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苏富比秋拍“当代亚洲艺术”专场在夜间开拍。这场拍卖在尤伦斯、萨奇们已走人,中国“当代艺术”家得自己照顾自己的背景下展开,其效果是值得玩味的。有人描述道,“拍卖现场表现很冷,藏家来得也很少,作品拍完1/3后,现场买家开始离席”。“在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现场,记者发现明显少了些中国大陆军团的面孔、东南亚收藏家团体,不论是资深藏家或是中国内地的画廊主这次大多都没有出现。出现的仅仅是一部分港台藏家、画廊主及少部分的金发海外藏家。”
由于大多数成交作品都在刚过估价或低于最低估价时成交,153件拍品售出111件,所以这场当代亚洲艺术拍卖总成交价1.17亿港元,大大低于预期估价。这次拍卖,被策展人顾振清称为“当代艺术黑色星期天”。因为“贴有中国符号标签的当代艺术名家几近遭遇集体滑铁卢,或在泡沫挤干的底价位上不断流标,或以市场价30%或更低的"白菜价"成交。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八年"曲终人散。”而这次香港苏富比秋拍,或许真的“意味着曾经受到西方暴发户买家吹捧的中国当代艺术全面崩溃,他们联手制造的艺术大生产运动全面结束。”
人们在分析这批艺术品“崩盘”的原因时,往往归咎于大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归咎于大陆的税务风波让买家信心受挫,甚至还怀疑与苏富比的拍卖策略有关。但原因显然不可能是这样。因为当天下午和第二天,同一个苏富比公司和香港同一地点还有“20世纪中国艺术”和“中国书画”两个专场拍卖,结果就大不一样。
有钱的中国藏家要买的是真正属于中国的优秀艺术。笔者在2011年6月25日曾发文《别了,尤伦斯》。谈到这位要告别中国的“中国当代艺术保护人”甩卖手中的当代艺术。去年4月香港苏富比为尤伦斯当代艺术收藏进行了专场拍卖,而在大致同时的北京嘉德春拍和保利春拍中,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王蒙《葛稚川移居图》拍出4.052亿(包括佣金)。光齐白石或王蒙这一幅作品,就比尤伦斯专场106幅“当代艺术”“经典”作品之总成交额4.27港元还多出不少!当然,最具戏剧性对比的是这场秋拍:同样一个拍卖公司苏富比,同样一个香港卖场,甚至同样一天,亦即同时同地同拍卖公司,仅仅一个是下午,一个是晚上,一个是常规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一个是“当代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总成交1.92亿港元,150件拍品的成交率为90%。到第二天,即10月8日,同一公司同一地点,香港苏富比2012年中国书画秋拍就更具对比意义了。该场拍卖总成交额4.148亿港元,成交额为拍卖前估价的两倍多。而拍卖件数及金额成交率分别高达97.2%及97.1%。
有人这样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滑铁卢”:只要“国际上各大财团基金会的收藏不会为此投资,这个市场就不可能发展壮大。”亦如笔者早就说过的那样,一个以西方的观念、样式为标准,其生存靠西方撑持的中国“当代艺术”,可以在西方人的炒作下获得短暂红极一时的假象,但当中国社会的综合实力增强后,符合民族审美需要的民族艺术肯定会获得强力发展。前不久,有中国当代艺术中心要转移香港之说。笔者曾撰文说过,“这种本来就不属于中国的东西在中国到哪儿都呆不住。” 这次在香港的“当代艺术黑色星期天”无疑又是一个证明。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