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喻媛媛
古笛先生
广西著名的壮族文艺家古笛先生从艺55周年的庆典。在他过去55周年的艺术生涯里,主创了歌舞剧《刘三姐》,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等大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被称为“歌王”。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壮族诗人,被称为“诗王”。记者近日拜访了古笛先生,了解到他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里的成就与遗憾。
从艺55周年最深的感受——歌舞剧《刘三姐》的创作
记者:您能谈谈当时歌舞剧《刘三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吗?
古笛:应该说是歌舞剧《刘三姐》的创作。1959年,我从邕宁县调到广西歌舞团,碰上《刘三姐》创编的热潮,最初参与的是与蓝鸿恩先生合作山歌剧《刘三姐》,并且在1959年国庆节期间上北京去汇报演出。我主要是在唱词上做了组织改编的工作。
从北京回来以后,全区进行《刘三姐》大汇演,那不仅是地区,连县都在参与大赛,这个时候我又跟一个北京来的剧作家共同创作歌剧《刘三妹》,当时还不叫《刘三姐》。
但是这么多个好剧本到底哪个能代表广西走向全国?于是我们就集中了广西的一些演员、导演都认为是比较优秀的剧本、唱词进行提高一步,集中写成代表广西《刘三姐》的剧本,这个剧本就叫歌舞剧《刘三姐》。这个歌舞剧《刘三姐》一到全国演出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于是北京的乔羽先生就把它改编成电影《刘三姐》。
记者:从艺55周年以来对自己的作品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古笛:当然是歌舞剧《刘三姐》的创作,因为大家都知道《刘三姐》是我们壮族的文化品牌,不仅是广西也是全民族、全国、全世界都喜欢的人物形象,我非常荣幸的能成为这个剧本的创编人员。我前前后后参加过5个剧本的创编,其中包括跟贺绿汀先生合作的歌剧本,但是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个剧本。
为什么我感受深呢?因为通过这个《刘三姐》的创作,我接触了大量的民歌,我是写诗的,写诗要写好一个是要从古体诗词接收大量的营养,一个是向民歌吸收营养,再一个就是借鉴西洋的自由诗,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民歌。
我从艺55周年以来,如果说我为广西、为人民做出了一些应该做的还是卓有成效的工作,那么《刘三姐》是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个时候我将而立之年,在这以前我在部队是个乐手,是搞音乐的,可以这么说是《刘三姐》真正的让我走上了从艺道路,让我55年不断从事文艺工作。过去在部队是以音乐为主,写诗歌为辅;自从参与《刘三姐》创作以后,就以文学为主,音乐为辅了。艺术中音乐是创作的最高峰,而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峰,我这辈子就是要以攀登这两个最高峰为工作,所以别人称我为“诗王”、“歌王”。
大家都喜欢《刘三姐》,当然我也喜欢,因为它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尽管这还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是它毕竟是我们民族流传下来的, 经过我们一代一代发展下来的东西。另一个像《赶圩归来啊哩哩》也唱遍了大江南北,唱了几十年,成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这个连洋人都喜欢唱。一个歌曲成了四五个版本,有独唱、齐唱、无伴奏合唱、有混声合唱、有摇滚唱,其中摇滚唱还有几个版本,我都听过,我也喜欢听。
记者:《赶圩归来啊哩哩》又是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古笛:一个作品的产生不是吹糠见米的,而是平时生活的积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把少数民族那些美好的服饰,像金戒指,银戒指等作为“四旧”全都没收了,毁灭了,这个心情人民群众是有苦难言的。当打倒四人帮文革后,改革开放来了,农村政策改变了, 人民的生活好了,吃好了就要穿好了,也就要打扮了,人们可以自由的毫无顾忌的美化自己,美化了自己也就等于美化了民族。我写这首歌是在看见这样一个强烈的社会反差,一个是禁锢、一个是生活更好、风采更美,于是我就想到要写这个《赶圩归来啊哩哩》。
为什么是“赶圩归来啊哩哩”,不是“在家坐着啊哩哩”呢?因为“赶圩”这个地方大家都到过,各个民族都能在一起交流,热闹、喜庆的气氛非常浓。这时,劳动人民劳动取得收获变成了财富,可以互相买卖,可以互相交流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样更能体现生活的美好。
具体说,就是我到隆林德峨,我认为这个地方是“天顶上的街市”,地理位置很高,有苗族、彝族、壮族、汉族、很多民族在“天顶”上赶圩,人民穿着五颜六色的服饰,也就跟花一样,天上的云彩也跟花朵都混在一起,人穿的都分不清了。这里的人民都注重外表,小伙子买皮鞋啊,姑娘们买红绒丝线啊,买首饰、戒指啊……
我一子就想到这个是最好表现农村政策落实后,人民生活改善的,于是我就把它写成《赶圩归来啊哩哩》,“啊哩哩”是彝族的语言,就是“很高兴”的意思,但是现在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的语言。自从文革开始后,人民的灾难和欢乐我都看见了,写诗的人是很重感情的,但是看见人们赶圩的欢乐就找到了感情的一个爆发点,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为什么用赶圩回来,不用赶圩路上,赶圩前呢?赶圩前,劳动产品还没有成交,就会担心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而成交了以后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候心情是最喜悦的。人们在散圩后肯定一路上是对着歌回家,有唱欢乐的、有唱爱情的,那时侯感情就爆发了。[NextPage]
从艺生涯里一大遗憾——乌猿骨箫的失传
记者:您当时是怎么发现壮族波咧和乌猿骨箫的?
古笛:1955年日我从部队回来探亲,我就到花山去看壮族古老的崖壁画,一路跟船逆水而上,来到龙州响水镇。我们吃过晚饭后,在夜色下听到远远地传来一阵非常优美的声音,我原来在部队是做乐手的,于是心想这个是什么乐器啊?我就追寻乐声爬过几个山坡,来到一个山寨,看到一群人坐在那里听个老人吹奏一种乐器。开始怕惊动老人演奏,我躲在旁边听,后来他们发现有人来了,很热情招待了我们。
然后我打听到这个叫“乌猿骨箫”,乌猿骨箫是用猿猴的铜骨做的,把铜骨刮得很薄,薄到能有颤音后就在上面钻孔,民间叫“乌哩”(壮语)。在晚上听“乌哩”简直是天籁之音,非常迷人,非常动情。
后来他们都说这个老人是民间很有名的老艺人,还说这个老人不但会吹乌猿骨箫,他还会吹“波咧”。这样才引出“波咧”,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就是我们壮族最古老的乐器,骨箫在全国只有两种,一个是“乌猿骨箫”,一个是北方的丹顶鹤的骨头做的箫,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吹奏乐,古时候是先有吹奏乐才有打击乐,然后才到弹奏乐,这个就说明我们壮族是具有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民族。
这个老艺人吹奏技巧很高,吹的很有感情,我听到深夜还舍不得走,于是我当时就掏钱出来问老人家能不能把这个乐器卖给我。老人说:“不行,这个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无论我怎么求他,给他多少钱他都不肯卖,我当时觉得非常遗憾,然后这样就走了,继续去看花山崖壁画。
1959年回来工作以后,我的学生到龙州去,我就叫他去响水去找这个老艺人,叫他动员老人把这两个乐器借给我们,我们复制以后再还给他。结果去了以后发现这个老人家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的儿子不懂这个东西,东丢西丢,最后在门角找见到了“波咧”,但是乌猿骨箫已经找不见了。
后来我很多次到龙州去找乌猿骨箫都没有找到,到现在龙州县委的人都还在找。我们甚至试着打听老人的坟墓在哪里,想着是不是老人去世后把心爱的东西作为陪葬了,可是现在什么线索都没有。如果要仿造,可是就只有我见过,而我又不会做,现在可以说是失传了。
据说这个老人不仅是龙州方圆百里最厉害的,而且还到越南去都是能称王的,是个很有名的乐师。如果能找到乌猿骨箫不仅为壮族立功,而且在全国都是大功,这个是很好体现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的。
目前最大的心愿——解开大明山日月同辉
记者:乌猿骨箫的失传的确是我们民族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您也一直在为挖掘民族文化做了很多努力,您目前还想做是什么呢?
古笛:我这一辈子想要为民族完成三件大事:一个找到壮族始祖布洛陀,我预想不到能在有生之年发现它,为了它我苦苦追求了三四十年。第二个愿望是找到骆越时期最强盛部落的王都遗址。三是在有生之年解开大明山日月同辉的万古之迷。
我认为壮族的母亲河是红水河,父亲山是大明山。过去大明山的名字来历有三种说法,一个是大明山上有大瀑布,去过的人就知道,远远就能听到大明山的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在武鸣伊岭岩附近都能听到,武鸣这个“鸣”就是很响的意思,所以估计大明山的“明”原来应该是这个“鸣”,而不是“明”。
第二种是说法是传说明代永乐皇帝到大明山私访,看到这个地方风光非常好,就说这个是我们大明的江山,所以叫大明山。
而我在深入的考察后,把它看成是我们壮族的“父亲山”呢,主要它是挺拔凌空,光明磊落的形象。它的一年四季那么分明,在我们这个亚热带的地方能有这样四季分明,既能看到酷暑,有能看到严寒,春天还有百花灿烂。我曾经游过祖国的名山大川,但是能有这样四季分明的地方不多的,所以我把它的赞美为“父亲山”。
过去曾经在武鸣的马头乡发现了很多著名的出土文物,这就说明过去我们布洛陀的子孙在这里生活过。我们壮族、越族过去生活的地方是依山傍水的,山非常壮,水非常灵,那不是有灵水吗?这些地方肯定我们的老祖先也会喜欢的,最先占有这个地方。
更重要一点我过去几十年来在武鸣、马山、上林都听说过民间这种说法,不是简单的传说,我现在正在考究,在大明山最顶峰的地方一年能看到三次日月同辉。什么的日月同辉?就是同时可以看见太阳和月亮。这个非常神奇的天象,因为经纬度不一样,很有可能在会出现,过去小的时候也曾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
我们中国有“五岳三山”,但是都是只能看到一个太阳,像泰山看日出,衡山看日出,没有一个能够同时看到太阳和月亮。如果我真的能解开这个万古之迷,那对我们广西的旅游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贡献,我希望我有生之年能够完成这个愿望,这个历史使命,现在我一直在民间查访,打听谁见过,大概的时间哪一天,必要的时候我还将亲自上大明山顶去守,最好能录下。
访谈中,记者被古笛先生那丰富的民族知识、敏捷的文思所折服。在他从艺55年道路上,他为壮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年事已高的他依然没有放下心中深深爱着的壮族人民,想为壮族人民再奉献更多东西,这就是我们壮族可爱可敬的民族文艺家。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