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所需要的能力有以下五种⑴:第一是观察和描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观察,而且忠实地描绘未被诗人心中的任何热情或情感所改变的事物的状态,不管所描绘的事物呈现在感官面前,或者是仅仅存在于记忆之中。这种能力虽然对于诗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是一种仅仅在绝对必要和决不再继续的情况下才加以运用的能力,因为运用这种能力必须以较高的智力处于被动和服从外界对象的情况下为前提,正如一个翻译家或雕刻家应该对于他的原著那样。第二是感受性。这种能力愈敏锐,诗人的知觉范围就愈广阔,他也就愈被激励去观察对象,不是观察它们原来的样子,就是观察它们在他的心中的反应。(诗人感受性和普通感受性之间的区别已经在原序所描述的诗人性格中指明了。)第三是沉思。这种能力可以使诗人熟习动作、意象、思想和感情的价值,并且可以帮助感受性去掌握这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是想象和幻想,也是改变、创造和联想的能力。第五是虚构。凭借这种能力可以从观察所提供的材料来塑造人物,这种材料不论是诗人心灵中的也好,或者是外在生活和大自然的也好。这样产生的事件和情节最能激发想象力,并且最适合于使诗人所描述的人物、情感和热情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是判断。这种能力就是决定应该以什么方式、在什么地方、并且在什么程度上把上述几种能力中间的每一种能力都加以运用,以致较小的能力不被较大的能力所牺牲,而较大的能力不轻视较小的能力,不攫取比它应分得到的更多的东西,而对它本身有害,每种写作的规律和相当优点也是由判断力所决定⑵。
现在我们来考察下面诗作的分类中所使用的幻象和想象这两个字眼。一个聪明的读者说:“一个人愈能清楚地以观念来复制感官印象,他的想象力就愈大,因为他是一种把感觉现象映现在心中的能力。一个人愈能随心所欲地唤起、连结或联想那些内在的意象,以便完成那些不在眼前的对象的理想表现,他的幻想力就愈大,想象力是一种描绘的能力,幻想力是一种唤起和结合的能力。想象力是由耐心的观察所组成的;幻想力是由改变心中情景的自愿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画家或诗人的想象愈精确,他面前纵然没有被描述的对象,也愈有把握从事于刻划或描绘的工作。幻想愈是丰富多彩,所创造的装饰也就愈独特、愈显著。”——见威·泰洛所著的《不列颠同义语的区别》。
这样地区分想象和幻想,难道不像一个人要提供一份建筑物的报告,却一心一意地只写他所发现的地基情况,而不看一看上层建筑就结束自己的工作吗?在这里,正如在全书其他的例证中一样,这位有见识的作者的心灵完全给语源学迷住了,他抓住这个原字作他的向导和警卫,往往就看不到他很快就成为它的俘虏,没有自由踏上任何的途径,除了给他指定的那条以外。发现这样的想象如何区别于意象的清晰回忆,是不容易的;发现幻想如何区别于意象的迅速和生动的回忆,也是不容易的。两者都不过是一种记忆的方式而已。如果这两个字眼仅仅具有上述的意义,那么应该用什么来称呼诗人“浑身充满的”⑶能力呢?诗人的眼睛对于天上和地下的东西无所不看,他的精神特质把他的笔头所迅速描述的东西都能体现出来。对于以创造性的活动潜入对象中心的幻想,应该用什么来说明它的特点呢?想象力,按下面这一类诗的标题的意思来说,是和存在于我们头脑的、仅仅作为不在眼前的外在事物的忠实摹本的意象毫无关联。它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字眼,意味着心灵在那些外在事物上的活动,以及被某些特定的规律所制约的创作过程或写作过程。我将举例来说明我的意思。一只鹦鹉用它的嘴或爪子把自己挂在笼子的铁丝上,或者是一只猴子用它的爪子或尾巴把自己挂在树枝上。每个动物的的确确是这样作的。在维吉尔的第一首《牧歌》中,牧羊人想到他要和他的田庄告别的时候,就向他的羊群说道:
今后我见不到你,绿油油的,悬挂在
长满树木的岩前,离开那岩石很远很远。
——在那半山腰上
悬挂着一个采茴香的人。⑷
这是莎士比亚描绘杜佛海边峭壁上一个人影的著名诗句。在这两个例子中,在使用“悬挂”这个字眼上,稍微运用我所称为想象的这种能力。不论羊群和采茴香的人,都没有像鹦鹉或猴子那样真正悬挂着。但是,由于感官面前出现这种模样的东西,心灵在自己的活动中,为了满足自己,就认为它们是悬挂着的。
好像遥远的海上出现的一支舰队
悬挂在云端,借助赤道的风
沿着孟加拉湾、特奈岛
或者泰多岛航行,商人们从那里
采办了香料,乘风破浪,
穿过广阔的伊西奥平海,朝着好望角
航去,连夜面对着风驶向南极,
那逃走的恶魔正像这样远走高飞。⑸
在这里“悬挂”这个字眼表现了想象力的全部力量,并且把它贯穿在整个意象中:首先,由许多船只组成的舰队被表现为一个巨人,我们知道并感觉到,它是在水上航行着;但是,诗人利用它给感官的印象,大胆地把它表现为悬挂在云端,一方面是使心灵在观察形象本身上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照顾到它与之相比的傲慢对象的动作和外貌。
我们现在要从视觉的印象转到听觉的印象。因为听觉的印象一定不大明确,所以我们从这本集子里挑选出一些例子来:
野鸽孵着自己悦耳的啼声;⑹
关于这只鸟还有:
它的啼声隐没在丛林中,
微风吹起却又飘来;⑺
布谷鸟啊!你可是一只鸟儿,
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⑻
我们通常叫野鸽作“咕咕”,这个声音很像它原来的啼声。但是在加上了“孵着”这个比喻以后,我们的想象力就使我们更能注意到野鸽一再柔和地啼叫,仿佛很喜欢倾听自己的声音,带着孵卵的时候所必然有的一种平静安闲的满足。“它的啼声隐没在丛林中”这一比喻表现了这种鸟儿喜欢隐居的特点,并且显示了它的啼声不是尖锐刺耳的,因而就容易隐没在层层的绿荫里。但是,这种啼声是如此地别致,如此地悦耳,那和诗人一样喜爱这种声音的微风就穿过掩藏着这声音的绿荫,把它送到诗人的耳边。
布谷鸟啊!你可是一只鸟儿,
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
这个简单扼要的问话描绘出布谷鸟的啼声好像是无处不在,并且使这种鸟儿几乎不再是一个肉体的存在。由于我们在记忆中意识到,整个春天里布谷鸟不断地啼叫,但它很少为人看到,所以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上述的作用。
以上所讲的都是彼此不相关联的意象。人的头脑中由于受到某些本来明显存在的特性的激发,就使这些形象具有它们本来没有的特性。想象的这些程序是把一些额外的特性加诸于对象,或者从对象中抽出它的确具有的一些特性。这就使对象作为一个新的存在,反作用于执行这个程序的头脑。
现在我暂且不谈想象力对单独意象的作用。我要考察想象力怎样使联合起来的几个意象互相影响和改变。读者在我所引证的维吉尔的那两行诗中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山羊悬挂在陡峭的山崖上,情况十分危险,而牧羊人躺在僻静的崖洞里观察它,处境舒适和安全。两者恰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如果把这些意象单独拿来看,就远不如它们互相结合和对立所构成的画面那样动人!
好像是一块大石头,有时候
高卧在荒山的峰顶上,
人人都会惊讶,只要发现
它怎样到了这里,打从何处而来,
它仿佛是具备了五官,
像一只海兽从海里爬出来,
躺在岩石或沙滩上休息,晒着太阳,
这个人正是这样;半死半活,
似睡非睡,真是老态龙钟。
……
老人站住不动,像一片白云,
听不见咆哮的大风,
一要移动,就整个移动起来。⑼
在这些意象中,想象力的赋予的能力、抽出的能力和修改的能力,不论直接地或间接地发生作用,三者都是联合在一起的。大石头被赋予了某种生命力,很像是海兽;海兽被抽去一些重要的特性,跟大石头相似。这样处理间接的意象是为了使原来的意象(即石头的意象)跟老人的形状和处境更相像。因为老人已经失去这么多的生命和行动的标记,所以他已经接近上面两个对象相联接之点。说了这些以后,就不必再谈白云这个意象了。
以上所谈的是想象力的赋予的能力或修改的能力,但是想象力也能造形和创造。这是怎样进行的呢?这是通过无数过程的。想象力最擅长的是把众多合为单一,以及把单一分为众多,——这些变化是以灵魂庄严地意识到自己强大的和几乎神圣的力量为前提,而且是被这种庄严的意识所制约的。我们再回到前面引证过的弥尔顿的那节诗。在这节诗里,首先说到一支密集的舰队,当作一个人“沿着孟加拉湾航行”,继而用“他们”,既商人们,来表示舰队又被诗人化成许多船只,“面对着风驶向”地球的极端。然后说“那逃走的恶魔正像这样远走高飞”,“正像这样”是与开端的“好像”遥相呼应的。在这里恶魔作为一个人的形象起着把许多船只重新合为一体的作用,——这正是比喻的出发点。“正像这样”,这对谁来说“像这样”呢?这是对天上的缪斯来说的,缪斯使这篇诗在诗人的心眼中,在读者的眼睛中,忽而出现在广阔的伊西奥平海,忽而出现在地狱的僻静地方!
我或者住在忒拜,或者住在雅典。⑽
再听一听这位伟大的诗人,他谈到救世主着手把那些叛逆的天使从天国驱逐出去。
被千千万万的圣徒伴随着,
他向前走来:他的来临闪耀着光辉。⑾
跟随在后面的圣徒们,以及救世主本人,几乎都消失和溶化在那个无限的抽象“他的来临”的光辉中了。
既然我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想说明这本集子里的诗,尤其是说明其中的一部分诗,所以我就不麻烦自己和读者来这样看待想象力:它处理思想和感情,它规定人物的构造,它决定动作的过程。我不想把它看作是(除了已经含蓄地提到以外)这样的一种能力,用我的最敬爱的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它“把所有东西吸收成为一个;它使生气勃勃或者死气沉沉的东西、具有自己的特性的生物、带有自己的附属品的对象,都采取一种色彩,并且为一个效果服务”⑿。热情和沉思的想象力,即诗的想象力,是跟人的和戏剧的想象力不同的;这种想象力的巨大宝库就是《圣经》的预言和抒情的部分,就是弥尔顿的作品,而且我还要加上斯宾塞的作品。我选取这些作家而不选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作家,因为异教的神人同形论使希腊罗马最伟大的诗人的头脑过分受到特定形式的束缚;希伯来人由于憎恶偶像崇拜而避免了这个毛病。这种憎恶在我们这位伟大的史诗诗人身上几乎是同样强烈的,这是由于他的生活环境,也是由于他的头脑的构造。不管他外表上怎样浸染着古典文学,可是他灵魂里却是一个希伯来人;在他身上一切东西都倾向于宏伟。斯宾塞的天性较为柔和,他借助讽喻的精神维持他的自由,这种精神有时候激励他从抽象中创造人物,有时候激励他通过天才的卓越努力,凭借最高尚道德和最纯洁感觉的特性和标记,使他的人物具有抽象的普遍性和永久性,——他笔下的玉纳这个人物就是这种情况的光辉例子。至于说到人的和戏剧的想象力,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它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风雨雷电,我不责备你们无情,
我不曾给你们国土,把你们叫作孩子!⒀
我记得许多的诗人——他们的名字在这里就不必提了——就是凭借这种根本的品质而超群出众,我也回想到那些愚味、无能和傲慢的人对于这本诗集和我的其他作品曾经给予种种的侮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允许我来预先估计后代人对我的判断,那么我将宣布(如果上述的人所共知的事实不能证明我的正确,我就该受责难了),在这些不利的时刻,我已经证明想象力在最有价值的对象上、在外在的宇宙上、在人的道德和宗教的情感上,在人的先天的情感上、在人的后天的情欲上大大发挥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人们的作品一样具有着使人高尚的倾向,这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⒁。
有人认为幻想是一种唤起和合并的能力,或者如我的朋友柯勒律治所说的,是“一种聚集和联合的能力”。我反对这个定义,仅仅是因为它太笼统了。想象跟幻想一样也具有加重、联合、唤起和合并的能力。但是,彼此所唤起和合并的素材不同,或者彼此依据不同的规律和为了不同的目的把素材聚集在一起。幻想并不要求它所使用的素材在性质上由于它的处理而有所改变。如果素材可以改变的话,那么为了幻想的目的,仅仅作轻微的、有限的和暂时的改变也就够了。至于想象力所愿望和要求的恰恰和这相反。它只肯接近可塑的、柔软的和不明确的对象。想象力听任幻想去描绘春梦婆的到来,
她的身体只有郡吏
食指上的玛瑙那么点大⒂
想象力在不得不谈到身材的时候,并没有告诉读者她的巨大的天使同庞贝庙的柱子一样高,更没有说这位天使身高二丈四尺,或者是身高二千四百尺;或者他的尺寸同齐尼里夫山或亚特拉斯山相等,因为这些东西是受到限制的,即使他们再有几百万倍高,反正都是一样。可以这样说,“他的身材高入云霄”,矗入无边无际的苍穹!——当想象力创造一个比喻,初看起来也许不十分像,但是这种相似的真实性一旦为我们领悟之后,就会在我们心中增长起来,而且继续不断地增长。这种相似更多地在于神情和影响,而不在于外形轮廓和特点,更多地在于天生的内在的特性,而不在于偶然的突出的特性。此外,意象之间必然互相改变。幻想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和偶然的事物一样变化多端的;当对象适当地被表达出来或者恰当地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幻想的效果是令人惊奇的,好玩的,滑稽的,有趣的,柔和的或凄惨的。幻想是靠迅速和大量地散播它的思想和意象。它相信思想和意象的数量之多和结合之巧妙可以弥补个别价值的缺乏。幻想有时候夸耀自己以出奇的巧妙和成功的造诣来发掘事物的隐蔽的相似之处。如果幻想能使你赞同它的目的,并且使你与它抱有同感,那么它的影响多么不稳定,多么短暂,它是毫不在乎的,因为它知道在适当的时机它不是没有力量来恢复对人们的影响的。但是,想象却意识到自己拥有一种不可摧毁的统治权;灵魂由于忍受不了它的光辉,也许会失掉它;但是一旦被觉察和承认,头脑的其他任何能力都不能使它松弛,也不能损害它,或者消弱它。幻想是在于激发和诱导我们天性的暂时部分,想象是在于激发和支持我们天性的永久部分。然而,认为幻想,这种活跃的能力,根据它自己的规律和它自己的精神,也是一种创造的能力,难道不是同样正确的吗?幻想怎样野心勃勃地力求和想象互争短长,而想象又怎样屈身来处理幻想的素材,这从一切的、主要是我国的最有才能的作家的散文和韵文作品里都可以看出来。……
选自《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摘自《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3月第一版。
注释:
⑴1815年版是这样开始的:这部诗集有一部分是许多年以前在《抒情歌谣集》这个标题下出版的。当时在这一部分前面所写的若干意见,今天很少能特别地应用到这部诗集的大部分上,因为这部诗集后来扩大了和改变了,因而也就不能恰当地作为这部诗集的序言。我对于那些决定题材的选择的情感和那些指导这些诗篇的写作的原则曾经作了说明,不管这个说明怎样无关重要和不完全,如果把它取消,我认为是不适当的。所以我把它移到第二卷末尾,听凭读者高兴注意也好,不高兴也好。
最近出版了《隐士》的一部分,其标题为《远游》。在这篇《远游》的序言中,我提到曾经对我的一些短诗作了深思熟虑的排列,这些短诗可以帮助细心的读者看到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那篇诗作的从属关系。我将在这里略微说明一下这部诗集中所实行的这种排列。——原编者注。
⑵因为对韵律谐和的感受性和产生这种谐和的能力一定是伴随上述各种能力而来的,所以我还没有谈到这两种要素。——作者原注。
⑶《仲夏夜之梦》,第五幕,第一场,第7—17行。——原编者注。
⑷《李尔王》,第四幕,第四场,第16行。——原编者注。
⑸《失乐园》,第二卷,第四场,第636—643行。——原编者注。
⑹《决心和独立》,第五首。——原编者注。
⑺《夜莺啊!你的确是……》,第13—14行。——原编者注。
⑻《给布谷鸟》,第3—4行。——原编者注。
⑼《决心和独立》,第57—65行,第75—77行。——原编者注。
⑽贺拉斯《书信》,第二篇,第一首,第213行。——原编者注。
⑾《失乐园》,第六卷,第767—768行。——原编者注。
⑿兰姆勃论贺拉斯的天才。——作者原注。兰姆勃(Charles Lamb,1775— 1834):英国散文家。
⒀《李尔王》,第三幕,第二场,第16—17行。——原编者注。
⒁把这个题目结束以前,我只想说明一点:在列入“想象”这一项目下的许多首诗里,我是从想象力发展上最早的自然过程之一开始的。在我自己的最初意识的指导下,我表现了同外在事件一同活动的内在情感的转变和过渡,以便为了不朽,在想象的神秘土壤里播种声音和景物的意象。那首诗里所描写的那个孩子,怀着一种兴奋和不安的焦急心情,在倾听他以前曾经激起的那些一再发生的嘈杂声音。当他紧张的心情开始缓和下来的时候,他就看到诗中所描绘的那些庄严和镇静的意象而感到惊讶。紧跟着的一些诗相继地显示出想象力对于外界宇宙的各种不同的对象发挥着作用,然后是其他的一些诗,在这些诗里想象力是运用在情感、人物和动作上面的*;这一类诗是以描写道德、政治和宗教的情感的想象场面作结束的。1815—36年版。
*这些写苏格兰题材的诗,从此就归入另一类,叫作《苏格兰旅行回忆》。——原编者
⒂《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四场,第55—56页。——原编者注。
译者:曹葆华
(编辑: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