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创作于1941年的《多拉·马尔和猫》,于2006年5月3日拍出9520万美元的价格。
②创作于1905年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于2004年5月5日以1.04亿美元的价格拍出。
毕加索是一个艺术家的典范,他是一个不安分于已获得的成功,还想获得不断提高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不断往前走的一个结果是,他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支持人。这些支持人在美术史上的价值,比早期的画商更重要。
—— 赵力
196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衔。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艺术管理与艺术推广等。
11月20日,中央美院副教授、专事艺术市场研究的赵力在世博中国馆做了题为“毕加索的艺术成功与商业成功”的讲座。讲座上,赵力结合毕加索的创作及其当时所处的欧洲社会大环境,分析了毕加索作为一位艺术家之所以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共同成功的秘密。
“他的成功是一个集体的成功。”赵力说。当天,他从毕加索所处的那个时代出发,阐释了当时艺术品市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分析了毕加索为何在艺术和商业层面均获得巨大成功,“当时在欧洲出现了所谓的艺术市场,出现了新的推荐人或是市场的一种机构,这就是我们说的画廊或是艺术经纪人。而西方的艺术市场开始整合,从之前以皇家为中心的圈子变成了一个统一化的市场。欧洲艺术品价格攀高及其产生的广泛性与这个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随后,赵力结合毕加索各个时期的创作,解析了它们的艺术价值在当时和现如今的发展变化,涉及诸多艺术品交易市场及艺术品收藏方面的信息。他还认为“毕加索和所处的那个社会时代的环境,跟目前的中国有点相似”。
总的来说,毕加索的创作跟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很多的关系。到了毕加索那个时代,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毕加索的成功不是他个人的成功,是一个集体在往前推的一个成功。
以下为当天讲座摘录:
欧洲艺术市场的出现
推动毕加索作品价格
这时候(编者注:1920至1930年代)在欧洲出现了所谓的艺术市场,这些艺术市场的人和以前艺术市场的人、推动的人是不一样的。很多艺术的商人或商业机构,是为宫廷或是为权贵所服务的。他们最大的一个挣钱方式,就是从世界各地买到一些便宜的东西,然后卖给这些宫廷、权贵,挣的是一个差价。但是到了印象派以后,情况发生变化。
以前艺术品是卖给帝王、皇室和贵族,但是贵族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没有了,出现了一个新的市场的变化。面对这样的一个新的市场的变化,就出现了新的推荐人或是市场的一种机构,这就是我们说的画廊或是艺术的经纪人。这些经纪人在推动过程中,靠的是对远期目标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们和艺术家是一样的,靠的是对未来性的价值的判断。所以他们成为了艺术家作品的第一批收藏者,成为和艺术家一起成长的力量。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推荐的机制。通过印象派,西方的艺术市场开始整合起来,从一个皇家的圈子变成了一个统一化的市场。首先是欧洲市场的统一,然后是跨美国大西洋共有性的市场。这个市场就目前情况来说,欧洲艺术品那么高价格地出现和广泛性地出现是有必然联系的。
画商开始不断地寻找一些具有新的艺术价值的东西,一开始,一些毕加索的经纪人是跟他联系最密切的人。佩德罗·马尼亚克,不仅在1900年给毕加索提供了房子,还提供了每个月150法郎的工作费用,条件是——你所有的作品要给他,这是现在很多的画廊还在沿用的方式。
毕加索的个展吸引了最早的画廊经纪人或是买家。这些人包括了我们知道的瓦拉德,他也是早期毕加索画的收藏家。
毕加索是一个艺术家的典范,是一个不安分于已获得的成功而想获得不断提高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不断往前走的一个结果是,他又获得一些新的支持人。这些支持人在美术史上比早期的画商更重要。比如犹太银行家康维勒,他投资了毕加索的作品,比如重要的《亚维侬少女》。康维勒的日记提到,对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你看到了作品没有任何的震惊,而认为它只是原先你看到的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是一致的,说明这个艺术家是没有创造性的。我们认为,艺术就应该打破历史的条条框框,从这个角度说它的创新性就在于你看不明白。
就像我现在看年轻一代的作品的时候,我也只能看懂30%到50%。正因为看不明白,所以需要我们去了解,如果看明白的艺术,就像我很远地看一幅画,这不是方力均的作品吗,或是谁的作品吗,一看就是的话,那么这个艺术家是没有价值的。
到了1947年以后,康维勒继续担任了毕加索的代理人,尤其是到了1950年代以后,毕加索逐渐远离了众人的视线,他已经老了,在远离巴黎的地方有一个工作室,很少人会去,完全是通过康维勒跟世界进行交流。康维勒的角色在那个时间段的艺术世界里面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权威的。他的收藏量非常大,他在日记里面说他卖掉过500张非常重要的毕加索的作品,他自己只留下了十几张的作品,所以他也非常后悔,就是他自己不应该成为一个画商而应该成为一个收藏家。因为画商操纵的是经济作品,而收藏家完全是拥有实际艺术财富的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阶段里面有一个组织,就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有一个力量就是“熊皮”协会。我们知道有一个说法叫艺术投资,艺术投资出现以后,还有一个说法叫艺术投资基金。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艺术品增值很快的时候,有一些人想通过对市场的介入来分享这个市场的利益。实际上很多人因为艺术品的门槛比较高,他们很难进入这个艺术品市场,就模仿艺术基金的方式,通过把钱托管给相关的专业管理人,然后获取市场增长的红利。实际上,我在西方的毕加索的市场发展过程里和他朋友圈里都找到了这样的案例,就是“熊皮”协会。“熊皮”协会这个基金是最早的艺术品的基金。
当时以康维勒为中心,他有一批朋友都是银行家,一些专业人士。这些朋友大概20人左右,他们都非常喜欢艺术,他们工作的地点都不是在法国,这些人都是康维勒的朋友,他们都觉得艺术不错,但是不知道毕加索这些艺术家能发展到怎么样的情况,所以,他们就凑了一笔钱,这些钱在10万法郎左右,做了一个最早的资金团。但是他们同样共同约定了一个方式,就是10年以后把这些作品全部拿出来清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1905年左右,他们通过康维勒买到了毕加索和毕加索朋友的这批作品以后,到1914年的时候他们通过清盘的方式,通过德鲁奥这个拍卖公司把所有的产品卖掉。我们可以看到这是非常赚钱的,大概净收益率是580%。也就是说,10年里他们获得了580倍的增长。这种力量在当时关于毕加索作品的市场发展尤其价格变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收益引起了法国和老欧洲市场集体的震动,造成了在广泛意义上开始出现大量的艺术收藏家、投资人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关心,同时也造成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毕加索市场在后期不断地发展,而且成为了西方现代艺术家里面最核心的一个价格标杆。[NextPage]
③《公牛》系列作品展示了毕加索从写实向抽象的逐渐转变过程。作品价格涨幅非常大,现在最高价格是几十万欧元。
与经纪公司的合作
促成毕加索的国际性
在后期毕加索的发展过程里面,也反映出毕加索创造力背后的一种发展和推动力。这就是罗森伯格兄弟,这个家族在法国很有名,是做画廊生意的,它在法国印象派、马蒂斯、野兽派、立体派发展当中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罗森伯格兄弟跟毕加索的合作不仅仅是商业合作,更是经纪公司这样的一个合作,对于使毕加索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画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毕加索的第一个个人美术馆的展览,就是保罗·罗森伯格做的,主要是在苏黎世的美术馆做的,这个展览非常重要,使毕加索成为一个美术馆级的画家。他还通过商业的渠道和美术馆发展的渠道,将毕加索推荐给了美国非常重要的收藏家。我们知道美国很多的收藏家,比如大都会美术馆的收藏家,还有其他重要的收藏家都是他推荐的。这个过程里面,大量的毕加索作品尤其是精品在美国就可以看到。尤其是法国被法西斯占领以后,保罗把自己的画廊和所有的事业全部转移到了美国,带动了美国画廊界的发展。
美国艺术品的市场和对艺术的推动形成了一种体系化,这不仅仅包括艺术家,商业结构如画廊,还有美术馆的配套,策展人的策划,这一系列成为了对艺术家推动的机制。
挑选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时,一定要关注他第一个个展。就像毕加索第一个个展一样,它的特点是什么?第二,往往在这种展览里有很多的媒体传播,可以借助这个方式判断。我们知道,艺术家不可能把自己画的不好的作品印成宣传品。当一个艺术家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时,他会从作品里挑二三十幅,然后再挑一些放在封面或是画册上。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买他的作品,这是当时的一个现状。
艺术品的稀缺性
是价格判断的标准
我们看到,毕加索排名前10位的作品里面,蓝色时期(编者注:1900年至1904年)的作品比较多,这跟我们对艺术品的价格判断不一样。我们说艺术家越画越好,我一直等着,他20岁的时候不买,30岁的时候不买,40岁的时候不买,等他死了以后我再买两件,这是因为艺术家的技法越来越成熟,我买他晚期的作品比他早期的作品更成熟和可靠。那么,且不论在艺术家创作后期的时候,这个艺术家越来越牛起来的时候,买它的价钱是如何贵,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毕加索的作品正好是反过来,早期作品要比晚期作品贵很多。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稀缺性。
艺术品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叫稀缺性价格。因为东西少,少就更贵了。从后期来说,因为它越靠我们,流传度就会越大一点。而艺术家早期的作品被人忽视,价值没有被挖掘,保护得也差。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少。当越来越少的时候,越来越多人喜欢,它的价格就上去了。我们实际上收藏的时候,也要收藏一些早期作品的原因也是在这里。
毕加索作品价格
经受住了市场考验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毕加索的作品一直是世界艺术品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标杆。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主要价格的构成里有几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从1970年代以后,艺术品的价格重心转向了现代,印象派完了以后不断往后移到了毕加索、马蒂斯这个阶段。然后到199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以及2000年以后,重心越来越转到二次大战时的艺术,这在西方形成了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战后艺术。从战后艺术以后又出来一个市场的概念,就是叫当代艺术的市场。
所以看到价格重心不断地往后移。为什么这样呢?这里面一个是资源的问题,就是说,古代的艺术作品有几张?文艺复兴三杰谁买得起?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有几个指标性人物,一个是莫奈,莫奈的作品比较多,莫奈变成了一个印象派里面的标杆,就是前现代主义。接下来就是凡·高,凡·高作品非常少,凡·高、塞尚、高更,没有多少的作品,所以卖不出高价钱。但凡·高是一个指标,然后就是马蒂斯,后面是毕加索,接着就是安迪·沃霍尔。
毕加索是一个比较早进入市场的艺术家,完全靠卖画为生的艺术家。一直到现在,100年的过程里可以看到,在市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的金融危机,无数次的战争发展到现在,它的作品价格是靠得住的,有着充分市场化和充分被市场价值认同的过程。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作品存在于哪个时间?这个创作的时间非常重要,这指的是哪些作品在哪一时段是最卖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基本上1940年代之前的东西是最贵的,越靠前越贵,所以要买艺术品应该早买,我们说是收藏或是投资,最主要的是你要提前去买。投资,是靠规模性的钱挣钱的,我们更鼓励的是收藏,收藏的原则是什么?小钱,长期持有获得一个很大的回报,这叫收藏,是跟艺术有关的生活。
毕加索一个很贵的作品,就是他1905年创作的《拿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的价格拍卖成功。之前是一对美国的收藏家夫妇收藏了这个作品,他们花3万美元买的这张作品,绝对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蓝色时期到粉红色时期(编者注:1904年至1906年)的作品全球不会超过3件,这件作品又是非常重要的家族拿出来的,所以这个肯定是有保证的,是著名收藏家出手的,只有它才可以突破1亿,而且这个价格在20年之内不可能被突破。
接下来《多拉·马尔和猫》,这是毕加索的情人——多拉肖像里面非常重要的作品,卖了9520万美元,被俄罗斯一个收藏家买走。毕加索另外一张蓝色时期的作品叫《双手交叉的女人》,1902年创作的,2000年纽约佳士得拍卖,成交价5500万美元。这个作品反映了什么?这是日本经济危机时期的艺术品的最高价。
版画是毕加索的
重要创作方向
关于毕加索的收藏,很多人都只能望而却步。这里我们可以讲一些相关的话题,就是版画。西班牙很多艺术家对版画都非常专注,很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生命当中,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创作版画。
我们知道,除了毕加索之外,还有米罗、达利这些艺术家都有版画的创作。从这个角度来说,1899年到1973年毕加索整个创作生涯里,创作了2000多幅版画,版画是毕加索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毕加索的版画作品其实在10年前就值人民币几万元,这几年因为毕加索作品尤其是油画作品的涨价,版画作品增长也比较快。像最早的《公牛》这个系列,涨幅非常大。1999年是6500美元,2002年卖到上万欧元,目前的价格是最高价几十万欧元。版画这一块,比如说像2004年一件毕加索版画作品卖了55万英镑,这个价格是比较贵的,比较接近于油画作品低端的价钱。毕加索版画是我们关注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买一些或是可以去关注这部分。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