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杰夫·代尔
译者:何黎
中国开创性的政策转变,不会发一篇洋洋洒洒的声明,或是举行一次扣人心弦的投票就得以实现。相反,它们的发展演变,穿插着历经连续不断的泄露、暗示、否认和语焉不详的官方声明——比如国务院上周发布的40个字的通知,声明国务院已经批准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的计划。
这份通知在现实中的解读可能是:中国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某种形式按年征收的居民房产税。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发生了——目前仍是“如果”——这将是多年来中国政府开创的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对于推出此类税收的直接解释是遏制房地产投机——许多人担心,房地产投机正在催生泡沫。周四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4%。
关于中国房地产繁荣的怪事之一,是大城市房屋空置的数量。花一个晚上到在房地产中介机构声称已经售罄的新小区走一走,就会发现大多数楼房没有亮灯的现象并不少见。
其中的原因在于,一些楼房的买家是几乎没有兴趣入住的投资客。由于只持有房产不用交税,他们会让房子空置,等待合适的时间“抛售”。
中国投资者钟爱房地产还有许多其它原因,尤其是他们目前从银行获得的实际回报率为负值。但要降低房地产投机的吸引力,房产税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过,拟议房产税的实际重要性远不止于控制泡沫横生的房价。它还可以为中国政府谈论多年但未能实施的一些关键社会改革开辟道路。
中国快速发展背后迟迟不能平息的丑闻,是本国1亿至1.5亿民工受到的待遇。由于被剥夺了成为城市永久居民的权利,民工们常常无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公办学校上学,也享受不到其它社会福利。中国改革者为“二等公民”的命运哀叹,也不乏“种族隔离”的言论。被内定为中国下一届总理的李克强本月表示,将把城镇化改革作为一项工作重点。
但是作为福利提供者的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总是会阻碍各项改革尝试。随着各省市从银行借入大量资金为基础设施支出融资,它们的财政状况在过去一年里变得更加薄弱。
确实,如果说中国在危机后的繁荣存在致命弱点,那就是地方政府不透明的债务水平。如果房产税得以推出,它最终将有助于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源,开始支付民工应得的福利。
溢出效应不止于此。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就不必那么积极地向开发商出售土地——这是他们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在农民搬迁过程中也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社会紧张局面。房产税还将增加地方政府的压力,让他们的支出变得更加透明。正如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所言,地方政府将不得不“向房屋所有人报告他们是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的。换句话说,房产税可以作为改善地方政府治理的工具”。
不过,房产税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有时是来自个人层面的。那些利用不当收入买了多套住房的官员会发现自己将遭遇新的审查。许多官员喜欢当前的土地拍卖制度——可以借机“寻租”。
最重要的是,如果操作不当,推出房产税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崩盘,危及经济增长,引发社会不满。
北京近来流传着“改革疲劳症”的言论:即胡-温领导层已放弃做出艰难决定,将放松心情,等待2012年计划退休时间的到来。有关房产税的讨论将会检验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