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
采访:王 润(北京晚报记者)
被访:刘若英
香港著名“鬼才”导演林奕华,为了纪念自己的剧团“非常林奕华”成立二十周年,推出了一部酝酿多年的精心之作——《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该剧不仅将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西厢记》层层剥离和大胆颠覆成一部如同“盗梦空间”一样的“当代浮世绘”;而且请来了林奕华最钟爱的女演员——“奶茶”刘若英,与林奕华话剧“御用男主角”王耀庆一起,共同演绎当代都市人亦幻亦真、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该剧经过在深圳、香港、广州的成功巡演后,将于8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五场。
《在西厢》中,“奶茶”充分展示了她的不俗演技和各种才艺。只见她穿越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分裂成无数个“分身”;在不同的时空中,此时红娘,彼时莺莺,忽男忽女,亦庄亦谐;既会痛快地骂脏话,也会唱小清新的《知道不知道》……就连刘若英自己都忍不住在微博中写道:“导演把我会的,都聚集在一起呈现,林奕华导演,算你狠!”
舞台下的刘若英依然鬼马精灵,即便饱受腿病和感冒折磨,但一双眸子炯炯有神,嘴角也常常泛起笑意。是因为新的作品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还是因为甜蜜的情感滋润着她的幸福感?本报记者为此独家专访刘若英,分享她台前幕后的思考和心情。
谈感情
即便失恋,也很幸福
记者:听导演说,有一天你刚一讲完《在西厢》中的第一句台词:“我想,我是嫁不出去了”,就有观众在下面喊:“不会!”很多观众觉得这个戏里的女主角很像你本人,你自己觉得她和你的相似度有多少?
刘若英:希望大家不要把我和剧中人完全对号入座。因为《在西厢》这个戏里包含了女性对自我的认识,母女、父女之间的情感,以及各种社会话题,其实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我觉得如果观众愿意的话,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对照剧中人的一部分。这个戏里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我”,比如有乐于助人的那个“我”,也有那种不知道该怎么办、无所适从的“我”,或者是极力去争取、很想要突破传统的“我”。不过,有很多人觉得我在整个话剧里说出的第一句台词——“我想,我是嫁不出去了”,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但其实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会嫁不出去,所以我并不是剧中的那个女主人公。我只能说,如果她有部分地方带入我的情感进去,那我希望我的结尾会跟这部戏的结尾是一样的,就是其他人统统都不存在,只有我跟我爱的人就好了。
记者:可能大家都很关心你的情感和婚嫁问题吧。那你自己到底对情感和婚姻是什么态度呢?
刘若英:我觉得婚姻要来的时候就像爱情一样,应该是顺其自然的。
记者:你曾说过,你的朋友中有很多很像男孩子的女孩子,也有很多很像女孩子的男孩子。剧中的女主人公所喜欢的男人,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很“娘”的表现。那你自己谈恋爱,会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刘若英:我没有去想要他是什么样子,反正我喜欢我就全盘接受。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很完美,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当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他。但是我觉得跟我相处的男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当我需要他很男人的时候,他就必须要很男人,因为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在外面必须很独立,但在一个人面前就愿意自己可以耍赖。而且我是那种碰到喜欢的人,就会变笨的那种人,我会突然之间什么都不会,完全变白痴。但是当我出去工作的时候,他又要有宽容度去接受原来我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面是一个很专业和投入的人,所以确实他也不容易。
记者:据说你已有结婚的计划了是吗?
刘若英:这都是“据说”。一直以来我在这个行业里,对自己个人感情问题都是很低调的态度,不会主动去讲什么。但是我也不会刻意去隐瞒,如果别人问我,不讲好像很秘密似的。
记者:那你现在的状态是很幸福吗?
刘若英:我一直都很幸福,即便失恋的时候也很幸福。因为人只要还处在有感情的状态,还渴望爱,就还是幸福的。我最不喜欢的说法就是,“我心如止水了”,那是最可怕的!我觉得无论是为爱情苦,为爱期待,都是非常好的。
记者:你一直被当成很多都市女性的代言人,尤其是被很多大龄的、未嫁的、独立的女性所认同。那你认为现代人在对待感情问题上会有什么需要反思的吗?
刘若英:林奕华的作品一直强调要唤醒人的内心。现代女性虽然越来越独立,但面对感情其实都是一样的。我觉得不管再怎么聪明、能干,都不应该带到感情当中,那样就变成算计了。我很喜欢《在西厢》的结尾,莺莺问张生:“为什么你跟别人给我的感觉不一样?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是哪里跟别人不一样?”张生说:“我就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特别。”莺莺说:“这就是你最特别的地方。”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都会受到媒体、网络、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一种名人的状态,反而是情愿很普通的人变得很特别了。
记者: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名人,但是又常常给大家看你普通的一面。比如你会在微博中发你坐地铁、不化妆的样子,新书会叫做《我的不完美》……那你会不会也像《在西厢》这个戏里的人一样,有时会很分裂呢?
刘若英:会啊。因为我毕竟是个艺人,而且我有很多遐想和幻想,但是它们都很好地保持在我的脑袋里面,或者在我创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运用,其他时间我觉得我自己还是蛮本分地做好一个普通人的。因为我觉得脚踏实地的生活很重要。很多我的创作或者表演,也都是从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得来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也会去超市买便当,会流一身大汗的赶路。对我而言,表现自己真实的不完美的一面,我并没有去想很多,或者做什么铺垫,我只想越来越做我自己。
[NextPage] 记者:剧中的女主角会通过写博客、写小说的方式来剖析、表达和梳理自己,你也喜欢写博客、发微博、写书,书写对你是不是也很重要呢?你写东西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刘若英:嗯,很重要。能够帮助我抒发自己的感情。写东西时我的心态是比较安静的。
谈话剧
“在职进修”,充电加油
记者:你很少演话剧,但演的两部话剧都是和林奕华导演合作的,你和他合作的感觉怎么样?
刘若英:林奕华是我惟一没看到剧本就答应要跟他合作的一个导演。我跟他认识很多年了,他是几度让我觉得自己在表演的痛苦深渊中把我捞起来的那个人,所以我相信把自己交给他,是一件非常放心的事情。他很爱人,很爱台上的每一个演员。他永远不会让演员在台上不知所措,这让我很有信任感。而且他可以让演员回到很单纯的表演状态,这对我很重要。
记者:你和林奕华合作的两部话剧,一部《半生缘》,一部《在西厢》,这两部话剧对你来说有何不同?
刘若英:这两部戏不太一样,我觉得相比起来《半生缘》中的表演更像我自己,而《在西厢》对我则有更大的挑战。不过今天如果让我再演《半生缘》,大家应该也会看到比较不一样的感觉。
记者:这一次《在西厢》的合作是怎么促成的呢?
刘若英:我一直在等跟他合作。中间确实也有很多的机会,但是刚好都时间不合适,比如我刚好那时候去开刀,所以没能配合上。但是对我而言,如果我在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的话,每隔几年就要回来跟林奕华上上课,因为每次跟他合作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会让整个人能够静下来,去纯粹的面对表演这件事情。这对我来说收获是很大的,就像是在职进修。他把我重新的整一整,弄一弄,我相信对我未来要走的路是很好的。
记者:你说《在西厢》这个戏对你有很大挑战,主要是指哪方面呢?
刘若英:在这个戏里面,我一个人想象出了很多人,这些人虽然都由别人来演,但是我怎么样去处理我跟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对我而言一个最大的挑战。而我自己,从最开始是一个书写者、一个创造角色的人;一直到我是红娘,再一直到我是崔莺莺,就像是在这个戏里面分成了三部曲。有时候我觉得这个戏就像是个“整人游戏”,你剥开了一层,以为是那个故事;但是当你又剥开一层,它还有别的问题。就看你有心、跟你有耐心要剥几层,它永远都有不同的惊喜。正是因为它有不断的惊喜跟不断的挑战,所以每一个演员跟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导演,都可以很专注地在表演这件事情上面,可以不断地考虑,所以变成一个很有趣的过程。这些东西都让我觉得,我的热情被无限的激发起来。以前我拍有些戏,都是导演暗示说“差不多可以了”,我就立刻想要离开那个地方;但是在这个剧组,我想要多留下来,我觉得确实是充了不少电,加了不少油。
记者:林奕华的戏总是很复杂,要传递和思考很多的问题。
刘若英:我有时也在想,林奕华,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呢?明明有很好走的路不走,他每次做的舞台剧都要走很难的路。但我觉得这是他一直的风格跟他的专长。他的戏如果你愿意去仔细的探索或者思考,或者回想你自己的人生经历,我相信他会给你很多,让你咀嚼很久的东西。我自己在演这个戏的时候,都会去思考一些我平常没有想到的问题。比如这个戏里面有讲微博、围观、名人,我觉得现在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名人,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在被围观的。以前可能只是通过Email或者Facebook、MSN,跟一些你认得的人进行交流,可是现在慢慢的我们很愿意让不认得我们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任何人都可以到你想要分享的空间去得到一些讯息,有很多人在一夜之间就成名了。每一个人所要面临的东西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记者:听说你在香港演出的时候感冒生病了,但是还带病坚持演出。
刘若英:是啊,世界上有几个最冷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香港。他们把室内的空调开得太冷了。但是外面又那么热,这样很容易就感冒了。我的声音出现了很多破音,而且演出中我还要一直找机会把我流出来的鼻涕擦掉。但是做演员就是这样,不管怎样,要给大家尽量完美的演出。
记者:和你聊天,觉得你是个很有幽默感、很懂得自嘲的人,而且看到你和王耀庆在一起时,两个人都很古灵精怪,之间有一种高智商冷幽默很闷骚的默契。女孩子有这种幽默感的其实不多。
刘若英:对呀,我很会开玩笑,就像有一天早上我们拍照,我穿一件礼服,但后面完全拉不起来,于是我就在后面贴了很多的胶带。但是我觉得好漂亮,好适合我。如果那个礼服在我身上刚刚好的话,我觉得它并不特别,就是因为它有拉不上的部分,还加了很多黑色的大力胶,所以我突然发现我的背面比正面还要好看。很多东西就是一念之间,但我觉得什么东西都用幽默的眼光来看,会比较开心。不过有时候我做了一些媒体访问,结果看到第二天的标题,我会发现,我前天开玩笑的话怎么变标题了。所以有时候周围的工作人员会跟我说,别人有的时候不懂你的冷幽默,让我要正经一点。
(实习编辑: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