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新军
曾经在艺术人生中看过陈爱莲的故事,年过七旬的她到现在依然坚持每天练功,甚至登台表演,她对舞蹈的痴迷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德艺双馨》中国大型文艺展示大型活动的关系,跳了一辈子新疆舞的陈爱莲老师第一次来踏上新疆这块她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近日,本网独家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
张新军:这是您第一次来新疆,您对新疆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陈爱莲:新疆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这里在我的印象中是神秘的、多姿多彩的,当然这儿最吸引我的还是这里的歌舞,这儿是歌舞之乡。原本上个世纪60年代我就有机会来,但是那时候我正怀着我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阴差阳错的错过了,没想到这一拖就是50年。
到现在,我来到新疆已经24个小时了,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新疆人的热情,以及这里的美食,拌面很实在,烤肉的味道很好,下午有领导邀请我做乌鲁木齐的荣誉市民,我很高兴,要是成真的话,那我也算是新疆人了。
张新军:您今年已经70岁了,而且在艺术上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像您的《春江花月夜》、《红楼梦》都成为了经典之作,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跳舞呢?
陈爱莲:我能跳到现在,最大的原因是我对舞蹈的喜爱,跳舞是我的兴趣所在,而且跳舞对人的身心都有益处,舞蹈是原生态的东西,是人的感情最直接的表达,是最纯真的,可以让人有一个年轻的心态,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当然我现在还在跳,是因为我觉得在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我们的国家给了我那么多,我有一种责任和使命。小时候我在孤儿院,是国家培养了我,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初学舞蹈的是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他说我们一个学舞蹈的学生需要60个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才能供养的起。我要把中国的舞蹈文化弘扬作为自己当仁不让的事情。
第一次看乌兰诺娃的表演,我很震撼,因为当时大家都说前苏联很伟大,但是我对它并不了解,是乌兰诺娃用舞蹈感受到了前苏联的伟大。乌兰诺娃跳到了50岁,当时我就想超过她,但是超过她之后,我也曾经想到了放弃。但是想到马克芳汀、马萨·格里姆60岁了还在跳,普列金斯卡娅60岁在中国演《天鹅之死》,德国的海蒂对我的影响最大,她的《奥尼金》跳得那么好,而且当时她比我还大两岁,我没有理由放弃。
张新军:那么您关注目前的舞蹈比赛吗?哪些让您印象深刻呢?
陈爱莲:我既关注又不关注,其实我不仅关注舞蹈比赛,也关注像超女、快男、彩虹先生、小沈阳、周立波以及网络上一些恶搞现象。
我认为,比赛只是一个选拔人才的途径,参赛的人不要太在意结果,就算得了第一名也不能保证今后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关键还要看自己的努力。
张新军:您怎么看待新疆的舞蹈?
陈爱莲:解放初在上海,我就演出过新疆舞,就是那个“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后来在学校很巧的是我就在新疆班,学了很多的新疆舞,后来我的同学吾买尔排的《美丽的鸽子》还得了金奖。
新疆舞是很具民族特色的,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里的人们都喜欢跳舞,是舞蹈艺术的肥沃土壤。
张新军:您心目中舞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陈爱莲:我认为舞蹈是表达人的感情的最高形式,舞蹈是人与人沟通的途径。古人说,言语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歌咏之,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会告诉你很多,如果你的舞蹈能够与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而且他的想象力能够丰富你的内容,心有戚戚焉。
张新军:您打算跳到什么时候?
陈爱莲:我也不知道,也许我会一直跳下去,和年轻人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比如上次演《红楼梦》,我演林黛玉,她演薛宝钗,演《雷雨》的时候我演繁漪,她演四凤,我觉得很好玩,很有趣,这是我的乐趣所在。
(实习编辑: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