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安婧 实习生:魏林
舞蹈时的黄豆豆心境完全不一样
“在人生的而立之年,我终于站立在世界舞台上,跳着中国的舞蹈。”———舞蹈家黄豆豆是国内舞坛中能够在世界舞台担任首席领舞的一棵独苗。无论是雅典奥运会上的世界性亮相,还是在纽约大都会诠释中国故事,从张艺谋到谭盾,几乎所有的中国一线艺术家想到与舞蹈家合作时“第一人选”都是豆豆。“我一直想找一种音乐的视觉,而他的身体就是节奏,他让我有种在大海里捞到针的感觉。”谭盾这样形容黄豆豆。
初见黄豆豆,他理着干净利索的短发,笔挺的身姿隐隐透出军人的气质,一张娃娃脸和开朗的笑容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即兴情怀
“我老婆经常说她好像嫁给了一个老年人,这个老年人爱看中央台11套戏曲频道,在家喜欢穿唐装、足蹬京剧高底靴,还喜欢点檀香。”黄豆豆微笑着说,“我老家在温州。小时候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这样的连环画,还喜欢看舅舅演地方戏。这种小城里最朴实的文化熏陶影响了我的创作和生活。现在我走在繁华的淮海路上,故乡青砖灰瓦的老街依然常在心中浮现。”
国内,与豆豆年龄相仿的中青年舞蹈家,许多人选择出国深造,亲身体验国际现代舞发展潮流。但豆豆并不赞成时下有些人刻意追求“考古式的深刻”,好像恨不得干脆把棺材撬开,找个唐朝人来跳才好;还有些人则全盘西化,风格和形式与西方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在模仿和拷贝。黄豆豆认为,当代的中国舞蹈,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去认识那些根植于中国血脉中的传统。
黄豆豆说,“一般人认为现代舞来自西方,但我认为像邓肯脱掉鞋子,抛开一切不必要的束缚,赤足即兴起舞,那样的情怀其实中国一千多年前就有。比如竹林七贤,他们隐居山林、醉酒放歌、随心起舞,这种舞源自内心,与西方现代舞的产生理念相当相似。再好比中国古代的古琴,是以减字谱和"口传心授"的形式流传,所以同一首曲子,由不同的人来演绎风格就会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或不同年龄阶段,所演绎出的效果与境界也完全不同。”说到这,豆豆站起身比划了一下,“我在即兴舞蹈时脑中经常想象自己就是一枝毛笔,一滴墨,我觉得这就是我目前追求的当代的中国舞蹈。”
伤病困扰
与大多数舞蹈演员一样,黄豆豆的舞蹈生涯,伴随着伤痛和挫折。“你问我身上都有哪些伤?还不如直接问我哪里没受过伤呢!”黄豆豆苦笑着道。
进入上海歌舞团,演出第一个舞剧《苏武》时,他右膝就受了重创。考虑到前途,团里决定“退票收兵”,但豆豆为了不让观众失望,仍然坚持将演出完成。团领导为他准备了最好的“关节封闭针剂”,他也拒绝使用:“我要以自己最好的状态演出,不让喜爱舞蹈的观众失望。”演出结束半个月后,豆豆上了手术台,凭借对舞蹈的热爱和顽强的意志力挺了过来。
黄豆豆解开西装外套时,记者注意到他缠着厚厚的护腰,“自从腰伤后我每天都要戴,即使这样,每到阴天下雨马上就会疼,比天气预报还准。”他说笑般谈着自己的伤痛。
传统的中国舞蹈很注重技术性,讲究爆发力,但非常容易受伤。黄豆豆说几年来自己坚持每天练芭蕾舞,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上的借鉴与互通,也是因为芭蕾舞在西方世界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与具备完整体系的非常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芭蕾科学训练肢体,可以帮助舞者延长艺术生命。[NextPage]
从“纽约”到“周朝”
1998年,刚刚获得“国际现代舞银奖”的豆豆迎来自己事业的高峰。同时,初登国际舞台的他面对世界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舞蹈演员,对未来之路又生出疑问。
“那时我常问自己"难道我和全世界所有的舞者的区别仅仅存在于我的血统和国籍吗?"”黄豆豆当时非常迷茫。1999年,经美国百人会文化协会主席杨雪兰介绍,黄豆豆在纽约见到了谭盾。“学生时代我就根据谭盾老师的音乐编排过课堂习作。没想到数年后我能与心中最敬佩的音乐大师对坐在曼哈顿街头,畅谈艺术感受。”回到上海不久,豆豆便被谭盾邀请担任其新作《周朝六舞图》的编舞和首席领舞,首次展现编舞才华。
湖北博物馆收藏的曾侯乙编钟,是《周朝六舞图》的演奏乐器原件。青铜器独特的音色和质感令豆豆震撼,编钟表面的铭文在他眼中幻化成一个个舞动着的人体。“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字体演化,正体现人们对"线条美"独特的理解。”黄豆豆这样解释其创作灵感。
黄豆豆说他非常喜欢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当别人都在思考中国舞蹈“该往哪里去”时,他果断转身,回到了“来”的地方。
与张艺谋的合作也是黄豆豆实现的一大愿望
梦想成真
黄豆豆有一个梦想,在“世界舞蹈的中心”———纽约,跳中国舞。
2007年,30岁的他得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受聘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歌剧《秦始皇》的舞蹈编导及首席领舞。
《秦始皇》是由谭盾创作的歌剧,主创团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舞蹈演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面试时,空气中弥漫紧张和焦虑。如被选中,除稳定收入外,还能享受晋升为大都会歌剧院舞蹈团演员的荣耀。黄豆豆从他们身上看到追逐梦想的自己。为了方便沟通,将“五湖四海”的演员“捏合”在一起,豆豆给常用的中国舞蹈元素起了“洋名字”:圆场———windstep,小舞花———handsflower,卧鱼———sleepingbeauty等。
舞美设计樊跃为该剧设计了巨型台阶,以表现秦朝“巨制”文化的特点。但留给黄豆豆舞蹈的空间仅剩不足3平方米,随时都有摔下舞台的危险。同时,又要配合现场演奏的音乐。黄豆豆称该剧是自己近几年挑战最大的舞蹈演出。
自由尝试
“艺术好比散发耀眼光芒的太阳,通向这核心的路有很多条———美术、诗歌、音乐等等。而舞者,选择的则是一条"险径"。”黄豆豆认为,舞蹈不同于其他创作形式,需要很好的精力、体力作保证。舞者能在舞台上演出到35岁已是“高龄”,但矛盾的是,艺术的造诣又离不开时光磨砺和文化熏陶,“只有最有天赋又最肯吃苦的人才能成为舞蹈艺术家。”他说。
年龄也许最终会使舞蹈演员无法站在舞台上诠释心中所想,当舞蹈不够表达时,他会尝试绘画。
截至记者发稿之时,豆豆正在陕西采风,研究当地的老腔和皮影。他给记者发来短信,感叹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彩,同时也为它们即将失传而叹息。在不久的将来,经由豆豆的努力,我们也许能看到它们以新的形态亮相在上海乃至世界的舞台之上。
(编辑: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