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剑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著名作家阿来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发展文化产业要避免重蹈物资生产领域“GDP崇拜”的覆辙,不要过分强调经济效益。
阿来是一位“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所著《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去年新作《格萨尔王》被评论家誉为又一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作品”。近年来,中国各地越来越重视开发当地文化产业。针对这一现象,阿来担忧文化产业发展也会重蹈“GDP崇拜”的覆辙。(3月5日 中国新闻网)
阿来的这个担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大量的事实做依据,有着很多的教训作镜鉴的。阿来的担忧如果没有引起国家决策部门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纠正,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很有可能重蹈“GDP崇拜”的覆辙,文化就会成为金钱的附庸,成为庸俗的叫卖品。最终就会象阿来所说的那样:“将造成国民整体精神、文化素质的下降,这种影响可能波及几代人。”
近些年,抓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成了许多地方的共识,成了许多官员的共同追求。但是,怎样建设?怎样发展?各地的做法却是大相径庭。有的地方的确是按文化的规律来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当成一种精神产品来发展,当成提升人文底蕴、提升国民精神、提升公民素质、提升地方档次的载体和平台。
但是,有些地方却步入了发展的误区,在发展文化节产业时患上了短视症,患上了金钱饥渴症。他们不是让文化唱主角,用文化来增加底蕴、提升档次、提升素质。而是利当头,钱字第一。文化成了产业的点缀品,文化成了产业的胡椒粉,文化成了吸引眼珠、招徕过客的包装品,成了发展“注意力经济”发展“视觉经济”、“旅游经济”的噱头。曾经响彻神州大地的那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在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想指导下,很多地方政府不是真正地从长远着眼、从大局着眼去决策文化产业的发展,去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而是一切从经济效益出发,争古人、编神话、造古迹,把传说当成实事,把神话当成典故。穿凿附会,弄得假古迹、伪传说四处流行。一个古名人,多个出生地;一段古传说,多个发生地;一场古战争,多个古战场,让公众难辩真假。甚至连那些遗臭万年的奸臣贼子也有人争得不亦乐乎,请专家论证,写论文考证,用似是而非的所谓文物佐证。
更有那些本应该以传播人文精神,传播科学文明、塑造国民精神,塑造社会崇高为己任的一些文化单位,在金钱面前也模糊了双眼,放弃了责任。玩起了娱乐无极限、娱乐无底线的时尚,传播出版发行一些迎合低俗的含有严重暴力、色情的文化产品。还有的用插诨打科,庸俗搞笑,甚至有伤大雅的笑话、动作来吸引人、逗乐人。以达到捞钱敛财的目的。被舆论批评为娱乐至死。
可以相想见,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在这种一种发展方式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有多少的文化味?又怎么可能起到塑造国民精神,塑造社会崇高,提升公众素质,提升人文底蕴的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当然应该追求经济效益,但是,文化产业毕竟不同于一般性的物质产业。因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物质生产领域因为“GDP崇拜”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弊端,那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也搞“GDP崇拜”,就会对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带来更加严重的恶果,因此,切不可等闲视之!
所以,文化产业更应该追求精神效益、更应该讲求社会效益。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该注重思想和理论的内涵,应该注重打动人、鼓舞人、教育人、启迪人,让文化产业成为时代发展的加油站,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助力器!
(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