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奇荒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汉面世。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长江日报》8月25日)
“博士大国”,或是一个能让人产生自豪感的称号,而支撑这一“大国”的数字是: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但是,面对“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导师把博士生当作廉价的高级劳动力”等诸多怪象,我们看到的不是自豪感,相反,是忧虑,是无奈,甚至还有不满和诟病:“博士”异化成了“搏仕”,而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还有下降趋势”。
从“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可以管窥我国博士教育“大跃进”的概貌,与国外相比,更可看出其荒谬性。十多年来,全美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一直保持在4万人左右。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 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从单个大学看,美国大学中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两所,超过600人的只有6所,而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数超过1000人,最多的超过了1400人。相比之下,可以管窥我国博士学位授予之滥,更可以看到“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背后的功利和实用逻辑。
并且,与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可以说,博士生培养已成为一些高校和机构“圈钱”和提升层次的渠道,更成为当官的捷径,当然也就出现了“博士”异化成“搏仕”的怪胎。
“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 不仅把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更让导师的斯文扫地,“学者不像学者,商人不像商人”就是人们对“老板式导师”的讽刺,从深层次上说,这是当下大学师生关系极度功利化的折射。从本质上说,“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让教师、学生和大学都为之付出了严重的代价:一是师者尊严的降低,二是大学精神的沦丧,三是学生的功利成长。
有学者用“泡沫化”形容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和质量下降的情况,更有人用“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来描述当下博士生培养困境。因此,当面对社会不满、用人单位不满、导师不满甚至连博士自身也不满的怪圈时,惟有理性的追问——谁该为之负责,又该如何负责——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否则,恶性循环将不仅仅是教育界的耻辱,更是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指出:“博士生主要是为培养做教师、做科研的,而不是培养出来当官的”。这是看待“博士”异化成“搏仕”应有的立场。同时,要明白,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这是反思“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的基点。而要做到这些,正视博士“烹饪化”背后的社会情绪——功利化思维的蔓延和实用主义的盛行,则是一种必须。
刘道玉先生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指出,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至出现了烹饪博士。这样的话语是对我们的提醒,但愿社会能读懂“博士”异化为“博仕”背后的时代病灶!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