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的一场花瓣雨
冷梅
这里的溪水弯弯绕绕,这里的小湖泊大大小小,这里的石头重重叠叠。这里是齐物潭,这里是四月的花海。
原来的齐物潭公园很小,扩建后,把一个形似南方的园林,建成了世外桃源。齐物潭位于海淀山后温泉镇,与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为邻,齐物潭取名自庄子的《齐物论》,“齐物”乃“万物皆统一,无有分别”。 三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来过这里,一座小湖,一个水车,几座小桥,水中几只天鹅在嬉戏,草地和花丛里有蝴蝶在穿梭,这便是齐物潭公园了。
而今齐物潭公园做了东西向的延伸,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几个湖泊,沿着鹅卵石的小路前行,小湖泊像调皮的孩子一样和我们捉迷藏,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在右边。他们用小溪流在告诉我们“藏好了,快点来找我们。”
四月的齐物潭,岸边是一片花海。桃花已谢幕,樱花唱主角,还有一簇簇那么温润的黄刺玫也全开了。鸢尾花在脚边张望,红瑞木高及腰线,一片片的紫丁香花,白丁香花,它们的香气伴着小径蜿蜒,我撞进了一片花海里,四月我在齐物潭氤氲的水气里迷失了自己。
让我沿着太阳的走向,穿越齐物潭吧。
一片很大的湖水,建一座气势不凡的桥,我从桥上看风景,看到了湖水处处含有“方圆”的理念,“方圆”,亦作“方圜”。亦作“方员”。方形与圆形。亦泛指事物的形体、性状。
《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尹文子·大道上》:“生于不称,则羣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关于“方圆”我最早知道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行走于齐物潭,行走于它的“方圆”之间,感受它的人文气息。穿过一座桥,便是一个小小的“方圆”迷宫,孩子们最喜欢在这里穿行,这里多像人生要走过的路呀,“在人生的紧要处只有几步。”你会不会在下一个路口迷失自己呢?如果迷失了,及时回头,倒也不晚。从迷宫返回穿过上有“月轮穿沼水无痕,花落虽频意自闲”的门,我想象着齐物潭的月夜,又是什么样子呢?月轮和涟漪在夜色中又是怎样的一场邂逅呢?哦,那洒落的月光一定是穿水又穿花,那些小船,可是花瓣做成的啊,它们被轻风送来,盛满月光,一湖的水被花薰香。
“座一刻无分宾主,谈两句各走东西”收回思绪,我从桥上返回,继续前行。水边的桃花还在盛开,梨花和海棠也尚留有几朵,桃花花期最长了,在四月的春深里,桃花的绿叶中依稀还点缀零零落落的花瓣。走过一大片的黄刺玫,它们浓郁的香气,就这么不设防地直入心扉。水面在这个地方宽阔起来,在水的对面,一个造型尽显方圆。一阵浓郁的牡丹花香袭来,原来前面是一个小小的牡丹园,香气就是那些丰姿绰约的牡丹花发出的,它们的花朵有红的、粉的、白的。有半开的,有打着朵的,小骨朵娇羞着,掩映在绿叶中,透出一点点红晕,像个小桃子。
走过绿竹掩映的“云观”,这所建在水上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红墙灰瓦,松树竹林,清幽的气息,让人瞬间沉静了下来。
继续前行,这里便是齐物潭新建延伸的所在,一座座小桥错落在水上,我走进了四月的湖水,我走进了小湖泊的栖息地,我走进了盛开的樱花花阵里。
昨夜的一场大风,吹落了樱花满地,我走在樱花花瓣铺满的小道上,我看到了湖水里的花瓣溪,花瓣落在了草地上、小道上,溪水里,石崖上,像落了一场花瓣雨。穿过一座石桥,在一个转弯处,我看见了花瓣溪,我惊呆了,多年想象的花瓣落满溪水的一幕出现在了眼前,那些花瓣落在水里,铺成厚厚的一层绵被,在花瓣落下的一刻,又是什么让这么多的花瓣义无返顾呢?风雨来时,它们最先冲在前,这些花瓣飞舞的多么凄美啊!溪水呢,因了这些花瓣,似乎停滞了下来、安静了下来,似浓的化不开一般。在一处飞瀑飞扬的地方,好似溪水又醒了,它们又潺潺流淌开来,清冽的水中,花瓣也开始稀疏,露出清澈的模样。走不出的花瓣阵哦!“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方圆中透出嶙峋的怪石,告诉我,我在万山中,潺潺的流水告诉我,我行走在齐物潭,我行走在四月的花海里。四月春深,湖水用一场花瓣雨击溃了我,我的思绪,亦如湖水的花瓣一样零落。我不问来处,不问归期,我只想静静地沉醉在湖水里的一片温润里,看一场花瓣雨:柳丝如烟,花瓣如雨,香气绵醇!《礼记.中庸》有云,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我在博厚台竹影中醒来,与齐物潭的湖水渐行渐远。在一丛丛竹影中,我感悟着翠湖大地的博大厚重及承载山湖滋润万物的生命力,回味着环保方圆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挥不去的是留在脑海里的那些花瓣,一半逐流水,一半归尘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泥土更护花。”

作者简介:
冷梅,女,本名李幼华,济南市莱芜人,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莱芜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新世纪文学选刊》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作品,并在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奖。著有散文集《花香满径》、小说集《与兰花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