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山西晚报
被访者:于丹
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于丹最新国学美文集《有梦不觉人生寒》在京举行了新书首发。
在新书里,于丹不再局限于庄子、孟子等这样具体的话题展开讨论,首次从自我修炼的角度,将她喜欢的中医、国画等题材纳入其中,写成私家美文,结集成书。书中,她以“真、善、美”这三个主题为统摄,不断反思共勉,重新阐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于丹的这套新书是系列书籍,第一个系列是“求真传”。为什么以真开头?于丹说,“我说两个概念,一个是角色,一个是求真。有时候人必须成为离自己本色很远的那个角色,那是中年的特权,那是中年的角色,也是中年的休息。所以,怎么在角色里还能活出一团真气来,这是我一直想的事情。”
于丹坦言,相较于以往的作品,这次的创作形式是以美文写国学,“希望找到一个大众理解国学的好形式,把各种国学知识融于其中。”
人生的“寒”是梦想的代价
记者:先谈谈书名吧,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您认为人生的寒是什么?
于丹:“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这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联诗。时光在我们的日子里流过去,往往人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程序都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工作环境是固定的,回家的一日三餐也有自己的节奏。见的人,绝大多数亲人朋友和单位的同事也是重复。我的流光就是这样走过了生命。但是,是什么让我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是什么让我们终于成为不可复制的自我?其实,是关于未来的梦想,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信念,是他对于生活充满了诚意和勇敢的态度。所以,只要有梦想,不管你前方遇到什么样的坎坷,起码还是有温暖和憧憬。
我们的梦想总是在年轻的时候,都很勇敢,然而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便会遍体鳞伤。梦想很容易变成幻想,而幻想有时候会变成妄想。有了自信,梦想才能生根长成理想,历经千疮百孔之后,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所以,我认为,人生的寒,就是梦想的代价。
记者:许多人认为梦想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接受现实、放弃自己的梦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于丹:梦想,其实是每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会遇到的。我们往往在十几岁遇见自己的天真,在二十岁遇见自己的梦想,在三十岁会通过努力得到自信,四十岁会遇到自己的智慧,五十岁会遇见自己的宽容……这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你会发现梦想能伴随一生,一定是在转化的。如果梦想加上了自己的实干,就会变成脚踏实地的理想。而它如果一直是个梦,就变成天边的幻想。还有一些想着不劳而获,甚至不惜伤害别人,那它就是一种妄想。所有的梦想,其实是应该更多的转化成理想,更少的成为幻想,而要杜绝妄想。这个梦想其实才是伴随一生的。
这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逐渐拿到这个世界上各种必须买的单。而这些逼你买单的人往往就是成全你的人。越长大就越明白人人都不容易。
记者:您一直以来致力于国学的研究,这是对“梦”的坚持吗?
于丹:可以这么说。
求真 是要一生修炼的课题
记者:您在新书自序《活出一团真气来》中写道:人到中年以后,还有没有一种减法的可能,让生命重现本真呢?多数人认为,一个人活得太真会给周围人带来不适或伤害。人在江湖,该如何把握真实的“度”?
于丹:“真”这件事情,我们小时候以为是最容易做到的,而善和美需要修行。但人越长大越发现,有很多美通过钱堆砌就能够得到。有一些善里面包含着伪善,“真”其实是生命里面最最难以企及的一个境界。“真”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勇气,就是做个真人,说真话办真事儿。我是从小读师范生,长大了又做老师,所以我们从小就记得陶行知先生说的话:教书的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念书的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真”在人的一生中其实是一种修炼,从天之本真,到最后生命坚持的求真,这一路走过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人一直保持着静观自我、反观内心的能力,那他就时时能找到一个坐标。
做个真人当然是不容易的,不过,所谓成年人的天真就是不忘初心,但并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在一团真气里学会随缘。禅宗讲“真如本心”,要看得懂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不变为体,随缘为性。
记者:“真”与“梦想”的关系是?
于丹:为什么在今天要谈梦想?因为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设计,可能都有很多外在的指标,比如说关于成功。但是,内心的真实是一种关于成长的力量。我们还能不能实现内心的成长?
人到中年才是离真越来越远。中年是我们离自己最远离角色最近的年龄,我们没了孩子一样的童真,也熬不出老人一样可以放松的资本,我们总是被角色、被负担所牵绊,遇见真自我成为一种奢侈。
我想让国学“亲切美好可读”
记者:相较您之前解读的国学作品,目前这本国学著述的视角有什么明显不同?您写它的直接与真实动因具体是什么?
于丹:较之过去的国学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过去的作品主要依据一个具体的有限的话题,比如论语、庄子、诗词……而这次的新作包括了经史子集,以及我很喜欢的国画、中医等题材。这个写作是按照真善美这样的体例,而不是传统的典籍分类法。我想使这套书更加亲切、美好、可读。
记者:是什么机缘让您开始这个写作方向?
于丹:我希望找到一个大众理解国学的好的形式,把各种国学知识融于其中。所有的这些内容呢,其实我想不是什么结论,它是一种引子,我特别希望生活在流光中还能有一些闪光的时刻,让我用文字把它镌刻了,留作生命的书签,留做自己回顾时的参照。人人其实都这样刻画自己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流光走过,是因为曾经坚持的梦想而让我们变得鲜明,而让我最后识别出来,我们还能不复制给他人,成为那个心情诚意的自己。
记者:作为成功周旋和兼顾事业家庭的您,有什么平衡二者的诀窍可以与女性读者们分享?
于丹:我们总是人为地假设什么和什么是对立的,比如女性照顾家庭和忙事业是对立的,要孩子和社会化是对立的,其实世界没有这么简单,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有时候向家庭倾斜一点,有时候向事业倾斜一点,每次选择都忠于自己内心,勇敢一点,诚恳一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文化评述
别把国学经典当鸡汤喝
以前说起国学,似乎有个即成的观念,就是国学只属于文史学者,或者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大约从十年前开始,央视的百家讲坛上,易中天与于丹两位学者一炮而红,他们的书籍《品三国》《论语心得》一度炙手可热,日销售量过万、月销售量连居榜首,正是这样的热销读物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与国学开始了亲密接触。
有人这样评价他们:“把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把深刻的道理讲得很通俗,这样就能直指人心。”简单来说,就是说普通人听得懂的话,接地气。易中天通俗地讲授古典经典,于丹用普通人的语言向普通人传达了中华远古智者的宇宙认知和生存智慧,为公众奉献了一道“心灵鸡汤”。他们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门,人们发现,原来,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也可以讲得这样生动有趣,如此美轮美奂,原来,国学也可以让人如此亲近。
但同时,也有大量反感的声音雀起,认为这种心灵鸡汤对国学在人生各个阶段功能性的无限放大,似乎所有的人生疑虑都可以在国学的范畴内得到解药,这使国学由一种必要的修养变了功利主义学识。有批评得狠的,甚至说,国学已经放弃了自我思辨的立场,仅拿前人的药渣当百忧解的引子……
市场是最好的检验工具。不管怎样,国学经典丛书大卖,大量走入了普通家庭,各类国学鸡汤文开始慢慢影响着一批人。不过,国学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可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对国学的学习和传承,也不是为寻求一时的醍醐灌顶,或者获得浅层次的励志。
国学经典是经过千锤百炼传承而来的,我们不应该固化、僵化地去看待它。其实,在每个时代,国学经典都可以让人们结合时下的特点,推陈出新,国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让经典更为经典。否则,就是故纸一堆,没有任何价值。
人们能从国学中汲取的营养,莫过于国学经典中的智慧。现代科学进步发达,知识进步,说的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进一步了,但这并不能说,我们的智慧也进步了。智慧关乎一个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他如何灵活运用生活的哲学。现代很多人可能拥有很多知识,从智能手机、网络上及时捕捉着各种信息,但他未必有生活的智慧,相反,没有太多渊博知识的人,也可能拥有处世的智慧。而国学经典中,就蕴藏着这样的智慧,这,应该也是国学对于今人的重要意义。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接受《解放周末》采访时说,“国学对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让人的内心得到安顿,成为心灵的家园。”现代生活中,人们为了物质追求忙碌不堪、疲于奔命,对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却无暇顾及,精神荒芜、信仰缺失。但是,寻找心灵家园是每个人的内在需要,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安身立命,让他的生命更完整、更丰富。
于丹在新书题记中写道:“人在事上磨,不是要圆滑到伪善,而是在秉持一团真气里,学会随缘。”这大概也是她十年国学路上的心灵写照。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国学滋养,邂逅自我,重建生命。
(编辑:葛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