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明
郭德纲的相声中有句台词:“50岁前是跑龙套的,一过50岁生日就成艺术家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艺术家”的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的“艺术家”有几个能经得起“扒衣推敲”!
日前,有着多个头衔的国学大师99岁的文怀沙遭到空前质疑,学者李辉在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向文怀沙提出公开质疑,不但质疑其年龄、国学大师的头衔造假,而且称其曾在文革时期因猥亵、奸污妇女十余人入狱。对此,文怀沙并未作出回应,其弟子表示正在搜集证据。(《现代金报》2月20日)
文怀沙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他的身份被媒体称为“国学大师”。现在才知道,文老的头衔真的让人眼馋:“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头衔多了不靠谱,“术业有专攻。不管是谁,如果这么多头衔在一个人身上,那一定有假的”。
文老的头衔是否名至实归,相信他自己比我们更清楚。笔者感兴趣的是,李辉的质疑提出了一个虽不新鲜但挺严肃的话题,那就是在人文社会科学并不发达的当代中国,“大师”级的人物为何满天飞,以至于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大师时代”。真正的大师时代,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颇为遗憾的是这样的伟大时代屈指可数。时下,中国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全球相对落后,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大师”辈出的时代,究竟是虚幻的镜像还是国际社会矮化了我们,同样是个不言自明的话题。如此一来,我们没法不对这个人造的“大师时代”产生太多的困惑。
第一个困惑是“大师时代”是怎么上市的?真正的大师,可能自己浑然不觉,伪大师泛滥却是人工制造的产品。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登录互联网,如果找不到“大师”的身影,那一定是你走错了院门的缘故。单说“国学大师”,在百度上就有92.2万个相关网页之多;“艺术大师”的相关网页更让人咋舌,高达375万个!
谁制造了这些中国的“大师”们?媒体的功劳首先不能掠美。“中央电视台十套有个大师栏目,至少就每周制造一个。我估计大师的成长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速度的。当然,如果‘大师’像秋雨大师说的可以理解为‘老师’退一步的称呼,那也就情有可原了。”当然,自封和互捧的大师,可能是媒体制造的源头。李辉的文章发表后,崔自默在搜狐博客发表了《关于“质疑文怀沙”的质疑》。对这篇反驳李辉文章的博文我们不作过多评价,只是作者本人也是一位“当代艺术大师”,当代哲人国学大师文怀沙赞誉之为“五百年来一奇才”,可见“大师”之间也是惺惺相惜。有人不无讽刺地回帖说:“‘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奇才’牛大了。不过想想也是,他们上的是‘互抬网’。”“互抬网”三字,不仅入木三分,而且非常绝妙。原来,“大师时代”是相互抬举的结果!
其实,谁制造了“大师”并不难回答,更大的困惑是有些“大师”还不乏“自谦”风度。“秋雨大师”把“大师”定义为“老师”,是一种自谦。频频公开亮相,喜欢不拘小节的“百岁老人”文怀老,早在2006年12月6日就曾公开声明,自己“数十年来,淡泊名利 ,抱残守阙而已。……所有谬赞虚誉皆于本人无涉。”搞不懂的是,一方面,“大师”自己不信别人的谬赞;另一方面,“大师”们对别人的谬赞又懒得搭理,包括在公开场合当着自己的面作出的“谬赞”,同样欣欣然且默不作声。如何“置之不理”,是偷着乐还是鄙视,不得而知。
大师泛滥,公众反感,历史耻笑。有人不以为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人却比较忧心:“真的假不了,假的却可以骗人。”揭开“大师”的“画皮”,还大师一个清白,给历史一个真实,公众少一些困惑,未尝不是好事。对市面上的大师队伍逐个扒衣推敲,大师哭鼻子可能缺乏人性化,但假大师招摇撞骗,便人道吗?
(编辑: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