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佳作导读 精彩书摘 作家言论 九零后 特别推荐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叶礼庭自传: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民主的反思

2017-12-14 10:10:01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叶礼庭

   
“黑衣人”的提议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我也全然不知他们是否真能兑现承诺。当晚酒足饭饱后,他们准备启程返回多伦多时,我只是告诉他们我会予以考 虑。

1.jpg

  第一章 狂妄


  2004年10月的一个夜晚,三位与我素未谋面的男士特地到访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邀请我和夫人苏巧兰共进晚餐。他们便是后来被我们戏称为“黑衣人”的艾尔弗雷德·阿普斯、丹·布罗克和伊恩·戴维三人。我们约好在查尔斯酒店见面,酒店旁便是我教授人权和国际政治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来自多伦多的律师艾尔弗雷德·阿普斯看上去似是三人的领队,健谈的他在吞云吐雾间几乎主导了饭桌上所有的谈话,他面前盛着红酒的高脚杯很快就见了底。一旁的丹·布罗克来自蒙特利尔,外表儒雅,英语流利,在多伦多经营着一家大型律所。另一边眼窝深陷、眉毛粗浓的是伊恩·戴维,他既是作家也是导演,他的父亲正是当年使自由党在全国大选中数次胜选、人称“造雨人”的参议员基思·戴维(Keith Davey)。待寥寥一两杯琼浆下肚,阿普斯便直奔主题,问我是否考虑回加拿大代表自由党参选。


  当时,执掌加拿大政权的仍是自由党。我于是问他们,是不是时任总理保罗·马丁(Paul Martin)派他们来的。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便知并非如此。看来三位“黑衣人”自行提议让我回国参选,是准备要在党内另起炉灶,他们直白地告诉我,如此提议的目的便是要让我有朝一日出任总理。丹·布罗克说,自由党“正走向自我毁灭”,如果再不及时出现一名新的领袖,党在下次大选中几乎必败无疑。他们会组成一个团队,许多年轻人会拥护我。他们还向我承诺,一旦我答应他们的提议,便会助我在两年后的选举里赢得一席之地。我是否应该至少考虑下他们的提议?


  他们的提议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我从来都把自己看作是个完完全全的加拿大人,但我毕竟已经背井离乡三十余年,这期间我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做过研究员,也在英国做过自由撰稿人,如今在哈佛担任教授。诚然,我曾在皮埃尔·特鲁多1968年的辅选团队里工作过,一生也都在观察着各路的政治家,但为什么会有人仅凭我的政治写作能力就认定我够格成为一名政治家呢?我是一个为思想而生的知识分子,一个喜欢从辩谈中汲取或简单或复杂的快乐的知识分子。我一向十分崇敬那些弃笔从政的知识分子——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捷克的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和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但我也知道,他们中许多人的政治生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况且我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黑衣人”的提议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我也全然不知他们是否真能兑现承诺。当晚酒足饭饱后,他们准备启程返回多伦多时,我只是告诉他们我会予以考虑。


  走出查尔斯酒店,我和巧兰沿着查尔斯河岸,沐浴着秋夜的静谧步行回家。我们在美国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上,我既有令人称奇的学生,也有赫赫有名的同事;生活上,即便身处异乡,我和巧兰在美国的生活也很安逸舒适。既然如此,是什么动摇了我在此系泊的游子之心——是迟来的爱国精神?是单纯的政治野心?还是为了找回那份被长期压抑的存在感?面对这个荒唐的想法,我本应一笑置之,可当时的我却一丝笑意也没有。我以为自己是谁?


  这本《火与烬》所要讲述的,便是我为什么——在不久之后,罔顾一些好友的异议,答应了“黑衣人”的提议——的故事。它记录了我从初识政治的残酷开始,一步步朝着这个地球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民主国家的权力巅峰攀登的经历。我想通过这本书展现的是,一个原本明智的人是如何因为一个梦想让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的过程,说得不客气些,就是一个和我一样的人是如何无助地向内心的狂妄屈服的过程。


  比起为我自己作传,这本书更是一本反思过往的回忆录。我希望能借自己的故事来去芜存菁地探讨政治,探讨以政治为业、为生活方式的一般特性。我曾将这种生活方式践行到极致,即便是期间最为黑暗的时刻,如今想来仍让我缅怀万分。我知道在一个人头攒动的礼堂里面对4000位民众演讲还能游刃有余地——至少我觉得还能——掌控全局的感受。我也知道和一群对我怀有敌意的民众交谈,还要看着他们写满了冷漠和怀疑的脸庞是什么感受。从上千名与我们共同奋斗的同事那里,我体会到了忠心耿耿,而从少数居心叵测的人那里,我尝到了背叛的痛楚。有些时候,我会觉得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也有时候,我不得不无助地目睹局面一步步走向失控。曾经,每每想到自己或许能为人民谋福祉便会欣喜若狂,而如今,我只能背负着自己再也无法有所作为的遗憾。总而言之,我曾那样活过,曾为吸取的教训付出代价,也曾在飞蛾扑火般追求权力的路上,亲眼看着最后的希望化为灰烬。


  灰烬,虽然只是不起眼的残渣,却也有独特的用处。我的父母过去常从壁炉里铲出余烬,撒到我家西墙边的玫瑰地上。我的父母已离世许久,但每到夏天,当他们的玫瑰绽放的时候,我还是愿意相信,正是因为我仍从壁炉里铲出余烬撒到玫瑰地上,这份美丽才成为可能。


  我希望自己政治生涯里的余烬,也能被撒到别人家的苗圃里。如果你和我一样,儿时会在上学路上自言自语地发表演讲,会憧憬各种各样的政治荣耀,并且长大成人后选择亲身践行儿时的理想,那我希望我在这五年里学到的东西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任何和我一样热爱政治的人,都会想要鼓舞他人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并且希望他们能在正式投入政治的疆场前,做了比我更充足的准备。我希望他们不仅能明白、能体会到成功的甜蜜,也能尝一尝失败的苦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不惧成 败。


  这本书是为了高歌政治与政治家而写的。这段经历让我重拾对政治家群体的敬意,也让我心中对公民力量的信念再次复兴。如果你觉得这些话从一个政治生涯以失败告终的人嘴里说出来,听上去有些奇怪甚至虚伪的话,那我必须告诉你,失败也有其独特的价值。这段对我而言并不顺利的经历却让我收获了赞美这种生活的权利。


  当今的民主政治确实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弊病——我会在之后详述——多到让人们很容易忘记民主理想所蕴含的真理,就是这样一种反复被考验的信念:任何普通人,无论男女,都拥有选择让谁来以他们的名义治理社会的权利,而那些被选为治理者的人,都能带着正义与怜悯之心展开治理。任何书写民主政治的文字都势必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即如何在毫不留情地批判现实政治的同时,坚守对民主理念的信仰。这一信念伴我同行至今,我以它为生。本书便是我对这一信念的誓约。


  作品简介


  叶礼庭自传: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民主的反思


  《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加]叶礼庭 著, 黄天磊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9月


  “全世界的课堂上布置给学生阅读的政治理论,大都不是那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写的,而是剩下的失败者写的。”


  2005年,执教哈佛的著名学者叶礼庭突然决定回到加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愿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期望能率领自由党取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并成为下届总理。但棘手问题接踵而至:民众对自由党的信任度连年下跌,众议院中党派倾轧严重,竞争对手别有用心地攻击与抹黑,媒体常常有意曲解他的言论。


  2011年竞选总理惨败后,叶礼庭重回书斋,开始反思这段短暂的政治生涯。


  选民总是非理性的?候选人都是靠不住的?政治是金钱与权力的肮脏游戏?在这本失意政治家的回忆录中,叶礼庭试图澄清这些关于选举制度和民主传统的误解,并对当今残酷的、高度对抗化的现代民主政治做出深刻而清晰的剖析。


  本文摘自《火与烬:政治中的成与败》,[加]叶礼庭 著, 黄天磊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9月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热点新闻
最新更新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