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Waling Boers:望抽象能成市场主流

2015-03-26 10:29:50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

   

作者:刘倩


Waling Boers

  采访者:刘倩

  受访者:Waling Boers

  西方抽象画发展了百年,抽象艺术大家的作品早已成为博物馆里的经典收藏,抽象画也成为中产阶级身份的标配。但在中国,“抽象”却始终尴尬的徘徊于市场和学术的边缘。近来,抽象艺术逐渐成为行业内最为频繁的话题,同时,关于“抽象艺术将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热点”的说法也不断被提及,针对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近些年来一直在关注抽象艺术的Boers-li画廊主Waling Boers先生,陈述对中国抽象艺术的看法:

  记者:Waling Boers您好。近几年,boersli画廊推出了抽象艺术家张伟、马可鲁、冯国栋等艺术家的展览,也不断在推出抽象艺术联展。请问您对于中国抽象艺术家的关注是从何时开始的?主要关注哪些方面?哪些艺术家?

  Waling Boers: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被忽略的中国抽象艺术带给我很多震撼,中国大陆也很少展出抽象艺术,这更让人难以置信。大多数由所谓的策展人主导的画廊在那段时间里也被各类写实主义所吸引。

  在对引起公众关注的尤伦斯首展“85思潮”进行历史分析和研究之后印证了我的观点:对公众展出的作品除了具有说服力的抽象作品之外,一些作品并不能给大多数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当我第一次在张伟的工作室看到他的作品时,就惊讶于他八十年代以来的抽象绘画。事实上,我同时也发现了其他很多一直专注在抽象艺术的青年艺术家,于是就在画廊做了一个抽象艺术家的群展叫做“决绝——一个抽象艺术群展”。

  让我更加感到惊讶的是,在目前相对严肃的社会政体现实环境下,还有这样一群艺术家,他们有勇气从纯粹艺术本体和自我的角度去探究真正意义的艺术实践。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在摆脱现实的束缚,摆脱人们都极其看重的现实主义。


2011年4月,Boers-li画廊推出的“决绝——一个抽象艺术群展”

  记者:在中国抽象艺术家群体中,邀请这这些艺术家做展览,您看重他们的是什么?

  Waling Boers:对张伟、马可鲁、冯国栋、黄锐等在那个时期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在去年为他们举办了一场名为“85前的非官方艺术”的展览,还给马可鲁、张伟做了个展,我开始对新中国的晚期现代艺术和早期当代性艺术创作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这个时期从70年代初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最重要的是1980年到1985年,因为这期间在中国出现了大量具有实验性意义的艺术创作,艺术实践也开始趋于个人化,这种局面是史无前例的。

  记者: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否介入市场销售与收藏,效果如何?

  Waling Boers:这些艺术家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仅仅是艺术市场,他们的作品展也被大众接受与认可,这是令人欣慰的。

  记者:最近的艺术市场舆论中,都在讨论抽象艺术将会是水墨之后的又一个市场热点,您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Waling Boers:我很高兴看到人们对于这个事情有讨论,对于画廊来说更是个好消息。但是严肃的说,我认为水墨市场和抽象油画市场既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彼此可以完美共存的。

  把抽象油画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个方面放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里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方式,也更令人感到振奋。我觉得产生这种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们当今艺术创作的解读而言,理解抽象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有更多人认识到艺术可以构造一种空间,它可以让心灵获得充分自由,并能够对先入为主的严苛的社会现实进行主动的思考,这是一种好现象。好的抽象艺术挑战人们的感官和思想,这种挑战更彻底,也更具创新性。


2014年3月份,Boers-li画廊推出的“85前的非官方艺术”展览

  记者:您觉得中国的抽象艺术要成为市场热点,需要具备哪些因素?现在成熟吗?

  Waling Boers:我希望抽象艺术可以成为主流,但事实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深入了解,比如抽象艺术的过去和未来。抽象艺术的市场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记者:在您看来,关注中国抽象艺术的藏家是中国人更多,还是西方人更多?

  Waling Boers:应该是中国人和亚洲人,尽管有些人只是出于对抽象艺术装饰性的偏爱。

  记者:是否有了解过中国藏家对于抽象艺术的态度?以及中国藏家对抽象艺术的收藏现状?

  藏家们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他们的收藏理念也越来越清晰。在与艺术家们的相处过程中,我看到了更多亚洲的,或者说是中国的抽象艺术面貌。现在我知道那些看起来像西方抽象艺术的本土作品其实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传统底蕴,这些作品已经成为真正的、具有深刻意义的中国艺术。

  记者:“看不懂!”这或许是抽象艺术无法在中国进入收藏系统的最大问题,您怎样看待这样的现状?

  Waling Boers:我坚信一切都会好的,“80年代的抽象油画”会像其他的抽象艺术一样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对于纯粹艺术的欣赏、依赖以及审美判断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就算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这种艺术,那也可以理解。

  支持和教育的角色可以由收藏实力雄厚的博物馆来扮演,一些在80年代购买的作品现在仍具有价格优势。如果你想说,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关注点在于“年轻艺术家”和“已成名艺术家”身上,我很赞同,但当听到“‘老’即是‘新’”的这种说法时,这个“新”字让我感到欣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它在现代思潮中的根源这类话题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谈。

  我已经在考虑很多有意思的展览,希望你或者其他媒体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抽象艺术方面的报道,进而“推动”这一艺术形态的发展。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