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琳琳
采访者:姜琳琳
受访者:林文增
记者:作为国家级院团的中国歌剧舞剧院,重头戏却在歌舞晚会,而非歌剧舞剧,您怎样解读这样的局面?
林文增:目前歌剧舞剧院的演出产品,与市场结合最好的就是歌舞主题晚会。这是市场选择,自然也就成为院团艺术创作的方向。毕竟文艺产品最终的服务对象是百姓。就歌舞剧而言,目前国内还没有培养起来成熟的受众群体,但就歌剧论歌剧,演不长、观众少、难推广,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这与整个社会发展和文化导向直接相关。目前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快餐文化,我们平常见的高素质、高学历的消费者,常接触的也不过是几首流行歌曲。更多的现代人压力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停留在娱乐、放松的层面,还远没有到欣赏,乃至陶冶情操、艺术熏陶的高度,“娱乐至死”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歌剧在这种情况下受众面窄是必然的。目前是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舞剧状况也是一样。
记者:国内空间有限,歌舞剧产品是否可以推向国际市场?
林文增:国内市场小,国外市场稍微好一些,但原创短板特别突出,国内还是欠缺支持原创作品的大环境。打开电视,最为艺术的中央三套放的都是《回声嘹亮》之类的,完全没有对新剧目的关注,这在艺术创作上是致命的。歌剧舞剧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比较遥远、陌生。如果电视节目放歌剧,估计很多观众会换台。
记者:歌剧舞剧在国外的发展就得天独厚吗?
林文增:国外有既有文化基础,有国家的扶持,更有民众的综合素质,是综合性因素合力的结果,这些因素放到国内,无论在哪一个层面都是欠缺的,所以单靠歌剧舞剧不可能养活剧院。没有国家扶持,歌剧一定做不起来。若只为创作而创作,那仅仅是勉强撑门面,就歌剧论歌剧最后做成了“研究”歌剧,而非消费歌剧,这不是以演出为主业的院团该做的事情。演出院团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记者:在歌舞晚会和歌剧舞剧的创作成本上,二者是否有可比性?
林文增:这也是目前中国歌剧舞剧院紧紧抓住歌舞晚会,用歌舞晚会带动歌舞剧创作的原因之一。在创作成本上歌剧舞剧投入要大得多,晚会的投入则相对比较小。但演员人数上有很大的差距。歌剧舞剧的一般演出要在200多人,而歌舞主题晚会则在百人左右。
我们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季情韵》已经实现演出收入2个亿,而投入不过几百万元。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在歌剧舞剧上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尽管很市场、很赚钱,可听起来还是有种感觉,似乎“晚会”是拼盘,“剧”才是作品。
林文增:市场最能激发活力,文化对接市场,是做大做强文化的重要举措。市场最能反映需求,文化对接市场,是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样,市场是最能产生影响的,所以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主流声音、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有用之举。文艺院团不能忽视市场。
至于怎样对接市场,要在创作上找立足点。是“拼盘”,正是形象地体现了晚会受众面的广泛,可以照顾到各个欣赏群体的需求;也不是“拼盘”,因为晚会的创作与剧目一样,不容有瑕疵和滥竽充数的地方。晚会也有主题和情节,有一以贯之的主线和基调,只不过在创作上,晚会结构更为灵活,可创新之处更多,也要求创新更多,更与时俱进。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