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何时能有百老汇?

2009-09-02 17:10:1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作者:赵晔娇

  10月,百老汇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剧《猫》将驾临杭州,虽然未现庐山真面目,但其巡演20年不朽的辉煌纪录已经征服全城。在此之前,正在全球巡演的中国大型原创音乐剧《蝶》将先行抵达,回到西湖边拉开梁祝华美的爱情篇章,为壮声势,《蝶》打出了“可以与《猫》相媲美”的旗号。 
  
  然而,浙江人对音乐剧并不是十分买账。四年前,美国音乐剧《生命的轮回》意外败北杭州,在开演前十天仅售出100余张票。音乐剧正在成为当今中国艺术界热议的话题,那么,作为文化大省,浙江何时能拥有一部具有《猫》般里程碑式意义的经典之作,中国音乐剧又何时能造就一个百老汇。
  
  音乐剧转眼成云烟
  
  2004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浙江歌舞剧团排演的浙江首部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登台,与其他两部音乐剧一同冲击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与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62台参评剧目中只有一台儿童音乐剧相比,舆论普遍认为,民间俏然兴起的音乐剧热,已经在国家级的艺术节中得到了体现,音乐剧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
  
  在这个历史时期,浙江音乐剧市场鼎盛一时。由于正值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百部音乐剧同一时间在浙江各地轮番展演。
  
  遗憾的是,这些音乐剧此行目的多为评奖,其中的大多数成为过眼烟云,基本没有被保留下来。一时间,品质欠佳、观众冷淡,成为眼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整体状态,作为音乐剧中的佼佼者,《蓝眼睛?黑眼睛》的巡演记录虽然辉煌,但也不再活跃于当今舞台,其文艺传承性令人长叹。
  
  2005年,浙江迎来了第一部外国音乐剧——美国杨百翰歌舞团的《生命的轮回》。在前期新闻发布会上,演出方颇有信心:该团已风靡全球30多年,演出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等56个国家,所到之处观众无不趋之若鹜。
  
  浙江观众并没有买账,这部音乐剧的票房一路亮红灯。然而,这种现象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水平,前一天晚上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时,该剧的门票不仅销售一空,主办方还不得不临时在过道上加了200多张椅子。
  
  “对音乐剧,浙江观众需要补很多课。”在离开杭州前,演出方负责人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浙江的演出市场要么走俗文化路线,像越剧、滑稽戏、曲艺节日都有一批忠实的观众;要么走纯高雅路线,比如音乐会、芭蕾舞,不少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愿意掏这个钱。”
  
  原创品也好,舶来品也罢,都在浙江显得水土不服。在这之后,《音乐之声》、《猫》、《42街》等原汁原味的欧美一流音乐剧频频与浙江擦身而过。这不能不让人担忧,浙江距离高雅艺术还有多远?
  
  产业化迫在眉睫
  
  “浙江演出市场潜力巨大,只不过缺乏成熟的营销模式。”浙江省文化厅产业与电影处副处长罗永祥认为,市场化是音乐剧生存的前提,一部作品产生之后只有长期定点演出,才能显示其价值。“许多作品只图获奖、进京,因此不可能留存在舞台上,更不可能像国外经典作品那样一演就是十几年。”
  
  市场化恰恰是国产音乐剧的弱项,却是美国百老汇的强项。在这个音乐剧彻头彻尾产业化的国度,有一条法则:没有票房就不可能成为经典。一部音乐剧上演前要经过检测,不合格不上市,检测的标准也近乎苛刻,即使通过检测,如果上演后票房达不到70%也立马下线。
  
  基于该法则,音乐剧人为了生存,首先想到的就是收回投资,剧情、配乐都以观众为中心来结构。因此,大多数人认为,《猫》剧的成功,与其说是在艺术创造上,不如说是在市场营销上。换句话说,《猫》成功的运作模式超过了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这只“猫”是在1981年5月11日走上伦敦西区舞台的,一炮打响后,又于1982年10月7日入主百老汇的冬季花园剧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94年9月28日,《猫》在百老汇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第5000场演出。直至2000年夏天停演,打破了百老汇连续公演最久、次数最多的记录。
  
  由“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老猫唱出的“11点歌曲”——《记忆》更是已成经典之作,在全球广为传唱。
  
  再来看中国音乐剧。9月中旬,中国大型原创音乐剧《蝶》将在杭州剧院上演,在演出方的宣传造势中,该剧被打上了“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标签,投资6000万元,巡演至今已收回3000万元。[NextPage]
  
  “音乐剧在国际上有一百多年历史,中国做音乐剧从头算来也有近20年的历史,搞音乐剧的人不少,但搞出来的作品观众认可的少,主要是不得其法。”《蝶》的制作人、艺术总监李盾告诉记者,“音乐剧要进行产业化生产,而产业化生产的前提,既要有大规模的投入、高水平的剧本和音乐制作人,还要有国际水准的音乐剧导演和献身音乐剧的激情演员队伍。”
  
  李盾特别谈到了该剧的音乐总监三宝。“三宝自从接手音乐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常常流着泪水在谱曲,寂寞3年,从此远离流行音乐创作。产业化生产非常讲究团队力量,它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做的。”他说。
  
  “《蝶》的背后有专业化的团队在运作,但不能片面地将这部音乐剧在多个城市的成功作为中国音乐剧蓬勃发展的标志。这只能说,该剧在商业运作上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罗永祥表示。
  
  赢在情感动天
  
  音乐剧到底离中国有多远?
  
  西方音乐剧往往在固定场演出,舞台效果靠排场,观众可以以非常正规的角度去欣赏。《猫》的舞台就极其精彩,它的设计概念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垃圾场,上面堆放着1500多个牙膏皮、碎碟子、坏信用卡、可乐罐、废弃的汽车等等破烂,全部都按照猫眼中的尺寸放大。
  
  但是中国观众的口味不一样,图新鲜也很快厌倦,什么才是中国音乐剧适合走的风格。在杭州灵隐寺,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字“情感动天”,这或许是音乐剧最“中国”的表达。
  
  “从世界范围看,音乐剧是个新兴剧种,我们的前面有盛行半个多世纪的欧美音乐剧,其艺术上已经非常成熟。音乐剧如何实现中国化、本地化,这种尝试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没有成功失败之分,只有一步步的积累。”在《蓝眼睛?黑眼睛》风靡一时之际,陈西泠时任浙江歌舞剧院院长,他认为,音乐剧,要贴近生活,要让大众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这也符合音乐剧大众化艺术的特质。
  
  也有人认为,音乐剧是高雅艺术,曲高和寡,市场很是狭隘,但是李盾觉得,这是对音乐剧的误解。“音乐剧就是让观众快乐、感动,就这么简单。”他说,中国音乐剧从人才的投资、资金的募集,到今天被世人认可,都来源于情感动天。“真的一定能打动人,不是真的一定打动不了人。”
  
  最后,李盾告诉记者:中国的音乐剧市场,正接近最好的时光。“这几年,几乎全世界的音乐剧制作公司都到中国来了。只要大家能继续真诚地往前走,浙江乃至中国的音乐剧必定星光灿烂。”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