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甘阳:人文传承与学术独立

2013-07-26 15:58:58来源:《社会观察》    作者:甘阳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叫做“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个人对这句话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以往很多年,我们中国只讲创新,不讲传承,带来的偏差之大,已到了误导性的地步。可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成为一种启发。误差太大的方向标是时候重新调整了。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其实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差异性。自然科学基本上向前看,向未来看,今天没有一个人需要去看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也没有人需要去读牛顿的力学;社会科学则基本上生活在当下,主要是研究当前的状况及其条理;人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却是不断回到源头,通过这种回归来发现新的本真性所在。对于一个大学,乃至一个国家来讲,人文学的核心任务在于加强我们厚重的历史感,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时代,不至于那么单薄,也不至于那么虚无。因此,厚重感可以说是人文学最根本的特性。人文学并不仅仅是创新,首先是传承。
 
  清华大学成立20周年的时候,当时任教于清华大学的陈寅恪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1931年发表在清华大学20周年纪念册刊上。我们今天实在有必要重温一下陈先生在80年前提出的问题。他开头就说:“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这句话非常重要。一般人似乎都知道陈先生的另一句话,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我们更要知道,陈先生重视“独立”,并不仅仅止于说个人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民族的独立,是中国学术的独立。我们必须不断拷问中国民族及其学术是否具有独立性。我们看陈先生在提醒吾国大学之职责之后,开始列举当时中国所有学科的现状,发现基本都是简单地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他表示非常痛心疾首。在文章的最后,他说:“夫吾国学术之现状如此,全国大学皆有责焉,而清华为全国所最属望,以谓大可有为之大学,故其职责尤独重,因于其二十周年纪念时,直质不讳,拈出此种公案,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与清华及全国学术有关诸君试一参究之。”他把中国学术是否具有独立性提到中国民族精神上的生死大事这样一个崇高的高度来看待。
 
  一般人似乎都知道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我们更要知道,陈先生重视“独立”,并不仅仅止于个人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民族的独立,是中国学术的独立。
 
  现在,80年过去了,我们认为他当年提出的问题,仍然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所谓的学术全球化时代,是不是需要提出中国学术思想独立性的问题,我认为关系到中国人文学界能不能有重大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独立性的追求,就不可能有人文学界思想的真正意义。
 
  最近这几年,我不断强调,中国人向西方照搬照抄乃至简单学习的时代应该过去了。30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人文学界的发展。这么多年来,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介绍西方的东西,我相信中国学术的开放性可独占鳌头,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学术会议不是太少,而是实在太多;国际交流不是太少,而是实在太多。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会议应该适当减少,因为学问应该安静地做,发展学术不是成天开国际学术会议,也不是成天跟国际接轨,而是要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现在太过注重形式上的国际交流,什么国际来往,什么国际接轨,反而忘了强调人文学界内部发展最基本的东西。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与我个人回到内地三年来的感受有很深的关系。我1999年回到香港大学,在那里待了十年。1999年香港大学没有那么热闹,可是后来国际学术的活动越来越多,多到光是吃饭就吃不完,因为来往的人实在太多,多到根本没有时间做学问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问自己,我们今天是不是不要过于进一步地再来加强国际接轨,不要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这样的接轨和会议能不能减少一点?
 
  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是我们更有必要提问自己,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如何又能达到这种标志?还在好几年前,我不断强调胡适先生于1912年——距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提出来的《非留学论》。当年胡适先生就开始从国家的角度提出一个疑问:中国的留学到什么时候结束?现在中国的留学,早已经不是个人爱好留学的问题了,而是只有留学才能够在中国学术界站到前台来,才能够首先进入中国最好的大学。胡适先生当年说,中国留学的目的是要结束留学,而不是永远世世代代留学下去,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思想独立性,中国的大学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因为在真正的一流大学里,绝不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自己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是留学回来的人员,这等于说真正的人才都是别人培养出来的,而我们只是现成利用而已。打个比方说,假如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教师都是哈佛博士或者耶鲁博士,那么,这仅仅意味着,哈佛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学,耶鲁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但我们的学校则绝不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志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全球热销的教师,也只有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教师,这样的学校才够资格称为世界一流大学。
 
  人文学界发展到今天,我们有必要提出几个最基本的问题重新思考了。我们需要在这样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学术共识。假如长期持续缺乏某种最低限度的学术共识,那么,中国人文学术作为一个整体很难得到真正的持续性推进和发展。
 
  (编辑:陈家坪)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