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德)
战争开始了。不单是德国的年轻人,就连电影改革者这一派也坚信战争将使他们枯燥的生活充满非凡的新意义。赫尔曼·海夫克(Hermann Hfker)在他关于电影及文化阶层的著作的前言中就此进行了阐述。说到1914年的9月,文章赞美战争是让人认清电影改革者高尚目的的可靠途径,所以他们最终转向那些好战的赞美诗一点也不奇怪。“但愿它如风暴净化空气那样能使我们的公共生活更加纯净。但愿它能使我们获得新生,我们渴望拿自己的性命去为此刻的命令冒险。和平已经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海夫克和他的同道们陷入了狂热。
和平的确已经见证德国电影工业遭遇危机。本国出品的作品太不足道,远没有办法跟拥塞电影院的外国作品抗衡,而电影院数量增加的惟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吸引外国影片进口。百代公司(Path Fr res)和高蒙公司(Gaumont)的影片在德国市场泛滥。丹麦北欧电影公司(Nordisk)也最大限度地击垮了戴维森的放映公司联盟。
这种尴尬情形因为战争发生了逆转,战争将民族工业猛地从与国外竞争的重荷下解放出来。国境被关闭后,德国归德国的电影出品人所有,现在他们的任务是满足一切国内需求。情况再好不过。除普通电影院之外,遍布在前线后的无数军用电影院要求不断向其输送最新的影片。电影工作者非常幸运,因为大型的现代摄影棚在战前就已建成。繁荣时期开始了,新兴电影公司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冒出来。根据一项似乎可信的调查,这些公司的数目从1913年的28个上升到1919年的245个。电影院也生意兴隆,变得越来越豪华。这个时期利润丰厚。中产阶级开始关心电影。
德国电影于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是自主的,它不再需要效仿外国作品以证明自己的市场价值。人们会认为在如此有利的环境下,德国或许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电影业,具有真正民族特点的电影工业。别的国家做到了。在那些年里,格里菲斯(D W Griffith)、卓别林、塞西尔·B·德米勒(Cecil B DeMille)推动了美国电影的发展,瑞典电影工业也初具规模。
德国的发展却不尽相同。从1914年10月开始,迈斯特的新闻片取代了战前百代公司、高蒙公司的制作,以及闪电公司的每周电影报道(Eclair weekly film reports),这些影片借助纪实镜头描绘各类战争事件。这些图解式的新闻简报在中立国以及本国传播并辅以宣传影片的放映。在宣传片里,穿着英国军服的临时演员向英勇的德国部队投降。政府将此类作品当做使人们“团结在其周围”的手段加以鼓励。在随后的交战过程中,最高指挥部下令挑选摄影师参与军事行动,目的是获取感人且可作为历史记录的图像资料。一卷从潜艇上带回来的胶片对协约国舰艇的沉没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拍摄,影片广获好评。不过,这些电影行动绝非德国人专有。法国人对战地纪录片的效用也有相似理解,而且极为果断地实现了拍摄。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