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和风
近来,希腊的长篇经济故事出现了两个转折:一是该国公共债务被评级机构穆迪(Moody´s)下调为垃圾级,二是中国重新产生了投资希腊的兴趣。市场对前者的反应更为显著。但后者的意义其实更为重大。
在市场对任何坏消息都神经过敏的情况下,评级连降四级对市场产生冲击,并不令人意外。此举将把希腊剔除出某些发达市场债券指数,迫使追踪这些指数的基金经理们从投资组合中清除希腊债券。
这并不意味着穆迪的判断一定是合理的。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希腊现在的前景好于几个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元区国家政府提供资金的承诺,让希腊有了控制本国财政的回旋余地。首季数据似乎表明,雅典方面迄今执行了IMF设计的紧缩计划。
此外,只要希腊不需要利用资本市场(这意味着至少今后两年期间),评级就是无关的。
可喜的是,欧洲央行(ECB)已不再任由信用评级机构左右自己的担保政策,因此各银行更有可能囤积和回购希腊债券,而非向买家稀少的市场推销这些债券。
与此同时,稀少不等于绝种。中国政府现金充裕,据报道在1月份就有意考虑在希腊投资。经过5个月的沉重打击,希腊的资产价格应当显示出更具升值潜力的价值。
诚然,中国似乎更青睐私人部门投资或基础设施建设权/经营权,而非希腊主权债券。即便如此,希腊方面也最好不要对这种兴趣嗤之以鼻。私人部门投资将有助于填补国际收支赤字,为希腊人民缓解财政紧缩之苦。这种投资甚至有可能支撑经济增长,减轻公共债务负担。如果希腊政府借助中方对基建项目的投入,将资产货币化,它还将能够更快地偿还债务。
中国资金并不带来清偿能力。但它确实会带来有助于实现清偿能力的工具。1月份,有关中国资金的传言曾被视为具有破坏性,应当予以否认,以免希腊政府显得绝望,就像其最初反感IMF的援助一样。到如今,局面肯定已经很清楚:拥有资金充裕的支持者,应当是一件令人安心(而非恐慌)的事情。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