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鲍东奇
采访人:鲍东奇
被访人:李六一
京剧可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剧目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但是,当文化进入多元化时代之后,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受到直接的冲击。
当昔日的国粹仅仅成为中国文化的某种象征,当学习京剧的外国人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多,当中国的青年人都是通过“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这样的流行歌曲认识中国京剧……京剧艺术向何处去,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焦点话题。
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曾解释说:“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 因此,什么都在探索中,也就什么都有可能。
从2008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所带动的京剧热,到近两年梅兰芳大剧院的火爆,再到近日,京剧巨制《赤壁》的再度归来,可以说,在此几年间,京剧在世界眼中的“中国国粹”角色中苦苦挣扎了多年之后,又通过自我进化,成功找到了自我。
同时,随着人们对众多的影视、演出等休闲方式的厌倦,以及国学的大热,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重视的轮回,京剧迎来了少有的复兴热潮。
一时间,京剧似乎又成为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主角,在徽班进京220周年,又适逢中国京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进入倒计时之际,京剧开始了自己的复兴之路。
“现在的问题是,戏曲这个古老的行业要怎么去适应市场需求。这就是在考验当代的戏曲人有没有眼光、有没有胆识、有没有能力,很快地适应当今蓬勃发展的演出市场。”
鲍东奇:最近几年,北京的京剧市场一直非常繁荣,演出一场接着一场,常常爆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沉寂很久的京城京剧市场再次焕发了生机?
李六乙:戏曲市场火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文化消费市场的火爆,不论是电影市场,还是京剧市场。这就说明现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在提高,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在考查戏曲人对文化的认知,不论是投资人、出品人,还是戏曲演员本身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另外,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如何才能创作出有文化品位的作品是关键。
鲍东奇:观众或者说是上座率是一场演出成功的关键。您能说说现在观众的结构吗?是否存在“票友”中新生力量有限的情况?如何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
李六乙:现代社会科技非常发达,我们每天都要接收到海量的资讯。但是,我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就相对被动了。现在的戏曲演出,就为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了戏曲演出的剧场,这就体现了现在年轻人对文化了解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同时,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因为这需要对于年轻人文化基础的培养。
鲍东奇:从目前来看,《皇家粮仓》《赤壁》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这是否应该归功于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和成功?而对于整个京剧艺术的复兴,这些模式是否值得借鉴?
李六乙:《赤壁》从商业的角度看也许是成功的,但是我觉得《赤壁》并没有为戏曲的发展做出太多的贡献。戏曲所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文化格调,以及一个城市的审美境界,或者叫审美标准。尊重艺术本体,尊重艺术规律,在尊重的基础上发挥创造精神。现在很多人都在尝试创新,但是创新要守本,不要丢掉戏曲艺术的特点,不要忽略戏曲艺术本身的规律。
鲍东奇:京剧复兴之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您认为复兴之路的关键何在?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李六乙:要复兴京剧,我认为首先是提高京剧演员的修养和文化。京剧是一个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要成为一个好的京剧演员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和文化。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京剧大师们,他们除了是京剧艺术家以外,个个都是国学大家,都非常博学。而现在的很多京剧人除了会唱两句以外,并不注重自身文化和修养的提高。京剧并不是会唱那么简单的事情,同时还要能演出戏里的文化和深层含义。只有先解决京剧人自身的问题,京剧才能够真的振兴。
(编辑:郭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