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场演出,2场售罄,3场出票率达95%,“文武昆乱史依弘”上周进行的国际艺术节上的演出,创下了沪上演出市场的一个奇迹。统计显示,6成观众为年轻白领,这一数字对于戏曲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意义特殊。
昨天,由上海市文联及国际艺术节等主办的《海上艺坛·纵论中青年戏剧家——史依弘表演艺术研讨会》,集结国内及上海本地最强的业内专家,深度解析京昆艺术今年在艺术节上创下的高人气现象。
蔡正仁:需要灵活的演出模式
高票房、高人气,如何造就?在老艺术家看来,基本功扎实是一个角儿的首要条件,这次和史依弘合作了其中3出戏的蔡正仁感叹道:“任何好的演员,基本功必须过硬。这次跟史依弘排练,一合作就发现,她的内心独白、对角色的理解,有想法。”
谈到今年跟史依弘的合作,蔡正仁觉得不能不提去年晨报刊登的他对史依弘张军2012年创新版《牡丹亭》的文艺批评所引发的普遍关注,“当时我也忐忑,心想年轻人是不是觉得,我这么严厉批评他们何必呢,我本意并不是要板起脸来批评”。今年史依弘的邀请则令蔡正仁打消了顾虑,“当下能听到真正的批评不容易,而正确面对批评更不容易”。
接着,蔡正仁这样分析这次盛况:“来自台湾的经纪人林恺先生很重要,如果没有他,我跟史依弘走到一起的可能性比较小。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演出机制的问题,希望以后能引入更多灵活的演出经营模式,让更多的‘史依弘’跟观众见面。”
尚长荣:“出角儿”不能靠克隆
戏曲舞台上,未来的角儿如何造就?昨天,近年多次和史依弘合作的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提到,光靠“克隆”照搬前人的表演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代表作,那么“出角儿”这件事就永远不可能,“现在敢于全方位展现文武昆乱不挡这几个字的演员不多。我和史依弘刚刚合作了《霸王别姬》,我的评价是‘老庙黄金’,百分之99.99”。
《上海戏剧》主编胡晓军说:“好演员学艺要杂,淡化师承的紧密关系,见识要广。”评论家毛时安认为:“当下京剧界有相当数量的演员拥有自己的流派,因此,在定义戏曲名角的时候,不必过于谦虚。”
上京编剧王涌石则关注演员所处的文化生态,“现在对演员不利的是,演出机会太少,过去是舞台成就演员。此外,活跃在舞台上的大师级艺术家稀少,观摩的机会少”。
史依弘:演员跟观众是绑在一起的
传统艺术如何面对当下观众,作为角儿,史依弘最有感受,“越往下走越觉得难,我内心是焦虑的,从哪里入手?我觉得林恺出现得晚了,我们演员的演出机会其实很少,而艺术是需要熟能生巧的,一部戏一年才演一两次,这如何有底气?”
至于市场,史依弘表示,“京剧的市场现在好难。演5场,我有了这个点子,演出经纪人林恺助力。而如果不赚钱,就没有下一场,这压力于我,就是要把戏演好,让大家愿意再掏钱来看,我们跟观众也是绑在一起的”。
而对传统戏敬重的同时,如何创新,史依弘也有困惑,“如果一个新戏出来了,不能流传,排新戏还有意义吗?大环境是有问题的,比如学流派就死学,个人风格呢?观众要看有灵魂的人物,舞台上生龙活虎的那个人,否则直接听唱片好了”。
(编辑:谭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