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量福
资料图片:火灾中的cctv新址
2009年2月9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那天也标志着每年一度的春节庆祝活动的结束。但就在那天晚上,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了一场令世人关注的大火。火灾本身并无新奇之处,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各种灾难。但由于这场火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俗称“央视”),着火的建筑距那幢造型新颖的央视大楼仅咫尺之遥,所以这场火灾在公众中的影响比烧了几小时的大火本身还要大。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大火没有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如此一幢社会财富高含量的大楼那样燃烧,仍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从网上可找寻到的消息看,中 国政府对如何报道这场平常的火灾是有控制的。因为各个官方报道的口气是一样。但是,就平时公共安全运作和应急管理的角度看,我们还是可以从有限的官方报道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以供有关政府单位“吃一堑,长一智”之用。本文讨论所依据的材料,全部来自于官方新华网的报道(见文末的消息源,文中不再一一例出)。
首先应该为读者指出的是,平时的政府公共安全运作与应急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政府运作项目。两者之间有联系。比如,这次央视配楼失火是一件公共安全的项目。但是,如果同时有若干幢类似的大楼失火(或因自然原因,或因恐怖分子的活动),那就是应急管理的项目了。同时,平时政府公共安全运作的效率也反映出应急管理运作中的效率。由于篇幅问题,在此不多讨论了。
在这次央视配楼起火以及灭火抢救中,政府运作的效率可圈可点。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多有接触美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安全行动,外加对政府应急管理略有研究,所以在读新闻报道时,难免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眼光。有言语过于挑剔之处,还恳请读者原谅。
第一,平时疏忽,造成灾难。这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偶然中的必然”。
首先看看楼房建筑的规范和政府建筑法规的执行。从新华社的报道看,“大楼的装修已接近尾声”。但是,从火起后的情况看,按要求应该遍布各个楼层的灭火淋水装置并没有启动。新华社在其报道中解释说,“由于大楼尚未完全竣工,楼内的消防设施、自动报警和灭火设备还没有启用,因此影响了火灾扑救”。但是,在“大楼的装修已接近尾声”时,自动报警和灭火淋水系统都还不能工作,我严重怀疑政府建筑部门的检查人员有失职的嫌疑。
这一点可能与美国的情况不同。美国的建筑法典规定,建筑物中的灭火淋水装置必须在主框架成型、各类管道敷设完毕之后达到工作状态。否则其他项目不能进行(大意)。如果中国的建筑法规没有如此的规定,那就应该修改。否则,这次大火还要在其他地方重演。
其次,元宵节之夜的烟花炮仗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政府对火灾预防手段不坚决,面对中国传统,法律失效。北京虽有禁止放鞭炮的规定,但没有认真执行。我曾与国内学者专门研究过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执法。许多城市包括北京市在市容整顿方面,雷厉风行,手段坚决。但为什么在烟花炮仗这一类涉及公共安全方面的法规执行却“心慈手软”呢?听说由于这次火灾,北京政府立刻严禁在五环之内放烟花炮仗。虽迟胜于无!希望政府能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北京广大市民也能够配合政府的运作。
[NextPage]第二,从消防灭火的运作中看。
首先,灭火、抢救能力差。从新华社的报道看,大火一直烧了将近3个半小时才“逐渐被控制”。原因之一是消防车的水枪只能打到13、14层,而这幢大楼高达30层。实际上,这场大火基本上是自然熄灭的。我的另一个疑问是,为什么新华社的报道中没有提到建筑物周围的消防栓?似乎整个灭火行动完全依赖救护车上的高压水枪了。高压水枪的能力有限,就只能眼睁睁地看。
我工作的这个城市中,按照分布要求,一共有近万个消防栓。消防局每年都要将每一个消防栓检查一遍,以保证在需要时,拧开就有水,而且压力达到要求。从北京的情况看,当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北京城区时,北京市的消防能力却没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希望北京市政府在这事件后开始对消防部分的抢救能力重新进行评估。
其次,新华社报道说几个火情侦察人员“由于烟雾太重在侦查火情过程中,视线受到影响,行动已经非常困难。下到8楼时,几乎难以行动。最终,有3名消防员成功到达一层,但随即与外界失去联系。”令人痛惜的是,有一位火情侦察人员“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3时许不幸牺牲。”这说明,这几位火情侦察人员没有配备相应的装备(防毒面具,高效的红外线眼镜,等等)。在2009年,北京的消防队员应该配有高效的装备了!
在纽约的“9/11”事件中,几百名消防队员因通讯设备落后失去了生命。世界各国的有关机构为此开始花本钱研究如何保护抢救中的一线抢救人员。我与其他几位美国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回国办讲座,也多次提到如何保护一线抢救人员的问题。在纪念这位牺牲的抢救人员的同时,中 国政府的有关机构应该开始研究如何系统地保护那些战斗在一线的人员了。
第三,对在现场的群众处理和周边情况的评估不到位。
首先,看对现场群众的处理。火灾大约发生在20:30分,但是,到对现场的控制是将近一个半小时以后的事了(“晚10时后,现场的警察开始布设警戒线,向外疏导围观的人群”,新华社)。当时,抢救人员对火势并没有充分的估计,有那么多围观的群众,本身就是为更大的灾难垫下了埋伏。如果发生类似纽约“9/11”大楼坍塌的事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可以比较有把握的推测,赶到现场抢救的人员对如何处理现场的围观群众并无经验,事先也没有相应的预案。如有救灾现场的疏散预案,可能从来也没有演习过。
另外,请允许我顶着犯众怒的危险来批评一下北京的市民。这么大的火灾,现场是很危险的。在熊熊大火中,无人知晓那幢大楼是否会像纽约世贸大厦那样坍塌下来。从网上的一张照片中看到,现场周围围观的群众几乎将道路全部堵死。中国人的好奇之心也可算世界之最了。但那样的围观,即将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又影响抢救行动。一旦情况恶化,抢救人员又如何能够救援那么多来看热闹的市民呢?
希望以后北 京政府的消防部门加强对公众的有关的常识教育。百姓们也应该配合政府的行动,不要聚集在救援现场,增加救援行动的负担。
最后,新华社的报道中还提到:“火灾现场附近3座居民楼的水电热保持正常供应,个别居民家的玻璃窗受到损坏。因相关部门将对居民楼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所以目前被安置到附近10多家宾馆的600多居民仍不能回家。”在大火还在燃烧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将附近居民区的电源切断,以免造成连锁火灾?如果“附近个别居民家的玻璃窗受到损坏”的话,那就说明这些居民楼已经受到直接影响,也处于险区。这再次显示,抢救指挥人员对周边环境没有充分的认识,而且相关的操作规章可能有漏洞。这其中多少有些幸运的成分。
在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中,公共安全区与应急管理是两个极受到重视的项目。从财政预算上,“有求必应”。其原因就是这两个项目涉及的对象是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一元化领导为类似的政府运作带来了西方国家没有的优势。本文的主标题是“吃一堑,长一智”。我希望中国各级政府能够从这次央视配楼的火灾事件中汲取一些教训。仅仅从本文指出的几个运作弱点就可以看出几个应该改善的地方。
中国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层建筑如林中树木,近年来平地拔起。各个地方政府应该立刻重新对高层建筑防火、灭火的能力进行评估。能力不达标准的,立即采取措施改善。我推测,如果首都北京的高层建筑灭火能力都不能达到标准,那中国其他城市的高层防火、灭火的能力就可想而知了。公共安全运作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容忽视。 [NextPage]
还回到这次央视配楼失火的例子。如果这次火灾不是发生在2009年的元宵节之夜,而是在2010年的元宵节之夜。那时,大楼已经启用,办公室中的值班人员、宾馆中的客人会有多少?那样的火灾,后果不可想象。
在公共安全和应接管理的项目中,除了制订一套完整的预案之外,还需要反复进行演习。而且应该对居民进行防火、自行灭火、如何配合专业消防人员的运作等方面的教育。如果本文的读者中有家居高层建筑的,或者是在高层建筑中办公的,可以自己考虑一下:如果你居住或者工作的大楼里突然失火,你们知道如何应付吗?教育公众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政府本身是一个系统,其运作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犹如一条链子。政府管理应该对链子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加以重视。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政府的服务质量。美国有句俗话,说,“一条链子的强度是由链子上最薄弱的一个链子节来决定的”。道理就在于此。
作者简介:吴量福,博士,美国道纳斯格罗夫市信息部高级主管,北伊利诺大学MPA系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之一是政府应急管理,曾有专著发表。自2002年以来,作者与其他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协会派出的美国专家一道,应中国国家外专局邀请,多次到中国许多省市举办政府应急管理讲座,为中国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出贡献。
(编辑: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