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沈若愚:少些常识假定多些具体分析

2009-06-14 13:17:48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若愚

   

作者:沈若愚

    今年初,著名香港时评人梁文道在国内出了本时评集,名唤《常识》。于是,我陡然感到,文章,特别是时评里面,谈常识的多了起来。这次广东高考,出了个作文题目,巧不巧,也是《常识》。于是更多人,提到了常识。好像常识真的是常识。

    最近,在主持某高峰论坛时,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真理和伪真理会以孪生兄弟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时候对于媒体人来说,如何鉴别常识并且敢捍卫常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他类比说,1+1=2是一个常识,之所以要强调,是因为有时候1+1会被改成3。因为说1+1=3会获得利益,于是常识就被篡改了。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我认为,1+1=2我们必须坚持,但不是因为1+1=2是常识。1+1=2是十进制的公理,是一个推理的基础,如果打破这个基础,这个算术体系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最早在课堂上系统地接触“常识”这个概念,大概是一门叫做《自然常识》的课,学些“花鸟鱼虫,风雨雷电”的知识。

    我一直以为有些事情,是大家都知道的,都认同的,这就是常识。但是我发觉,做到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认同,不容易。不说认同,单说说知道,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比如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女同学讨论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结婚的事。结果她既不知道这位新郎是英国球星,也不知道这位新娘是英国歌星。要知道这是1999年,他们两个人最火的时候。而之前我一直愚蠢地以为每个大学生都知道他们(至少文体明星知道一个吧),这是常识。

    还是在我念大学的时候,有一年的3月8日,有女同学开玩笑说,今天是我们的节日啊,你们男同学应该给我们庆祝一下。我也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你们还没有参加“劳动”呢,不能过节。我也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常识。但是她们都不相信,说只知道三八国际妇女节,没有“劳动”两个字的。我就建议他们到学校的中央海报栏去看当天的报纸,看看有没有“劳动”两个字。当然,最后我胜利了,但是,我以为的常识失败了。

    两次举女同学的例子,并不是性别歧视之,我担不起这么大的帽子。一方面是凑巧,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有差异,所以没“常识”。通过这两次交流,我得到的体会就是,没有什么叫“常识”的东西,特别是你以为的“常识”。

    活在当下,我们很是希望,有很多很多的常识,可以支撑我们的知识体系,支持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基础。常识好像告诉我们,通用汽车不会倒,却不知道常识之后还有常识,即所谓“非盈利性机构最后往往是盈利的,而盈利性的机构从长期来说往往以破产了事”。在这样激烈变化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常识被打破,一只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补救的办法,有很多种,中国特色啊,世界接轨啊,是一类;临时工啊,心脏病啊,是一类;还有一类就是一个常识倒下了,另一个常识就站起来了,好在我们矛盾的常识多……

    于是,面对这个缺乏常识的世界,我们要么埋下头,成为一只鸵鸟;要么就拼命学习,成为专家。

    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大学毕业前,研究找工作,工作一段时间,研究跳槽,之后是研究买房子,研究装修,研究拍婚纱照,研究策划婚礼,研究生小孩,研究带小孩……原来,听父母一辈感慨,这辈子学的是给孩子填志愿的本领,因为只有一个小孩,用过一次就作废了,很可惜。

    后来才知道,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就是要学很多用过一次就作废的知识。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变化快,一方面是因为交易成本太高,因为我们要同太多的人做交易。在鲁滨逊的世界里,不需要交易,鲁滨逊自己总结的常识就比较靠得住。古人所说的“仁”,大概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两个人都老老实实,常识就是常识,交易成本就低,就“仁”了;有人要耍花招,常识就不是常识,交易成本就高,就“不仁”了。

    当然,你可以让有本事的父母安排工作,让装修队全包房子,让婚礼听策划的,生孩子听月嫂的,活得轻松一点。但这么一来,你真的就能省心吗?

    我以为,那些把一些不能解释清楚的事情简单归为常识,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就像做数学证明题,有时候遇到困难了,就写上“显然可得,……”,糊弄别人,更是糊弄自己。

    还是少些所谓“常识”的假定,多些具体分析好些。(作者系公务员)

    (编辑:黄云)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