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谭牧:重解霍布斯自然状态假设

2013-07-17 17:13:55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谭牧

   

  “自然状态”预设作为问题

  霍布斯政治哲学中“自然状态”假设曾经被看作一个颇为有力但又难以解释清楚的理论预设。这个预设解释的歧义不仅源于理论和历史的合法性,也在于以下两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难以得到充分的回答:什么是自然状态?不可遏止的纷争因何而起?现有研究大多将冲突原因归诸资源匮乏、判断冲突、理性不足、人性本恶等要素,进而将自然状态的维持归诸“恐惧”。

  上述解释看上去都可在霍布斯的主要文本中找到不少依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施特劳斯的观点,在他看来,“根据霍布斯的学说,正是这种恐惧,而不是自我保存的理性原则,才是全部正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部道德的根源”。①也有学者认为霍布斯表述前后不一致②。这类解释导致长期以来这样一种学界通行的看法:霍布斯在“自然状态”假设上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旨在得出绝对君主制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对于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整个视野和思考的见地都是不充分的。本文希望从自然状态假设的内容和结构入手,参引常被忽视的描述自然状态不同样态的文本,澄清自然状态的真正起源和演化方式,更深入地澄清人性相关的假设在政治哲学建构中的地位。

  人类天然的社会性

  要想真正理解何为自然状态,首先需要澄清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它基于普遍而言人具有对于权势的追求的假设。这自然铺设了普遍竞争的底色。很多学者会直接利用这个关于人类行为普遍动机的文本依据直达自然状态混战的结论,但这只是讲了一半的故事。另外一半故事必须通过分析《利维坦》第十章的相关材料加以重新整合才能够得出。《利维坦》第十章表明,这个假设的“权势”观念已说明人并不是处于原子化的状态当中,权势的触角使得他们“发现、洞察和联合”他人,人们“需要”彼此,③这一点可以从“权势”和“价值”这两个层面加以说明。④

  自然状态的竞争在此基础上展开:“权势”的基础是人类的天赋(“自然的”和“工具性”的天赋,在《利维坦》第十章定义为“自然权势和工具性权势”)。“自然权势”在《论公民》中清晰地界定为四类:体力,经验,理性和激情。⑤“工具性的权势”则与产生于社会交往中的“自然权势”使用造成的好坏、尊崇和卑贱的效果密切相关。人们并不是孤立地,而是比照参考“发展”自己的权势的。实际上,这种量度的意识来自“估价”的观念。⑥“估价”是客观“权势”追求和“主管感知”的“中枢”,因为某些行为具有权势辨认的“自然标识”并且和别人“愿意使用这种力量的价格”相关。⑦这些关系显示:首先,权势竞争将人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其次,它取得“自然状态”下人类行为的模式与国家中行为模式之一贯性。“所有这些尊重方式都是自然的,不论是在一个国家之内或在一个国家之外都是一样。”⑧这就说明,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并不仅是某种残缺的历史概括,而是包含了社会中某种普遍的现象。

  引入作为天赋和能力“市场”的社会竞争性价值多元性的观念⑨,还需要对“价值”尺度做区分,它们是混合了天赋的尺度和社会竞争尺度的叙述:“资格”⑩是单就个人才能本身作出的评判;“身价”指依据别人的需要作出的估价;而优点(应得之分)是公共权力根据特定需要决定的价值尺度,因其是“许诺”的,和一种“权利”相关。这一套广摄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价值尺度的阐述展示了权势竞争尚未恶化时依照社会交往需要自然产生的尺度类型。它们旨在反映普遍的人性模式。但是这种联合本身潜在危机,仅能够解释自然状态下合作不那么深入的模式。那么,它是怎样陷入混乱的呢?

  自然状态的恶化

  据此“自然状态”初期设定的特质是:“权势”的斗争尚未恶化,“天然的协同”产生了公共多元的价值尺度,人类利己本性受到限制。由此,我们不难设想:当合作的果实成为他人觊觎和比价的基础,起初作为交易原则的“权势”的“天然量度”以及三个使人们在自然状态中互相侵害的要素“竞争、猜忌和荣誉”,就轻易地将并非无理智的人们带入难以逃脱的普遍战争。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呢?

  首先,人类的种类并非一致,并非所有人都出于同等的意志贪图更多权势。既有希望争夺“荣誉”(争取“不依赖于别人”的突出“价值”的人自然地倾向于“斗争”)和喜好“吟咏征服的快感”的种类,也有那些“自量得当的人”,他们“应允自己的也应允给别人”。在后者看来,舒适生活和温和的竞争是无意义的死寂。

  霍布斯这样描述可能为害他人的“力量与动机”从个体幼小时成长到社会“合群”蜕变之前的状况:“婴儿和未受教育者全然不理解他们的力量,而那些不知道若没有社会就将失去什么东西的人并未意识到社会的益处。”这种个体成长之后逐渐“变得邪恶”的过程是借力而行,通过一段时期的合作,已对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比较了解,也认识了“社会赋予的益处和自己的力量”,意图侵略的人利用先前权势竞争的“梯度”和既存“信任”,将原来的合作者拖入战争。信任先有基础后被背叛,价值先被承认后被否认,权势斗争的基础因此受到权势斗争成果的威胁。而这一点是往常解释自然状态恶化的学者们很少注意到的。

  第二个使得自然状态中权势斗争轻易激化的要素是:最初权势竞争标准的多样使得人们大致认为自己和其他人是平等的,即使不平等也没有到致命的程度。而权势竞争恶化的情况下,由于时刻可能被迫进入同一个唯一尺度上(“生死较量”),先前安定生活中尚未展示的“权势梯度”展示出来,人们统合自己的资源和力量进行致死战争动员的能力成为首要的能力,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暴死的尺度是专横的,它对人的思维有强大的统御力,迫使个人随时接受“暴死”对权势的重新洗牌。暴死威胁始终存在,即使可以结盟,也不能让人们获得安全保障。

  可见,以上社会学角度补充论述的“自然状态”困境显示了某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更凸显了人的理性之局限和人的天然合作被滥用的状况,而不仅仅是在人类学意义上可以历史地追溯的状态。事实上,在时间序列上,自然状态不必一出场就是始终的战争状态。在自然状态向国家过渡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并非徒劳的立约企图恢复和平的实践。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人们并不缺乏理性,反而由于过于聪明以至短视,被迫都通过增加权势来促进生存,“当下的安全”是具有迷惑性的,所有力图逃离战争的努力和谋划越是获得“可观察”的近期效益,就越是将他们困入战争的陷阱中。他们不知道仅关注个人的“自保”会进一步陷入这种被澳克肖特称为“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境。

  结语

  本文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作出了完整解释,提炼出霍布斯自然状态中个人彼此联系的模式,并通过自然状态竞争和合作的内在矛盾说明为什么自然状态可能恶化及怎样恶化的。这说明自然状态假设并不是简单地描述一个人类本性中的邪恶直接导向永恒战争的场景,而恰恰描述了社会中既有和平又有竞争的状态下轻易堕落为无秩序的政治哲学涵义。正是藉由自然状态内在变化进程的描述,才能通过人性天然的合作倾向把握其对于人类政治秩序可能性的暗示。尽管对于霍布斯的解决方案人们仍可以现代人的方式提出种种质疑,但是就其政治哲学的完整图景和洞察的视角而言,自然状态假设有力揭示了人类政治与社会本性的内在关联和它本身的脆弱性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它隐含地批判地说明个人之间价值和权势攀附行为的正面和负面后果,对于个人主义病态发展的现代社会也提供了有力警示。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德]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1页,第26~27页。

  ②FrancoisTricaud,Hobbes‘sConceptionofthestateofnaturefrom1640to1651:EvolutionandAmbiguities.in,PerspectivesonThomasHobbes,edG.A.J.Rogers,AlanRyan.ClarendonPress,1991,P122,P121.

  ③[法]皮埃尔·莫内:《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8页。

  ④⑤[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第3页,第5页。

  ⑥霍布斯的价值观念的对象不是物品,而是人利用自己的天赋进行的价值攀附行为,而政治人可以被看作依据精明地把握人类权势价值关系,具有策略地建立某些可以用来攀附的价值梯度的群体。

  ⑦⑧⑩[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4页,第66页,第71页,第64页,第71页。

  ⑨CB.Macpherson:Thepoliticaltheoryofpossessiveindividualism,HobbestoLocke,P.37.

  不同于其他价值尺度,其中只有“应得之分”(merit)是制度正义的结果。

  (编辑:陈家坪)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