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光祥
一部《蜗居》,顺便带红了“蚁族”一词,非正式名称“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蚁族”高智、弱小、群居,和蚂蚁类似。他们绝大多数由“80后”组成,2010年,最早的一批80后也已至而立之年。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仅北京一地的“蚁族”就已逾十万。算上广州、上海、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的“蚁族”,他们有着数百万的规模。
因为学历相对较高,所以很好区别于以往的打工仔、打工妹,“蚁族”中不乏名牌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然而低收入让其只能聚居在城市中心或城郊的某一处套房中,平均一个房间要摆5张左右的高低床,每个床位月均300余元。许多“蚁族”就在这样厕所公用、厨房公用、不断迎接新室友的生活中,一过好几年。他们当中除了从事鸡肋般的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等低收入工作,尚有不少人处于待就业的窘迫状态,但是他们不愿离开。不愿离开,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纠结。
大学扩招后大家都成了大学生,每年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数百万,其中从农村或者小地方出来的人当中,见惯了大城市的繁华,享受了大城市的种种便利,和时隐时现的机遇和平台,你让几人甘心落寞地回头?这当中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因找不到工作或薪酬微薄而归入“蚁族”的行列,因而回头太难,除非在老家做公务员。再想想我们父辈所处的时代,一个单位定终身,也许只是一个小卖部的店员,但因为舍弃不下牌匾上的“国营”两个字,所以终身熟悉的,只是自己店前的那巴掌大的阳光。聪明善良或是天赋异禀,只是生在小地方,聪明和禀赋便没有更大更多舞台。真要这样被窒息般困住也就认了,现在有这样逃出来大口呼吸的机会,为什么不?
“蚁族”在大城市娶不起媳妇和养不起爹娘,小地方竞争未必就不激烈。某种角度去看,小地方的人事更惨烈。机会少,且相对不透明,光这点就是多年内也难以和大城市企及的。你也可以放弃大城市,而转投父辈多少有点关系的小县城,甚至是乡镇发展,生存成本低,生活压力小,只是你睡着了就不要在第二天清晨前醒来,醒来就会想到很多,直到有一丝凉意现于面庞,那是你为自己的退缩虽当时未流,但却延滞至今的泪。
“蚁族”大多从小便背负了“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这样“莫须有”的罪名,现在看来,他们什么都不是,只是平凡的一代,甚至是“倒霉”的一代。但“蚁族”这个词必定会像知青、下岗工人、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工一样,因为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而被载入史册。
“蚁族”纠结于一个前方莫名的机遇,纠结于一个心底未曾告诉过他人的梦想;“蚁族”想要向上流动的机会,想要相对公平的渠道,最好还有政府免费提供的条件适宜的“蚂蚁工坊”。“蚁族”的每一员都配得上我们的致敬,因为能留下,就不简单。而我可以在这里告诉你“蚁族”心中的纠结,不单是因为我睡过“蚁窝”,还因为无论能否一时风光,我们也只是广义上的“蚁族”。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