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纪录摇滚的乌托邦岁月

2014-07-04 09:56:25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海律

   
随着“中国摇滚教父”崔健的处女作《蓝色骨头》在北京、上海的电影节上的相继亮相,一个关于摇滚与电影的话题再次甚嚣尘上,这两个深浅文青最爱的单元,在碰撞之后会产生怎样的文艺效果呢?在我们看到这部影片前,不妨先来看看那些成功地用光影记录的摇滚乐音与乌邦托岁月。

  20年前没有手机,没有DV,遗憾没能将自己短暂的“摇滚乐手史”记录下来。那是初二时的一个周六下午,混到校电声乐队做“瘾大技术差”贝斯手的我,带着两个同学,用钥匙打开了中学乐器室的门,架子鼓乱轰,两把电吉他对摩——音乐老师却意外回来了,毫无疑问,断电,滚蛋!那时,MTV里播着迈克尔·杰克逊那首《Black and White》,“小鬼当家”的调皮孩子麦考利·金,用调到最大功率的电箱,将老爸轰到了月球上。

  后来,无论是否记录下幼稚的摇滚行为,麦考利·金和我都没能成为摇滚乐手。世界上却依然有一众多动症熊孩子,被父母或小伙伴,操持着家庭摄像机,记录下第一声愤怒嘶吼甚至第一次意外砸琴,这些影像,有的成了城际大巴上的“家庭滑稽录像”,有的成了后来摇滚明星们的重要纪录片素材。而更多关于摇滚乐或乐队的纪录片,则或多或少综合上演出、录音、专访、更衣室、派对以及与时代相伴随的社会事件素材,成为一部部完整而好看的音乐纪录片。

  当然,也不是所有纪录片导演都以用摄像机给乐手写传记为使命,有的跟踪了一整个狂野的音乐节或一场声光电出众的现场演出,有的缅怀了一批老家伙的青春岁月和一个没心没肺的时代,有的不过是与一支乐队吃喝厮混中意外凝结成了一部电影。而以下这些值得一看的纪录片,从技术到成本上,都不可能从一个中学乐器室里随便走出。

  (实习编辑:邢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