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绕棺,传说由唐僧首创,后成为土家人办丧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一直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9年,打绕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列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日前,记者采访了重庆酉阳的部分传承人和县文化馆“非遗”工作人员,欲揭开这千年民间艺术的神秘面纱,以飨读者。
1000年历史
打绕棺,顾名思义是围绕棺材敲锣打鼓,又称“穿花舞”、“跳丧舞”、“打安庆”、“穿丧堂”等。由佛教法事演变而来,也是土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打绕棺,历史源远流长,据《隋书?地理志》载荆州一带风俗:“左人则不同,无丧服,不复魂、始死,置尸棺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至终毕,大抵犹今之挽歌……”其描述与流传于该县的打绕棺极为相似,只是打绕棺以唢呐、大锣、头钹、二钹、小鼓、小叉等乐器的演奏,代替了“以箭扣弓为节”的古老伴奏,并以舞代替了“歌”。
在民间,还有打绕棺由唐僧首创的说法。据酉阳大溪镇沙岭村彭世泽、彭世裕和五福乡赵家村董仁虎、李长春,新华村张国华、张国万等民间艺人讲述:相传,唐初,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后,为其父陈观茹做了一场“还生”法事,这就是打绕棺的前身。当时打击乐的打法“陈观茹、陈观茹、观茹观茹陈观茹”,和打绕棺的打击乐打法“七车匡、七车匡、七车七车七车匡”如出一辙,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形态,流传至今。
集吹、打、跳、舞于一体
“打绕棺是整个丧事活动中最为高潮和最为精华的部分。”该县文化馆鲁小白老师说,打绕棺是集民间吹、打、跳、舞多项艺术于一体。
打绕棺仪式开始,由法师及其徒弟、帮手等若干人,手持鼓、钹、锣、叉子、铙等响器和马灯,围绕棺木边打边跳,除堂主外,亲朋好友均可参加,人数不定,但多为单数。舞者由领头的人指挥(一般为班子中的头钹担任),一起敲击变化多端的“点子”来统一穿花的动作、节奏,同时还有唢呐的伴奏。
穿的形式有单穿、双穿。动作多来自日常生活,有“狮子滚绣球”、“雪花盖顶”、“古树盘根”、“海底捞虾”、“鲤鱼跳龙门”……比如“黄龙缠腰”,由领头者在原地转圈,其他人跟在他背后旋转,呈螺旋状缠绕着领头,形似一条黄龙缠在腰上;“老龙脱壳”,则刚好相反,围绕领头者的舞者反方向舞动,好似老龙脱掉身上一层一层的壳。
打绕棺一般安排在深夜12点后进行。“以前,农村娱乐项目较少,打绕棺可以刺激孝家及守灵的亲戚,消除他们的熬夜疲劳,也增加欢乐气氛。”欢欢喜喜办丧事,高高兴兴送亡人。所以,打绕棺也体现了土家人的生死观,人寿终正寝就像瓜熟蒂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必过于悲伤。
现状:谁来演?谁来看
打绕棺主要流传于酉东的大溪、酉酬、五福、兴隆等乡镇,酉西乡镇也有少部分存在。
稍上年纪的酉东人都能忆起打绕棺那热闹的场面,唢呐声声,锣鼓齐鸣,鞭炮伴奏,欢声笑语,整个乡村沉浸在祥和的氛围中。不仅如此,该县文艺工作者还从打绕棺中获得灵感,加工创作作品,获得佳绩。
1990年,根据打绕棺提炼加工的酉阳吹打乐舞《火祭》,参加“四川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文艺表演获铜奖,同时获得“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委员会”基金奖。1998年,根据打绕棺编创的土家吹打乐《欢乐的毕兹卡》,参加“重庆市首届民间吹打乐赛”获二等奖。但和众多优秀民族文化一样,在今后,打绕棺也面临着“谁来演,谁来看”的窘境。
据该县酉酬镇打绕棺传承人庹兴华介绍,部分民间艺人逐渐老去、死去,打绕棺逐渐走向简单化,甚至无人来传承;同时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娱乐活动多样化,无人来看打绕棺。
“我们在保护打绕棺等‘非遗’项目方面,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感觉压力重重。”该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说,这与项目的生存环境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