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俄罗斯演绎肖斯塔科维奇

2012-11-13 10:50:57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韩见

   
瓦莱里·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不久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两天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场音乐会,共演出4首交响曲和2首钢琴协奏曲。


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

  其中《c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由俄罗斯学派著名钢琴家亚历山大·托拉泽领衔,这是托拉泽第二次在中国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作,上一次是1996年,演出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首日演出的《第一交响曲》和《第十五交响曲》分别是肖斯塔科维奇最早和最后的两部作品,都是并不通俗的大部头,而且情绪上有非常强烈紧张的对比,整场下来着实消耗体力。不过终场时加演了相当抒情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序曲,缓解了紧绷了3个小时的神经。上半场的安可则很特别,因为托拉泽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演绎博得了持续的掌声,他和捷杰耶夫退让许久,还是把协奏曲的最后一章重弹了一遍。其间捷杰耶夫还出其不意地回头猛击键盘,帮他砸响了一个音符,这对多年老友间的俏皮插曲不仅显示了二者的默契,也令台下观众十分惊喜。

  次日演出的上座率明显高于第一日,可能由于《第九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相比第一天的曲目主题更明确,现实性更强,也更易被观众接受。它们是肖斯塔科维奇“战争三部曲”的后两部,前者被称为“胜利交响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斯大林希望肖斯塔科维奇写一部盛世赞歌,但作曲家把它写成了一部小交响曲,没有在其中设置任何颂歌和合唱,遂遭到批判。后者则写于卫国战争即将胜利的1943年,却并未渲染喜悦和希望,反而关注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遭遇也很难堪,曾在强大的批评压力下停演。这次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乐团来华,虽然在天津和上海也有演出,但是肖斯塔科维奇专场则是国家大剧院的专属节目。俄罗斯的指挥、乐团和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格鲁吉亚的钢琴家,这套班底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无疑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认同,因此他们的演绎也特别能传达作曲家音乐中展现的残酷的真实。

  演出结束后,托拉泽这样描述他与捷杰耶夫之间的合作:“瓦莱里·捷杰耶夫和我年轻时候就是朋友。当我还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时,我在莫斯科认识了他。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一起和马林斯基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和其他管弦乐团合作。我们还一起录制了整套5部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的唱片,这绝对是我专业生涯的里程碑。我们每次合作以前,我都觉得激动,充满期待,就像30年前我们在圣彼得堡的第一场音乐会时那样。”托拉泽今年的演出季,也是和捷杰耶夫携手在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开启的。

  托拉泽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颇具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是著名作曲家,母亲是演员。他认为无论是音乐家,还是作家、诗人、建筑师以及任何人,最初都是被他出生地的文化、家庭、朋友和生活环境塑造的。“如果他们离开了家乡和家庭,就像我一样,另一个地方和那里的人们同样可以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至今我仍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影响,但同样深刻的影响也来自于我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老师。我身上体现了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文化和音乐传统,在此基础上,我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中国的文化也对托拉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说他曾经并仍然对中国着迷,老子是他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他还熟读《道德经》。

  此次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协奏曲,对经验丰富的托拉泽来说也是个挑战,“因为他自己也是个伟大的钢琴家,他甚至在1927年赢得了肖邦钢琴大赛的桂冠,在他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以给默片伴奏为生”。托拉泽表示,电影因此极大地影响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他早期作品中一些反差强烈的情绪反映了某种‘电影化的’音乐想象”。谈及对这两部钢琴协奏曲的理解,托拉泽说:“实际上《第一钢琴协奏曲》最初应该是一首小号协奏曲,然后逐渐变成了我们所知的样子。它引用了大量受欢迎的钢琴曲目,包括贝多芬的《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和钢琴回旋曲《丢失一分钱的愤怒》,海顿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肖邦的《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等等。这些都表明他在成为伟大作曲家时,对钢琴仍然保有极大的热情。《第二钢琴协奏曲》则是一个万花筒,集幽默、讽刺、愤怒、令人着迷的抒情行板和有力的以卡农练习曲为基础的结尾于一身,灵感来自于他的儿子马克西姆练习钢琴的情景。”

  在北京的音乐会结束后,托拉泽将继续在美国和欧洲密集巡演,而且将和伦敦交响乐团以及捷杰耶夫再次合作,在伦敦巴比坎中心和白金汉宫演出。这位已经60岁的钢琴家仍然希望挑战新的曲目,无论是没有弹过的老曲子,还是当代作曲家的全新作品。他认为如今钢琴家和作曲家应该互相激发,改变创造力不足的问题。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