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虹
无可否认,冯小刚是一个著名导演,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拍了不少雅俗共赏的影视作品。
此一时彼一时,他已不是那个文艺青年,曾经和王朔搞垮了三个公司:他已不是那个体制外的导演工作者,开始堂而皇之跻身于陈凯歌之列:他已经不是那个为作品出人头地,和商家捆绑,不在乎酬金的电影狂人。他终于修成了正果,成为了著名导演艺术家!
也许国人太希望横空出世大师了,也许国人对张艺谋同志失望了,也许阿凡达等电影把国人的胃口调高了,我们批判冯小刚,唯希望他成为世界电影之林的王者!
之一:痞子有理!
这位贺岁片旗手以“王朔主义”和小品式幽默掀起了平民喜剧的浪潮。偶有诟病者也瞬息失声。一个盛行小资情绪的时代,无聊荒唐的指涉与后现代语境不谋而合:颠覆崇高、消解深度、嘲讽英雄、戏说历史……
时间拉得远一点,始于《甲方乙方》的成人游戏、无伤大雅的调侃与“真诚的媚俗”以对各阶层心理需求的准洞察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成为了贺岁娱乐化的滥觞。
众声喧哗,当愤世嫉俗成为另一种世俗,温和的玩世不恭变得理所当然,进而演化为冯氏喜剧的一个招牌,这与“后89”艺术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以及玩世现实主义的风行异曲同工。
《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延续着侧重感官层的消费主义商业娱乐,游戏式地演绎与小资情绪的沉沦形诸于娱乐世相。
继《手机》的黑色幽默之后,在全球化的话语乱流中,冯小刚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天下无贼》抛弃了根植于本土(京味文化)的贫嘴,借鉴了好莱坞情节剧模式的盗匪类型片。在商业氛围中调动了观众对冯氏电影的惯性依赖与期待。
《夜宴》陡然制造了一次裂变,跟风古装戏(《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极尽影像奢华,借壳生蛋(套用《哈姆雷特》的框架),玩了一次新古典主义。却无形中步入“后殖民”的阴霾。
有人说,张艺谋把庸俗的故事拍得很华丽(《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把华丽的文本拍得很庸俗(《夜宴》)。
之二:英雄死了!
《集结号》兼备大片和主旋律双重特征,找到了英雄主义与个体生命价值之间的平衡。却是集体性迷狂的始作俑者,让丧失了战争残酷记忆的观众满怀廉价的感动和莫名的激情。
经历了裂变与转型,到《非诚勿扰》,打着“回归”大旗又回到了冯氏喜剧的老路上来,于是我们又看了调侃和消遣式的幽默,完成了对冯氏喜剧的眷恋。结尾许给观众一个股市全线飘红的未来,算是一种慰藉。
在对流行时尚的冯氏注解中,葛优时而接听手机(《手机》),时而开着那辆挎斗摩托(《大腕》),时而上网征婚(《非诚勿扰》)……
[NextPage] 之三:哥们有钱了!
在贺岁片之前,冯小刚拍摄的《月亮背面》等也让投资血本无归,和姜文一样是被影视商家惹不起躲得起的人,从紫禁城影业投资《甲方乙方》,冯小刚风险入股,开创贺岁片之后,冯小刚投入华谊兄弟怀抱,几度挣扎,终于成为战略伙伴和御用导演,成为华谊上市受益者。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贺岁片成功之于中国电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事!所以冯小刚俨然成了中国电影市场救世主!
冯小刚的平民风格缔造了贺岁“吸金”的神话,也走上了“被市场绑架的艺术人生”。
“一种商业化的庸俗”将娱乐逐步蜕变为“愚”乐。格赖斯语境下的幽默和伪民间叙事的狡黠无以遮蔽背后的世俗与功利。物极必反,当人性乌托邦中的世俗狂欢抹去了人文气质,在虚浮中彻底失去坚实的社会根基,面临折戟沉沙之际,嬉皮笑脸一旦凝固就不好看了。
之四:什麽是狗屎?!
孙海英心直口快,控诉中国导演们自娱自乐,尤其是冯小刚自以为是娱乐教主,其实是“愚”乐人民!在《大腕》电影失败之后,拥有几个亿元票房影片,但在国外无人问津后,冯小刚说我是给中国人拍电影,不屑于伺候老外!
但是国内电影人发起看电影不满意可以退票时,冯小刚斥之为狗屎!如此说来,比如你拍的电影如狗屎,你的老板却把它宣传成了一朵花,那麽观众只能上当了,还要把它吃下去。
也许现在冯小刚成了中国导演家协会副主席了,有义务为维护同行们的饭碗打抱不平,但是观众——沉默的大多数只好望电影兴叹了!
活该?!
附:冯小刚参与和制作的影视剧:
作为美术设计:《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
作为编剧:《遭遇激情》《编辑部的故事》《大撒把》
作为电视剧导演:《一地鸡毛》《月亮背面》
作为电影演员:《我是你爸爸》《甲方乙方》
作为电影导演:《永失我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