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今年不及前两届

2011-01-25 11:21:43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马俊

   

  三个月前,上海美术馆闭馆布展,筹备两年一度的双年展。现在,它开始闭馆撤展。1月23日,第八届上海双年展闭幕。根据上海美术馆的统计,从2010年10月24日开始,三个月的展期内,约16万人次的观众参观了这届双年展。就观众人数而言,今年的双年展不及前两届,尤其是2008年双年展期间,曾有过单日逾万人次的纪录,最后的观众总数更是高达27万人次。

  观众人数当然不应该过度解读,但在很大程度上,前两届双年展的观众人数,最终确实成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参照,并且也为策展团队在各种学术讨伐中提供了一些庇护。两相对照,本届上海双年展观众数量大幅减少,其中缘由尚有待策展团队和上海美术馆细细研究。

  但或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总结,本届双年展过于偏重学术,导致了普通观众的疏远。这种将学术和大众置于对立层面的二分法在艺术界由来已久,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之一高士明就曾质疑,“我们常认为当代艺术是脱离大众的,所以需要阐释。但大众到底是谁,是被媒体塑造出来的,还是进入展厅的每一个男女老幼?哪个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因此,高士明认为本届双年展并不存在主题过于晦涩的问题。

  恰恰相反,历届策展团队都十分用心地寻找上海市民的兴奋点。不管是上一届“上山下乡”的火车,还是本届的“旋转木马”,都深藏了策展团队的良苦用心。据高士明分析,广州、北京等地的大型艺术活动中,多半观众都是圈内人或者和文艺有关的,唯有上海不同。每一届上海双年展,主体人群都是真正的“市民观众”。

  正因如此,本届双年展有可能陷入大众和学术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从双年展开幕之日开始,针对“巡回排演”这个主题的批评就不绝于耳,这种情形策展团队早就司空见惯了,任何展览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何况,本届双年展在展览模式改革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优化双年展机制”的新说法。上海美术馆馆长、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之一李磊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双年展文化,从西方到亚洲,都面临着如何优化模式、创新制度的问题。眼下,全世界双年展和三年展总数有近百个之多,这固然给艺术创作带来契机,并且让全球艺术能够快速交融,但学术资源雷同、艺术作品日渐平庸等现象也开始困扰着这些双年展。所以,李磊表示,本届上海双年展从“巡回排演”这样的主题,到多幕剧式的全新展览构架,都可算是策展团队对当代艺术展览机制作出的改革。

  但为何机制改良的双年展,反而没有以前那么高的人气了呢?除了展览本身的问题之外,可能还要分析观众观展的习惯。导演王小帅也是本届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他参展的影像作品《等待》极为静态。记者在双年展现场多次采访中确实看到,几乎没有观众愿意把这部片子看完。大多数人都是匆匆一瞥旋即离去。对此,王小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今天观众的心态越来越紧张,电影画面迭变的节奏也随之越来越快,这种快已经成为习惯,这种习惯让人变得只有感觉没有思考”。因此,有这样的“习惯”的观众,很容易就会觉得双年展是沉闷乏味的。它提供不了足够的感官刺激,那些生僻的学术辞藻也无助于他们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从这个角度说,本届双年展遭受的冷遇或许具有代表性。

  每一届上海双年展都被媒体塑造成一场盛宴,在成为城市热点之后,也确实有许多人慕名而去。但这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时代,被媒体病毒式传播的艺术热情很容易消退。而最新的消息对双年展可能也不利,鼠标化生存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近日全球首个在互联网上举办的网上艺博会已经开始。艺博会会在网络空间中举办,有什么理由怀疑不久之后就不会出现网络双年展?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