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冯小刚算是一个“过来人”。就他的过往经历,他也确实算是摸爬滚打遍了。还有多少人记得,开贺岁片先河的票房大腕冯小刚,也有走背字的时候。当年他仅仅是想文艺一点,拍了《永失我爱》《一声叹息》都没挣钱,所以他才会告诫年轻导演:“被埋没的是平庸。”作为一个取得一定成就的过来人,冯小刚讲这句话并不算过分。
其实拍电影是一个颇令人纠结的事情,无论是年轻导演还是有所成就的导演。与才华相比,态度可能是一个更根本的因素。一个想有所成就的年轻导演不妨问问自己,究竟是爱电影多些,还是爱自己多些?你想让80%的观众看懂,还是把他们看晕?
看起来这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对于艺术创作,除非它剥离了所有的商业属性,否则冲突永远都会存在。若不是这样,凡·高便不会在穷困潦倒中黯然自尽。动辄百万投入的电影就更是如此。你能想象完全无视商业属性的电影会是什么样的电影吗?没准儿那也会是超越时代的伟大艺术作品,可谁会投资让你拍摄一部100年后被热捧的巨作呢?
斯皮尔伯格可以拍出既卖座又获奖的《辛德勒名单》,李安选择3D技术拍摄《少年派》也是同样的道理。某种程度上,电影导演应该认识到,正是观众一张票一张票地投资给你拍下一部电影的,你又怎能如此矫情地与市场敌对?你只需要努力往好看了拍,直到做不到。
不顾及市场的导演不能成为成功的导演,逢迎市场谄媚观众的作品却可能票房凯旋,电影的纠结之二就在于此。平衡了这个矛盾,自然不会被埋没。如齐白石所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者欺世,太似者媚俗。如何平衡这个矛盾?不急,即可。作为靠摆弄镜头吃饭的人,你的观察力需要锻炼,需要养料。越是什么一年拍一部、几年拍一部地摆上日程,越是拍起来急于摆脱束缚,什么媚俗的、思想的束缚,最后拍得四不像。看来成就一代画家与一代导演是同一个道理,太商业不行,太艺术也不行,太自我不行,没有自我也不行,能够埋没一个导演的,其实只是自己的心态。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