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
梁启超
莎士比亚的故乡位于艾玛河畔的斯特拉斯福,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地方,每年要都接待高达150万人次的游客。人们纷纷到此拜访,希望瞻仰坐落在亨利街上的莎翁故居。但这真的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吗?这件事直到今天仍无法确定。莎士比亚的个人故事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关于他的资料零碎、匮乏,人们只能通过有限的教会或法庭记录来寻找其人生中的蛛丝马迹。
少时家道中落
莎士比亚被认为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他并没有可寻的出生证明,不过后人在三一教堂的花名册上查到了他受洗的日子——4月26日。婴儿通常在出生后的三天受洗,他出生的日子由此得以推算出来。
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皮革商人,也曾任镇民政官。因为父亲是公务员,莎士比亚获得了在文法学校免费学习的机会,他在学校获得了阅读和写作的技巧,还修习了拉丁文与希腊文。
据说莎士比亚11岁时,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巡行来到英国中部,那种君王驾临所引起的轰动,让莎士比亚开始迷恋王者魅力,这给他后来的写作带来很大影响,其中充斥着国王、贵族、绅士的生活。而在莎士比亚快满13岁时,家道中落,日后他的戏剧中一再表现出对于财富、身份、地位的渴望。
1852年,莎士比亚和安娜·哈撒韦结婚,1853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两年后他们又有了一对双胞胎。但是就在双胞胎出生后的7年里,历史上找不到关于莎士比亚的任何资料,莎翁研究者们将之称为“消失的岁月”,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因为得罪当地地主而躲了起来,也有人揣测他在这段时间去了兰开夏郡当了一名校长助理。
借助贵族进入上流社会
7年之谜众说纷纭,不过之后人们的看法便趋于一致。1586或1587年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在剧院当起了马夫和杂役。到了1590年底,莎士比亚则成了“宫务大臣的男人们”剧团的合伙人,这个剧团在当时非常受欢迎,此时莎士比亚已有作品出版,并且很畅销。
虽然在16世纪戏剧不被看成高雅文化,但这并不妨碍贵族资助剧团,并和演员交好。莎士比亚便凭借自己在戏剧领域的成功,获得了南安普顿伯爵亨利的青睐。他曾把自己最初发表的两首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伯爵,借助伯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的机会,为其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后,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蜚声社会各界。
戏剧风格在传统中创新
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基本都是按照其时的戏剧传统写就,精巧的隐喻,以及和人物性格不相符的夸张言辞。不过莎士比亚极具创新性,巧妙地改变了传统,使之适应自己的戏剧风格。
莎士比亚最初的几部戏剧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诸如《理查二世》、《亨利五世》等,这一时期他也创作出不少喜剧,包括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1600年之后,莎士比亚创作出了那些最具力量的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和《奥赛罗》。这些剧中人物显示出了普遍而又永恒的人性。在莎士比亚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写就了像《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这样的悲喜剧,虽然其中的色调并非全然明亮,但它们也不像四大悲剧那样黑暗,这些故事都以和解与宽容结尾。
1616年莎士比亚去世,人们认为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
19世纪中后期莎士比亚的作品借由翻译走向世界,中国也正是在这时接触到这位作家。莎士比亚最初走入中国,伴随着的是国人打开国门,了解世界的愿望,倡导变革的知识分子把莎士比亚看成可以改变僵化传统的载体,希望其可以成为批判社会的利器。而在随后的百余年历史中,莎士比亚总能适时地适应中国的现代文化,可以说莎士比亚影响了中国,中国也重塑了莎士比亚。
梁启超 第一位把Shakespeare译成“莎士比亚”的人
莎士比亚的名字最初出现在中国是一个偶然。1839年,林则徐命人将英国人幕瑞所着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译成《四洲志》,其中的第28节在谈到英国文学时,提到了“沙士比阿、弥尔顿、士达萨、特弥顿”等四人,这里的“沙士比阿”即为莎士比亚。而第一个介绍莎士比亚的中国人则是驻英公使郭嵩焘。郭在日记中称其与荷马齐名。
1894年,严复在他所译的《天演论》的《进微》篇里也提到这位戏剧诗人。八年后,梁启超第一个把Shakespeare译成今天通用的莎士比亚,并极力推崇这位英国作家。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写道:“希腊诗人荷马,古代第一文豪也……近代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也。”[NextPage]
田汉
胡适
田汉 第一个以白话剧本翻译莎剧的人
1903年,上海达文社用文言文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的故事集,名字即为《澥外奇谭》。这本书,是英国散文家查理士·兰姆和其姐姐玛丽·兰姆共同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中的十个故事,第一次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介绍给了中国读者。1904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的完整译本,题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
其后,包笑天、林纾等人继续用文言文翻译莎翁剧本,直到1921年,田汉在《少年中国》杂志第2卷12期上发表译作《哈孟雷特》,才标志着中国第一次有了以完整戏剧形式,并用白话文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
虽然莎士比亚成为了中国人较早接触的西方作家,但他的作品进入中国后却没有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但这种情况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改变。莎士比亚突然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热潮,顾仲彝、曹未风、梁实秋、朱生豪、曹禺、孙大雨、杨晦都加入到译莎的队伍中来。除去莎士比亚作品的重要意义开始慢慢显露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正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莎士比亚的评介被第一次引入中国,1934年,茅盾在《文史》杂志上发表文章《莎士比亚与现实主义》,其中转述了苏联专家狄纳莫夫的主要观点,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莎士比亚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1964年,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朱生豪译本的《莎士比亚全集》,但直到1978年《莎士比亚全集》才与读者见面,该版本共分十一集,包括了莎士比亚的37个剧本和全部诗歌,而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外国作家的全集。
1998年,译林出版社又出版了另一套《莎士比亚全集》,而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翻译家方平主编并主译的全新十卷本《莎士比亚全集》,其中新增了《两贵亲》和《爱德华三世》两剧,诗歌部分则新收了莎翁长诗《悼亡》。
第一部在中国上演的戏剧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中国舞台上演出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1913年,新民社首先在上海演出了《威尼斯商人》,之后欧阳予倩、郑正秋的剧社都上演过莎翁的作品,但这些剧目都是根据林纾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改编而来,又采用“幕表制”,演员都是按照大纲在台上即兴表演,他们可以随意改动台词,并不忠于原着。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剧坛上才开始有真正按照莎士比亚原着进行的演出。1930年,上海戏剧协会在中央大会堂上演了《威尼斯商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舞台上第一次比较严肃的演出。1937年,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在卡尔登戏院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罗密欧由赵丹扮演,这则是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舞台上第一次成功的演出。
莎士比亚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形成与发展,曹禺、田汉、郭沫若、老舍等都深受莎士比亚剧作的影响。曹禺的女儿万黛曾问父亲:“爸,我听人家说,您是中国的莎士比亚,是吗?”曹禺回答说:“瞎扯,我怎么能同莎士比亚比?他如同沧海,我连沧海一粟都不够。”
而就在当下,莎士比亚仍是戏剧导演创作的源泉,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都以莎士比亚的故事为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戏剧理想,而很多剧团更用中国的传统戏曲来改编莎士比亚,黄梅戏版的《无事生非》、京剧版的《奥赛罗》、昆剧版的《王子复仇记》,最终中国和全世界一样,既获得了莎士比亚的给养,又给予了莎士比亚新的元素。
莎士比亚遭排斥 胡适曾说“Hamlet(哈姆雷特)真是一个大傻子!”
“五四”时期,中国学者曾有一场关于翻译何种作品可以有助于社会变革的讨论,其时有人便认为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都属于古典时期的作品,无法对当下现实有所助益。胡适此时也曾表现出对莎士比亚的不喜欢,在1921年6月3日的日记中,他写道“在今日平心而论,萧士比亚实多不能满人意的地方,实远不如近代的戏剧家……”
但随后文艺界对莎士比亚积极的介绍,加之莎翁作品和其时社会气氛的契合,让胡适改变了以往对莎士比亚不屑一顾的看法。上世纪30年代他积极组织力量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实习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