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不是新鲜事物,它的定义与“电影短片”吻合。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曾邀请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各拍了一部时长10分钟的电影,串成了总时长150分钟的作品《十分钟,年华老去》,陈凯歌所拍摄的《百花深处》,被认为是唯一一部可以与他的代表作《霸王别姬》媲美的短片。
可现在的微电影,早已被网络重新定义,制作单位注重商业回报,播出平台注重点击率,以及创作者的游戏心态,不但让微电影至今陷入泥潭,找不到发展方向,也让电影短片失去其艺术魅力,后继乏人。有媒体称,“微电影还是应该有点门槛的”,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对微电影的不看重,微电影也是电影,低门槛并不意味着草率的创作。
广告植入和点击率是驱动微电影创作的两大动力,但这绝非微电影流于粗制滥造的主要原因,创意能力的缺乏,和讲故事水平的低劣,才是微电影前景堪忧的原因所在。拥有一架DV即可拍摄微电影,也让“全民导演”时代早早到来,但数不胜数的玩票之作,并没有催生帮助微电影提升影响力的佳作,反而让微电影陷入鸡肋般的尴尬境地。
许多大导演和名演员,也赶了微电影这趟时髦,拍摄了一些作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成为榜样,甚至连多欣赏几遍的质量都达不到。说白了,大家对微电影都没用什么心,都把它当成赚点零花钱的小玩意对待了。
草根微电影缺乏设备与技术上的支持不可怕,但创意能力不足也使得草根创作不被看好。微电影的前途寄托于创作者对电影更多的尊重,也取决于各方力量的联合,出钱投资者不要干涉创作,创作者拿出点职业精神,为观众奉献点干货,不求大家都拍出《调音师》这样的作品,但一年当中总得有两三部拿得出手的支撑门面吧,否则用不了多久,微电影就会被做死。
(实习编辑: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