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在银川召开。记者了解到,目前宁夏已建成各类博物馆75家,实现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其中,已有34家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年均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
根据最新资料,美国现有16700座博物馆,图书馆的数量则10倍于博物馆。这即是说,美国平均一万七千余人有一座博物馆;法国更高,6500万人有约10000座博物馆;英国人口6000万,有约2000座博物馆,平均每3万人一座博物馆,和国外相比,中国的博物馆建设的脚步还需要走得更快。
话又说回来,即使博物馆数量多了,但是更应该关注的是博物馆的综合质量——包括展品数量、品质以及文化服务水平等等,如果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就无法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
不少的博物馆存在着展品单一,数量少,精品匮乏,甚至赝品滥竽充数的现象,而博物馆赖以生存的运营经费也往往因为有意无意的忽视和淡忘而捉襟见肘,导致博物馆“带病运营”,“破破烂烂”成了一些博物馆硬件的硬伤,自然,也影响了博物馆主办方的经营积极性,服务大打折扣也就不难理解。
曾几何时,走进博物馆,冷冰冰的玻璃柜、昏暗的灯光和“严禁××”的警告几乎成了多数博物馆的标准画像,无形当中,将一些人撵出了博物馆。珍贵的历史被活生生挖掘后亲近了人类,但是到了博物馆后又和我们拉开了很大的距离。面对大众内心深处的接触和抚摸欲望,博物馆无法满足,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无奈离开。而在国外,如何让博物馆“活动”起来,经营者很善于动脑子,在法国的卢浮宫,你想和“蒙娜丽莎”合影,根本不成问题;日本东京江户博物馆,把江户时代的邮局、桥梁等搬进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赶来阅读东京历史,抚摩东京的传统文化。在这些博物馆看来,博物馆怎么能够脱离民众的文化亲近需求呢?
如今博物馆不少,但是,愿意选择免费的博物馆不多,宁愿让博物馆冷清度日也不愿意选择免费,从实质意义上说是一种博物馆文化的短见,是一种片面的财政收入意识在作怪,冷清中,不仅是博物馆的日益老化,更是文化的默默流失。一个个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个成本最小,但是却最生动,最具文化教化效果的学校,仅仅因为门票将更多的人挡在门外,不是老百姓没文化,而是老百姓找不到容易亲近文化的地方。
博物馆建设如今形成了“博物馆热”。但是,不少是奔着“钱”途而建设,忽视了从公益性和文化普及性来考虑,没有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应有作用,博物馆的“文化公共精神”作用被淡忘了。而在国外,人们把博物馆当作主要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举办社会活动和演说,开展各种专题的历史文化讲座,但是,我们的博物馆有多少有这样的社会文化引导意识呢?
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博物馆应该更多的拥有它本该拥有的品格:公共性。如果说城市的道路是基础的社会公共设施,那么博物馆又何尝不是社会基础的公共设施呢?只不过前者是物质型,后者是精神型,前者奠基物质的路,后者奠基文化的路。前者浅表,后者深远。
将博物馆定位为“非赢利的公益机构”很有必要。一个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不同的城市和国家不同的独特精神气质,要了解或者融入一个城市或者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近博物馆。管理好博物馆就是我们尽力留住城市的文化根脉。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成为公民全新的学习社区,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到博物馆给思想镀金,让博物馆的文化教化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明天的博物馆将塑造明天的人文社会。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