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一掷千金购买西方艺术品,中国富豪在想什么?

2015-05-20 14:09:11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以6600万美元拍出的凡·高作品《阿利斯康道路》


价值3.77亿元人民币的凡·高晚期画作《雏菊与罂粟花》

  纽约苏富比在最近给记者的邮件里确认,当地时间5月5日晚间“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上以6600万美元拍出的凡·高作品《阿利斯康道路》的买家并非此前传言的“台湾画廊总监”,而是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藏家。同一场拍卖会,以1.27亿美元拍下莫奈作品《睡莲与玫瑰》的大连万达集团表示,对这位神秘内地豪客并不知情。与万达集团的高调不同,该场拍卖会上,还有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2993万美元(约合1.85亿元人民币)拍得毕加索1948年创作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

  万达也拍过毕加索,还是一口气买了2幅画。2013年11月,同样在纽约,万达以2816万美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名作《两个小孩》,成为当时中国企业购买西方艺术品的最大手笔。那场拍卖会上,万达意犹未尽,又花了1700多万元人民币买下毕加索的另一幅画《戴帽女子》。

  2014年11月4日结束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中国人展示过这样的实力。在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为“无聊”的拍卖中,中国藏家购得了凡·高、马蒂斯、毕加索、胡安·米罗等一系列的大师画作。其中最高拍品为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投掷5500万美元、加上佣金折合近3.77亿元人民币拍得的凡·高晚期画作《雏菊与罂粟花》。

  种种中国富豪们在西方拍卖场上豪情万丈的表现,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收藏家正尝试购买印象派和现代西方艺术品,他们的新品味正在令纽约拍卖会上拍品的种类发生变化?曾经在中国内地掀起观展热潮的西方艺术家作品展如莫奈,毕加索,大卫·霍克尼等等,是不是意味着西方艺术在国内的普及和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国藏家在收藏西方现当代作品、甚至是亚洲当代作品方面,仍然有些举棋不定。那些在美国及欧洲市场上被普遍认可的当代艺术家,诸如德-库宁、达明·赫斯特——显然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内地藏家看起来对此类别还不太感冒。当下,中国藏家购买西方艺术作品基本停留在“买名字”的基础上,范围不外乎莫奈、凡·高、毕加索等等那些西方艺术史上无可避免的名字上,且已经“俱往矣”的人物身上。

  为什么以前钟情于古董、水墨的中国藏家现在正转向观看西方?中国市场的古董真赝难辨,让人兴味索然,而中国当代艺术家中诸如张晓刚、周春芽、方力钧等纵然其拍卖价格也不低,但其中水分多少炒作成分如何都有待考证。既然如此,投资在艺术史上已有合理定位的西方艺术经典成为对西方艺术史知识了解有限,并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中国藏家的上佳选择。

  这些中国富豪在艺术品拍卖场上表现出的豪举,令稍通美术的人士,也不免将之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富豪对西方艺术表现出的狂热相比较。上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保险公司及个人收藏家大量高价购买西方现当代艺术品,日本富豪之间的艺术品购买攀比,掀起了以印象派为核心的收藏狂潮,报纸、电视天天都在大讲艺术品投资的巨额利润回报。仅1990年一年,日本人购买西方艺术品就花费了33亿美元。未来几年,中国买家会在西方艺术品这个问题上重蹈覆辙吗?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