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旧居客厅
刘海粟在捐赠清点现场
采访者:顾村言 徐佳和
受访者:朱刚
对于策划“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的目的及刘海粟美术馆的定位,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在接受记者对话时表示,刘海粟的求索之路对于后人是一种借鉴,“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大展来展现他的创新和思想轨迹,以及对当下的意义,而这展现的也正是一个海派的精神。” 刘海粟美术馆今后将坚持学术引领,重视教育以及对青年艺术的扶持。
记者:这次刘海粟美术馆重新对外正式开放,作为馆长来看,你想怎样策划、怎样去设计,这样一个大型的刘海粟纪念展览?
朱刚:刘海粟美术馆从1995年到现在20多年了,这个新馆是从2012年开始新建的,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今年3月16日在海老诞辰120周年期间,我们携手中国邮政发行了纪念海老120周年的纪念邮票。我们的场馆从3月19日开始了试运行,从试运行到现在这几个月里,我们办了八个展览,观众人数共计5万多人。总体来说,观众对我们的试运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加强了管理。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等主要市领导先后都到我们新馆视察。8月18日“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的开幕,也是我们新馆正式运行的开始,展览分为六大部分,1号展厅“走向后印象”;2号展厅“兴学·游欧”;3号展厅“开启中国气象”;4号展厅“写生·西湖”;5号展厅“随遇而安的画室”,模仿复原了海老故居,里面有一个亮点就是有三段录音,是我们修复的当时海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访谈录音,这也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第六展厅“艺海藏珠”是他的一些捐赠作品,这些捐赠作品都是宋元明清的,价值都很高。他捐的都是国画。
记者:海老当时捐赠有多少作品,这次展出有多少件?
朱刚:海老当时整个捐献了有900多件作品,一共有400多幅油画,以前都是零零星星地展出,这次我们整个展厅有100多件作品,所以这次展览是整个捐献作品的九分之一。刚才的亮点我都说了,因为有些藏品都是第一次展出。此次策展的重点在于这次展览和刘海粟先生以前的展览相比有很大不同,重点就是“再写”。主要是从我们的策展里体现他的创新和开拓精神,他的创新和艺术观都是不断突破自己。第一,我们看到是他的开拓精神,他从17岁创办上海美专,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就是他不断创新,而且他在创办美专之后,随着时代发展也在改变教育方法和体系。他这不仅仅是包容,他的整个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都在变动,这对于现在的美术教育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他在创办上海美专的宣言里面就提到要不断地吸收和创新、要发展中国自己的东西。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东西,他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他要借鉴西方的,来发展中国的艺术。
记者: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关,你们这次提的“再写”基于什么?
朱刚:“再写刘海粟”的重点是“再写”他的理念、思想和精神,这个展览不仅仅是把他的画带给观众欣赏,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大展来展现他的创新记录和思想精神轨迹,以及对当下的意义。就像韩正书记说的,要看文化对于当下的意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再写海老的精神就是要展现这样一个海派的精神。 把海派文化的本质挖掘出来,树立成一个城市坐标。
记者:刘海粟先生当然算是海派当之无愧的代表之一,他晚年的书法尤其可见胸襟气势。
朱刚:他的创新和包容可以从他的两次欧游看出,包括像他吸收印象派。从我们过去的展览可以看出,他临摹的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之舟》,这就是欧洲的浪漫主义作品。从他的作品里来看有写实主义的、有浪漫主义的,也有印象派的。他早期在欧洲创作的时候受欧洲印象派的影响很深,包括后来他受后印象派影响,受野兽派影响,这些流派他都广泛地吸收,但也不是机械地模仿。这种广泛地包容就是一种海派精神。他在吸收之后与中国的艺术相结合,他不是完全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否定中国的。他这种吸收,不仅仅在学,在他第二次欧游的时候,还把中国的现代的绘画带过去,不仅学习西方的艺术,也在宣扬中国的绘画。他当场泼墨绘画都用水墨表现,为西方介绍东方艺术,这都是我们现在可以吸收借鉴的榜样,我们都是要学习他并再写他的这样一种精神。
记者:海老一生有气概,也有不少争议,你认为如何通过这个展览丰满地、立体地呈现刘海粟先生的形象与探索之路的得与失?
朱刚:因为今年是纪念海老120周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所以我们重点展现他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他晚年又把他的画作和收藏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我们的角度就是要进行全面的展现,历史人物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这也很正常,我们也要很“历史”地来看待,以事实为主,会客观对待。 这次的展览和以往的不一样,是因为这次不仅仅展现海老的艺术作品和捐赠。我们在艺术作品方面不仅仅进行了一个学术上的梳理,比如他的油画是有发展轨迹的,早年的油画注重吸收,到了晚年形成了一个自己的风格,把中国的书法的写意性融入到油画中,海老在艺术上是一个泼墨的先锋,他的国画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尤其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他的油画体现了自己的风格,而且这种风格完全体现了油画与中国的民族性的风格。国画上面就更不用谈了,他的泼墨泼彩和他的国画彩绘,也成就巨大。他晚年的书法尤其大气。
记者:他晚年的书法体现了碑刻有力的苍茫。
朱刚:他的艺术是全方面的,他的求索之路对于我们现代的、后来的画家也是一种借鉴,这个和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分不开的。
记者:他当时也是有艺术救国的心愿。虽然他和徐悲鸿等人有一些恩怨,但是他和徐悲鸿相似的在于都希望通过艺术救国。
朱刚:他们都是有家国情怀和艺术追求的。他们中间的矛盾也只是个人的矛盾,我认为他们的共同点远远多于矛盾。
记者:都怀着艺术救国的天真而崇高的想法。
朱刚:这些都是共同点,我们看历史都要从一个大的方向来看,立体地贴近那个时代。所以我们的“再写刘海粟”是突出这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精神,我们要全面地立体地来看待历史,看他对中国新美术的贡献、他对于艺术教育的贡献,从这两点来说,他起到了谁都无法代替的作用。我们再看上海美专,它不仅仅是在培养画家,更是培养文化人才,包括导演、演员赵丹,还有动画片方向的万氏兄弟,有很多都是上海美专出来的。
记者:中国的美术教育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美术教育,而是更多的包括美术和人文修养的体现。
朱刚:他这样开拓了一条新的艺术教育道路,而且他开办上海美专的时间是最长的。办学在他之前的肯定也有,但是办出气候、办出影响、办出这么多艺术人才的,就只有上海美专。这个是人无法替代的,当时正好也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他突破封建,让男女同校、起用模特,我觉得这些都是与整个新文化运动联系起来的。不要孤立地看什么模特事件,仅仅看该画不该画模特,这实际上是对封建的冲击。
记者:所以这个展览也提供了一个角度,来看仁人志士对于中国的教育改变的一个道路。您个人和刘海粟先生有接触吗?
朱刚:我和刘海粟先生没有接触,唯一就是1981年的时候,上海美术作品展览有海老的一幅作品,我也有一幅作品,就是在同一个展览里,海老的作品是《黄山白鹿潭》,这幅作品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出年刊,作品也巧合地同时出现,或许,这也是有缘分。
记者:你去年9月到刘海粟美术馆到现在将近一年,你个人对于刘海粟美术馆的定位怎么理解?
朱刚:在我来了刘海粟美术馆之后,对海老的一生进行了学习,对刘海粟美术馆的历史也进行了了解,也了解了他的发展轨迹。新馆在建成之后,一方面要传承对接、延续之前的历史,同时新馆也要有发展。一方面要传承海老的精神,凝聚青年力量,秉承创新理念,另外就是弘扬中华文化。海老一生其实是追求创新,但他在所到之处实际上也都是在弘扬中华文化。未来刘海粟美术馆的宗旨也是这个,同时我们也想要有一个发展路径,就是坚持学术引领。因为美术馆一定要有学术思考,美术馆不是展览馆,不是把画挂出来就结束了,而是要对美术有一个学术梳理,只有学术立馆,这才是美术馆。如果仅仅为艺术品提供一个展览场所,那任何一个画廊都可以。当然我们也会考虑美术馆的发展路径,包括我们和腾讯签约等等。在互联网时代,美术馆如何运作,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在是试运行阶段,发现来馆的参观人员平均年龄都很高,我们如何把青年人引进美术馆。我们的新馆和老馆相比,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展厅面积都扩大了近两倍,但是从美术馆空间和互联网相比来说,再大的场馆空间也是有限的,再说美术馆的传播只是固定的,而互联网的传播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所以我们怎样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探索一个新的发展路径。我们试运营做了一个网络,反响不错,点击量也不错,所以我们在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海老的一生都很重视青年人,重视教育,所以我们对青年艺术的扶持,也离不开互联网。
记者:因为刘海粟捐献了900多件,有些还没有展出过,今后会陆续展出吗?
朱刚:在不打破梳理的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更换展出,因为海老捐赠了900多件,这次也只展出九分之一,有些还都没有拿出来,我们今后也会通过数字美术馆进行陈列,在互联网上建立数字美术馆,更多地将作品展出。
记者:今后刘海粟美术馆在“再写刘海粟大展”之后,还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思路吗?
朱刚:刘海粟美术馆是集三个功能为一体的,一是美术馆,二是纪念馆,第三是一个艺术博物馆,所以今后刘海粟美术馆有什么发展大家也很关注。我们的设想是这样,刘海粟美术馆有常设馆,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海老的精神写照与一生发展。作为临展,我们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专题展,有一些也是围绕着海老的,比如我们明年就有一个上海美专的教育回顾展,就是我们当年上海美专的老师和学生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品的陈列,还有通过展览来展现一个艺术大师的家庭的教育和艺术氛围。还有一些选题还在策划,比如海派的艺术家出国留学、再回归,从海老开始,到陈逸飞,另外包括我们还在策划的明年的互联网艺术大展;还有就是和海外的交流展,比如我们正在谈的明年和俄罗斯的现当代艺术交流展等等。
记者:新的展馆设计形状比较有个性,对于展出布展会有影响吗?
朱刚:对于刘海粟美术馆来说,新馆是取海老云海山石的意境,也是很漂亮的一个美术馆。展厅内部也不是方方正正的,基于这样的展览场所,会利用各个角度进行展览,我们不会改变现有的场馆,而是会充分利用现在的不规则形状,将展品展览出不同的方面。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