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艺术团体走出去的数量和频率不断攀升,不过,真正能够在欧美产生品牌影响力的本土作品仍然很少。有道是“入乡随俗”,漂洋过海的中国艺术团体如何才能入“洋”随俗,更好对接国外市场?中外专家荟萃的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分论坛,敏感地把触角伸向了这一“走出去”地带并提出:本土艺术团体必须更加了解国际市场规律,改变作品运作方式,放大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传播效应。
了解市场 规范运作
一些目睹过“走出去”演出的专家指出,中国艺术团体还是不太了解欧美演出市场。比如,常用在国内的演出方式,放到欧美却行不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作品多为“大块头”。吴氏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嘉童说:“我们喜欢搞大规模的作品,追求气势,要热闹。但这样的大作品往往不适合在欧美的剧场演出。另外,庞大的演员队伍和承办费用也成为累赘。表演艺术不是装置艺术,我们对国外演出条件和市场多了解,就会为中国舞台作品走向海外减少障碍。 ”
美国奥普斯经纪公司副总裁艾尔·布莱克本说:“在国外,一部优秀作品的运作周期是半年甚至数年,每年9月到次年5月是欧美艺术院团的演出季,但中国很多艺术团体还做不到按照合理运作周期来安排演出。另外,职业经理人角色在欧美很重要,他负责艺术乐团和剧场交流,安排为巡演造势,包括出国演出如何应对资金短缺、突发情况预案等问题,也都需要职业经理人和艺术团体共同解决,这是中国演出团体的短板。”
剧目运作 对标国际
吴嘉童认为,中国艺术团体还不够“洋”。他说:“上海是国际化城市,但是有哪些艺术团体设立了英文网站呢?欧美有自己的社交网站,影响力很大,我们的团体在那个平台上的宣传几乎为零。目前,我们在欧美还没有一家有自己品牌影响力的团体。”
除了作品本身,资金和运作问题也困扰着艺术团体“走出去”。对此,吴嘉童指出,我们和欧美国家还尚有差距。在欧洲,一个精品节目的运作需要几年时间,政府资金可以同步到位,而他们的剧场预算也较为充足。但国内艺术团体和行政部门的沟通尚有问题,艺术团体出国审批、签证等手续繁复,有时直接导致节目没法如期上演;另一方面,艺术团体得到的财政补贴已经多有提高,但现在财政补贴政策按照一年为单位,有时候实际的财政支持结点还要短,节目资金上就比较难以保证,这样一来,作品的运作周期就会不足。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艺术团体获得的财政支持应进一步加大。
国际语言 中国艺术
本土文化环境和国外多有不同,为了方便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出口作品需要做一些入乡随俗的改变。艾尔·布莱克本认为,改编后的《牡丹亭》在欧美演出的成功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其实,国外作品来到中国也同样如此,中文版《猫》中加入的画着嫦娥奔月的饼干盒、桃红柳绿的旧双面苏绣等中国元素,就赢得了市场的肯定。[NextPage]
香港艺术节艺术总监何嘉坤女士认为,演艺交流要互相了解。她说:“中西文化上有差异,我们要做到保持特色,不要刻意迎合。 ”这一点得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田蔓莎的认同。她说:“从前京剧出国演出,主推的都是念白少、唱腔少、动作性强的武功戏。西方观众看了确实惊喜,却以为京剧和西方的马戏类似。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开始上演形式多样的剧目,如《王子复仇记》《李尔在此》等。我们还尝试跨界演出,邀请电影导演徐克和京剧艺术家吴兴国合作《暴风雨》,市场反应很好。 ”她们认为,中国艺术团体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又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方能真正入“洋”随俗。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