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国家大剧院5年铸辉煌

2012-10-26 14:18:03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徐江善 万一 刘旸辉

   


国家大剧院2012年制作的歌剧《假面舞会》

  5年前,当矗立在天安门地区的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幕运营时,许多人对这个巨型建筑的前景投来疑惑的目光。仅仅5年,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战略,以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打造中国文化领域的航母,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一极,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作出成功探索,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向往的地方。

  5年登临世界表演艺术重要一极

  走进金碧辉煌的国家大剧院,展示在中外观众面前的是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仅仅5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日益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家大剧院,成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标。

  在演出经营上,商业演出3541场,售票393万张,上座率达到81%。

  在艺术创作生产上,制作包括京剧、歌剧、话剧、舞剧等表演形式的剧目29部,其中原创剧目11部。歌剧《图兰朵》、《赵氏孤儿》,京剧《赤壁》,话剧《简·爱》等赢得国内外观众盛情赞誉。目前,国家大剧院的剧目制作计划已经安排到2016年。

  在艺术普及教育上,举办公益性演出2498场,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2173场,走进大剧院接受艺术普及教育、感受艺术熏陶的观众多达228.7万人次。

  在中外艺术交流上,超过13.6万人次的中外艺术家登上大剧院的舞台,其中有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万余艺术家和298个国外演出院团,3.4万人次的国外艺术家。目前国家大剧院已经与175个国外艺术机构、109个驻华使馆建立交流关系,与英国皇家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等13家国际著名表演艺术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指挥家、芭蕾舞团以及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多明戈、弗莱明等接踵而来。

  澳大利亚总督布莱斯、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等数十位政要和世界顶尖级艺术大师纷纷高度评价大剧院的辉煌成就。

  世界著名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留下这样感叹:这里的音乐厅和观众都太棒了,我为中国能够拥有一所如此高水准的剧院而感到兴奋!

  美国三大艺术经纪公司之一OPUS 3公司高级副总裁厄尔·布莱克本说:“国家大剧院是我与中国演出市场打交道20多年里见过最好的,有最符合国际标准的演出管理运营方式。”[NextPage]

  《金融时报》、《今日美国》评论说:“中国不仅在经济上飞速发展,而且在文化上开始觉醒。”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设计师赵亮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活动的铁杆粉丝,近两年来,他听了近500场讲座,几乎是每场必到。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香港文化中心巡演时,一位名叫孙静仪的观众流下热泪,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谢内地制作这样高水准的剧目!”

  独特的运作模式 科学的经营定位

  记者调研了解到,国家大剧院在短短5年时间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主要在于运作模式上实施了创新发展战略。

  ——以科学经营定位,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科学、高效、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告诉记者,科学的经营定位是运营取得成功的关键,大剧院首先将自己的经营业态定位为剧院而不是剧场,剧院经营的是节目,收获的是票房;而剧场经营的是场地,获得的报酬是场租。不同的经营业态,决定了随之而来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运作方式都不一样。

  启用之初,大剧院的管理者在成本核算时发现数字惊人:清洗一次外壳花费6万多元,歌剧院演出一场的成本是23万元,每天的水电气热等运营费用高达50万元,一年的刚性支出就要1.8亿元,总支出将近5亿元。陈平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剧场的经营业态来算,大剧院一年的场租只能收入5000万元左右,即使加上国家和北京市两级政府的1.2亿元的财政补贴,也不能平衡大剧院的刚性开支,更没有开展艺术生产、艺术普及推广的发展资金了。如今,大剧院以节目为主营产品,坚持呈现高品质的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精品,每年的演出经营收入在3个亿左右,并通过多元发展形成了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经营业态,超出了一般剧院单一场地出租的功能,赢得了持续发展空间。

  ——探索独特经营管理模式,推动高雅艺术发展和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经营管理模式的形成。国家大剧院锐意创新,大胆借鉴国外管理经验,探索形成一套科学经营管理模式。按照事业单位管理、企业化运营的体制模式,设计了一套以节目演出、剧目制作、艺术普及为核心业务,以传播交流、市场营销、品牌塑造为重要手段,以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和高技术保障为强力支撑的管理运营模式。

  陈平告诉记者,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大剧院建院伊始就把自身定位为代表国家到世界艺术赛场打联赛,始终保持艺术质量第一提供了保障。

  ——以高效的组织构架,打造我国表演艺术领域的文化航母。根据经营目标和功能需求,大剧院建立了一套设计科学的组织架构,即:17个系统、21个部门、119个科组、112个专业。如同一部巨大的机器,每天高效运转。与任何一家剧院不同的是,大剧院的舞台技术部十分庞大,100多人的队伍按照舞台技术保障、舞台机械、灯光等六大方向配置众多专业人才,不仅保障了全年近1000场的商业演出需求,而且建立了自己的舞台技术实验室,为演出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市场部70多人的专业队伍,按照先进商业理念经营文化艺术产品。[NextPage]

  ——注重制度建设和业务、生产流程建设,不断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共建立各类制度200多项,涉及演出经营、舞台保障、综合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演出排期入手,很好统筹了4个剧场、演出和创作部门以及17个运营系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节奏,把节目组织与品牌宣传、票务营销紧密衔接起来。为进一步加强剧目制作,大剧院还创造性地出台了歌剧制作流程,进一步细化、规范了歌剧制作的全过程,为高品质的出品剧目保驾护航。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黄小曼表示,“这是国内首份歌剧制作流程,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方面,国家大剧院抢占了国内表演艺术领域的制高点。”

  “三大战略”铸辉煌

  品牌战略促发展。精心打造为国内外表演艺术家所认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中重要文化地标的品牌,是国家大剧院的不懈追求。实行差异化经营,主打歌剧、音乐会、舞蹈、戏剧和戏曲五大艺术门类。既经营节目,又开展剧目制作、艺术普及、艺术交流、殿堂经营和衍生产品开发,形成高雅艺术产、供、销一条龙的集团化产业链条。经过5年的运营,体现大剧院功能定位和经营方向的六大品牌特征不断凸显:大体量,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节目;充满活力的艺术生产机构;中外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面向人民群众的颇具特色高水平艺术普及教育平台;世界最先进、最宏伟、规模最大的艺术殿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全球化战略争一流。国家大剧院坚持全球化战略,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积极学习借鉴国际优秀剧院管理经验和演出运作模式。据统计,大剧院先后派出100多批工作人员到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悉尼歌剧院学习、交流,并积极推动对外艺术交流,接待国外演出院团、国外艺术家,与国际著名艺术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国际优秀的表演艺术资源,积极融入国际表演艺术领域。尤其是在艺术创作生产领域,国家大剧院秉承“只图所用,不图所有”以及“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的理念,放眼世界,遍邀一流的艺术家参与剧目创作生产,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著名指挥洛林·马泽尔等都参与了大剧院的剧目生产与制作,使得艺术生产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国际性的制高点上。

  人才战略事业兴。根据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位与组织架构,国家大剧院积极实施科学有力的人才战略。大剧院通过国际化人才招聘、多层次、多样化的干部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艺术素养、较强工作能力、顽强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多兵种”人才队伍。目前,全院共有博士13人、硕士220人、副高职称以上36人、海归人员92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70%以上拥有外语等级认证。这支优秀的队伍为大剧院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和保障。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