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佳作导读 精彩书摘 作家言论 九零后 特别推荐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蒋韵:水仙眼(节选)

2016-06-22 10:42:50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蒋韵笔下的爱情,有一种神性的高洁的力量。死亡在《水仙眼》里并不可怕,死亡就在生命里面,生命也在死亡里面。

20160612024712944_副本_副本.png

  一

  傍晚,那个姑娘又来了,仍然是独自一人,坐在了角落里那张桌子旁。陈昭默不作声走过去,端过去一杯柠檬水。


  “你好。”陈昭说,“一杯焦糖玛奇朵?”


  她笑了,说,“你怎么知道?”


  陈昭有一点点恍惚,她的笑容,不知为何给人一种飘忽的感觉,但这只是一刹那的事。陈昭也笑了。


  “你每次来,都点这个。”她回答。


  “你记性真好,”姑娘说,诚恳地赞美陈昭,“这么多客人,你居然能记住。”


  陈昭微笑不语。通常,这种时候,她知道客人期望一个什么样的回答,比如,“因为你很特别”“你与众不同”之类,可陈昭看得出眼前这个人不需要这样的奉承。她脸上,有一种饱经沧桑却又漫不经心的天真,这很奇怪,陈昭就是因为这一点而记住了她。


  这家叫做“水仙眼”的咖啡馆,无论地理位置还是装饰风格,在这条著名的酒吧街上,都不算显眼,在学设计的陈昭眼中,它几乎是乏善可陈的,没什么风格可言,既没有鲜明或者说矫情的中国符号也没有同样鲜明矫情的异国符号,只不过,很奇怪地,它给人一种安静和温暖的感觉,就像某种宁静的香气。店堂里,看不到任何和水仙有关的东西,眼睛倒是有一只,就悬挂在最醒目的墙上,乍一看,像是一幅油画,仔细看,才能看出那其实是一帧被处理过的摄影,一只大大的、柔美的眼睛,半垂着,深邃、端庄、安祥,有一种神秘而悠远的喜悦,不知是人眼还是神明的美目。半年前,陈昭就是被这双奇异的眼睛吸引,才决定从将要移民加拿大的老板手里,盘下了这家店面。也还是为了这双眼睛,她保留了这咖啡屋随意的、混搭的、貌似无为而治的风格。


  “水仙眼”的回头客,似乎,都有一些自恋的倾向,所以,他们才能和这只无处不在的凝视的眼睛,和平共处。


  就像陈昭。


  三天前,那个女孩儿第一次来“水仙眼”的时候,陈昭就注意到了她。她在晚高峰到来之前走进尚显空寂的店堂,没来由地,陈昭就觉得心里一凛。也说不出是什么缘故。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个艳光四射的美女,穿一件与时尚无关的白亚麻布无袖上衣,蓝色蜡染长裙,短发,一只耳朵上嵌着耳钉,另一只则戴着那种青花瓷镶银耳环。她进来,径直走到角落里那个位置,陈昭端着柠檬水走过去的时候,她低头看着桌面,看得很专注。


  这大概是“水仙眼”惟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每一张粗拙的、铺着红白格子粗布的桌面上,都压着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下面,则是密密麻麻无数张留言条。那些留言条上,写着奇奇怪怪的语言,或是一句歌词、一小段诗歌、一句电影的对白,或是没头没脑的心事、突兀的不明究里的表白、没有对象的宣泄,等等,偶尔,陈昭在打烊后收拾餐桌时,会留意一下那些纸条的内容。


  那一天,女孩儿直到店堂打烊时才起身离去,她一共点了三次饮品,三次都是同样的焦糖玛奇朵。也许,是觉得点一杯咖啡坐这么久不好意思的缘故吧?陈昭想,可她喝这么多咖啡回去还怎么睡觉呢?收拾她坐过的餐桌时,陈昭留意了一下,果然,她在玻璃板下看见了压在最醒目处的一张留言条,笔迹像夏日的露珠一样新鲜,上面写着:


  “门:你好吗?过得好吗?我来过了,想念你,特别想……”


  不知为什么,这朴素无华的表白,让陈昭对这素不相识的女孩儿,起了一点怜惜。


  一连三天,都是这样。


  显然,她在等那个“门”,或者说,等一个奇迹。


  她总是选择角落里那张桌子,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她总是在客人稀少的时分进门,一坐下来,第一眼,先盯着桌面看,玻璃板下,那张写给“门”的留言,那悠长缠绵的想念,静静地,在冷气充足的房间里,如同冻结了一般,凝结成了玻璃上一朵一朵忧伤的冰花,沉默地与她相望。


  三天来,她始终是那一身衣裳,白亚麻布上衣、蓝色蜡染长裙。白亚麻布上衣起了皱褶,却仍旧是洁净的,没有一点汗渍或污渍。这在酷热肮脏的夏天的北京,简直就是奇迹。陈昭不知道是这身服装对她和那个“门”有特殊的意义,还是,她出门在外没带那么多行头?这一晚,当她喊服务员点第三杯咖啡的时候,陈昭端着一杯清香的菊花茶走到了她面前。


  “美女,”陈昭说,“尝尝我们的菊花茶好吗?很香的。我请客。咖啡喝太多了,会睡不着觉……”然后她压低了声音,“其实,你什么也不用再点,也可以坐到我们打烊的。”


  她笑了。


  这是一个阴雨天。雨从她进店来不久就下了起来,起初,是夏天常见的雷阵雨,慢慢地,竟下成了连绵的秋雨的味道。雨使得店里生意清淡,整整一晚,没有几个客人,此刻,准确地说,除了她,和一对显然是被雨逼进来的小情侣之外,店堂里再没有别的客人了。


  “不好意思,”她朝四周看了看,对陈昭说,“耽误你们下班了吧?”


  “没有,”陈昭回答,“就算没有一个客人,我们也得坚持到打烊的时间——灯亮着,总会有人走进来。”


  陈昭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她突然说话了,


  “我在等人,可是他没来。”


  陈昭犹豫一下,回过头来,她知道,她撞上了一个故事。


  “三天了,也许,他不会来了。”陈昭想了想,这样回答。


  姑娘有些惊诧地笑了,“你说话好直爽!”


  “那要看对谁。”陈昭诚实地回答,“妹妹,你不会怪我交浅言深吧?”


  她们俩,默默地对视了一会儿,姑娘大而清澈的眼睛里,盛满了那种深刻的、黑夜般浓郁的寂寞。


  “能坐下来,说会儿话吗?”她突然这样恳求陈昭。


  夜雨敲打着玻璃窗,灯红酒绿的酒吧街,似乎,被绵绵的夜雨滋润出了一点点沉静,还有,一点点朴素的真心。若有若无的音乐,是玛琳·黛德丽很老很老的歌声,又慵懒又凄迷。陈昭破例坐在了客人的对面,她很清楚地看到了对方细瘦的手腕上,有一道醒目的疤痕,像一只粗大的蜈蚣的浮雕。她注视着那道伤痕,没有顾忌到应有的礼貌——不知为什么陈昭觉得和她在一起,可以是没有顾忌的。


  “很难看吧?”她索性把胳膊伸到了陈昭面前。


  “是为了那个‘门’?”陈昭抬起了眼睛。


  突然传来了一阵笑声,原来是另一边那两个小情侣,他们唧唧咕咕笑起来,只听女孩儿一边笑一边用尖脆的声音说道,“你要是能给我买房,我立马就嫁给你!”


  陈昭对面的她,也无声地笑了。


  二


  那一天,老板带李生生和另一个女孩儿参加一个商务应酬。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所以,李生生特意穿了她最好的一件白色丝绸裙装和一双银蓝色皮凉鞋,为了搭这双鞋,她特意在一家很小资很波希米亚的、专卖自制皮货小店里,选了一款同样颜色的小皮包。那天,因为有雨,她好不容易才打车来到了酒店,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只漂亮的银蓝色小包,因为淋了雨,脱色,在她白色的丝绸连衣裙上,洇染出了一大片如水彩烟云般潦草夸张的痕渍,猛一看,像一幅写意的画。


  可以想象李生生的狼狈和沮丧。也可以想象老板大人的失望与不满。当然,这个有教养的先生并没有说什么太过分的话,他扫了一眼那个肇事的小包,又看了看另一个女孩儿拎在手里的皮包,微微点点头,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声,


  “这个包不错。”


  女孩儿,李生生的同事,灿然一笑,回答说,


  “这是我男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


  李生生差点儿没把自己的嘴唇咬破才没叫出声来。天!那是什么包啊!那是“Lady DIOR”啊!什么样的男朋友才能送得起这样的“生日礼物”呢?李生生不知道。李生生只记得自己有一天到上海出差,偶然闲逛,走进了不知哪个大厦DIOR的专卖店里,那是华灯初上的傍晚,店里几乎没有顾客,迷离的、梦幻般的灯光,打在展示柜上,她看到了那一款款的“Lady DIOR”:羊皮的、蟒蛇皮的、布料的、黑色、淡粉色、浅紫色、红色……一只只,如同沉在灯光的水里,像神话中的水仙,魅惑而沉静。她静静地望着它们,那一刻,她觉得它们似乎是有灵魂的。


  只是,她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


  但她决定要尊重它们,比如,在读懂它们之后,再拥有它。


  可是,在发生了那个“皮包意外”之后的周末,李生生和一个闺蜜约在了“水仙眼”见面喝茶。一见面,她忍不住讲了那件不愉快的事情,还特意模仿了了老板说“这个包不错”的口气,以及,同事回答时的那份炫耀。然后,她这样问闺蜜,


  “你说,我要不要写张纸条,压在这玻璃板下面,就写:谁送我一个Lady DIOR,我就做谁的女朋友?”


  闺蜜愣了一下,然后,她们一起哈哈大笑。


  那一天,她点的是焦糖玛奇朵,就在那杯咖啡喝完的时候,一张纸条,突然出现在了她面前的桌子上,是一张普通的便笺纸,上面,用炭素笔画了一只皮包的速写,李生生一眼就认出来,那是Lady Dior。只不过,是一只夸张的Lady Dior,包面上,那些绗线的圆形图案,变成了一只只大大的、挑逗的眼睛,寥寥几笔,却魅惑而生动。


  皮包下面,写了这样一行字迹:“每一只眼睛,都在喜悦地望着你:做我的女朋友吧!”


  李生生惊讶地抬起头,旁边桌子上,一个英俊而阳光的帅哥,正朝着她微笑。


  现在,那一只只眼睛,那么多只眼睛,在夜雨声中,似乎,正与陈昭冷冷对望:那是一种漆黑悠远的冷。陈昭觉得有些诡异。她抬起头,忽然注意到,姑娘耳朵上那只青花瓷镶银大耳环,仔细看,中间仿佛也有一只眼睛。


  “你的耳环上,也有一只眼睛吗?”陈昭不禁这样问。


  她笑了。说,“你看出来了?”


  陈昭也笑了,她想,假如看不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她轻轻地、爱抚似地用手摸了摸耳环,说,那是她和他一起,从古旧市场淘来的古瓷片,然后,他千挑万选,亲自挑选了图案,亲自设计,请人加工切割,做成了这只耳环。


  那是她准备出国的前夕。她们这间外资公司,派她去国外培训半年。半年的离别,让他们难过和恐惧。他把这只耳环给她戴上,他说,


  “李生生,不管你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我每天,可都在看着你。”


  他说,那是他的眼睛。


  此刻,这个叫李生生的姑娘,望着陈昭,笑了笑,说,“姐姐,你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了,对吧?”


  “对。”陈昭很肯定地点头。


  “那你一定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


  “对,”陈昭回答,“你回来,发现他的眼睛,不再看你了……我猜,他可能是一个凤凰男,他爱上了一个,怎么说呢,能让他成功的女人。”


  “你好聪明啊!”她又一次真心地这样赞美,“你怎么会什么都知道?”


  “我还知道,你,干了傻事。”陈昭放轻了声音,直直地盯住了她手腕上醒目而丑陋的疤痕。


  “是啊。”她叹息似地回答,“不过,姐姐,我不后悔。”


  感动,就是在听到这样一个天真的回答时,悄悄浮上了陈昭的心底。她终于忍不住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那伤痕,抚摸着人世间的残酷、冷峻、背叛以及,生生不灭的痴情。夜雨突然之间又下大了,雨声盖过了若有若无的忧伤的音乐,那是一种更大更辽阔的忧伤,笼罩住了整个没有心的城市。


  (编辑:郑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热点新闻
最新更新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