》中地狱的“第一圈”。这两部小说在欧美各国一度成为畅销书,但作者本人却于1969年被开除出前苏联作家协会。1970年,索尔仁尼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未去领奖,因为担心出国后不能再回国。1973年,他的作品《古拉格群岛》又在国外出版,向世人展示了遍及前苏联各地的劳改营的历史和内幕。这部所述内容时间跨度长达40年的“文艺性调查初探”,兼有报告文学、回忆录、历史纪事和社会学调查研究的特点,书中有作家本人经历的勾画,也有他的见闻实录;有历史事实的考证,也有对事件与人物的评说;有对一般公民和劳改犯的精神心理的描述,也有作者的议论和随想。此书出版后,在西方和前苏联都引起极大反响。1974年2月,前苏联政府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公民权,并将其一家驱逐出境。索尔仁尼琴先是居住于苏黎世,1976年迁居美国。在国外,索尔仁尼琴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红色车轮》(1983—1990),其副标题为“往日叙事”,共20卷。作家试图通过对若干重要历史时间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勾画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到卫国战争结束这一整个时代俄国历史的曲线。这部巨幅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颇具个性色彩的理解。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回到俄罗斯,结束了自己整整20年的流亡生涯。

 

  (陈家坪)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