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双喜
在2008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评选工作中,我就注意到来自中国美院雕塑系的学生作品普遍地具有对于材料和空间的敏感,这使他们的作品拉开了与传统学院雕塑在造型与空间表达方面的差异。在观看了中国美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学生作品后,我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将纤维与空间作为工作室的命名,这在中国的美术学院雕塑系里绝无仅有,它表达了现代雕塑的扩展,也反映了中国当代学院雕塑教育内涵的增容,更反映了当代艺术越来越具有的外延扩大与边缘交叉的混生特点。
第五工作室的前身是浙江美院1986年创立的“万曼壁挂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留学中国的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NOV)是国际著名的壁挂艺术家,他在80年代来到中国,将“壁挂”(又称软雕塑)这一历史悠久的编织艺术,从传统工艺美术中解放出来,转换成为与现代建筑相联系的现代艺术形态。在80年代中期,当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处在一种意识形态抗争的状态中,万曼和他的壁挂创作团队却以一种柔软而自然的方式启蒙了中国的现代艺术,以其朴素的空间造型,展示了现代艺术通过材料的组织所具有的对于空间的充实与解释的多样可能性。1986年12月10日,万曼的创作团队一鸣惊人,谷文达《静、则、生、灵》;施慧、朱伟《寿》、梁绍基的《孙子兵法》等作品入选瑞士洛桑第13届国际现代壁挂双年展。这是中国艺术26年来首次参加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最早的自信登场。万曼及其壁挂研究所以一种朴素的方式沟通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隔阂,并把中国气韵和传统元素引入壁挂艺术之中,把当代艺术带到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领域的同时,又把我们带回对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深思中。
今天,万曼的学生施慧教授、梁绍基教授等人,继承了万曼的艺术理想,带领更加年轻的一代,进一步拓展了纤维艺术的表现空间与表现力。历经三代人的探索,纤维艺术由墙面走向空间,由传统的毛、麻、棉等纺织纤维走向宣纸、棉线、竹子这些更为多元的“中国的材质”,同时也涉及塑料、金属、橡胶等各种现代工业材料和现成品,使之真正成为一种极具空间延展性和视觉丰富性的当代艺术形态。第五工作室学生的作品,在建筑物的内外空间获得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效果,作品展出的形式多样,不单是悬挂在墙壁上,根据空间、展地的不同,将空间和光影吸收进入作品,形成了多元性的异变和丰富意义,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综合性质。如同万曼生前所说,在特定的光影和环境条件下,作品会焕发出另一层生命。他们的努力激发了我们重新认识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第五工作室师生深入系统地进行空间造型艺术的本体性研究,他们的创作实践,对于纤维与自然的内在一致性、建筑与软雕塑的互补关系,现代雕塑材料与空间转换拓展等学术课题,提出了引人入胜的解决之道,对于当代中国的雕塑教学思维模式,具有转折性的冲击与启发意义,是具有前瞻性的积极探索。
有关第五工作室的教学宗旨和创作理想,中国美院雕塑系系主任龙翔教授有一个极富学术性的概括,我在这里摘引如下:“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从‘材、形、色、空’切入,在对物所具有的柔性认知转而进入生理与心理的视觉体验,再上升至人文精神、社会形态和物化世界的多维综合性思考,从而使纤维艺术之纤维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一种形态,而是鲜活的生命,是具有切肤之感的生命形态的艺术再现,是千丝万缕社会生态的隐喻和暗示,更是当代人文思想的一种承载方式。因而,此雕塑非彼雕塑可替代。”
具体说来,从材料出发,是第五工作室师生的创作基础;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型,是创作构形深化的关键;而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众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后,作品在空间中的表现形态,是使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最终,所有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达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观念的统御,突出创新性的视觉艺术思维。在第五工作室的作品集里,我看到有关对陈威作品的解读,非常鲜明地表现了第五工作室的教学思路。“陈威的作品将自然生命属性的东西与物质、材料制造的视觉经验并置,‘人工生命’满足了视觉经验,更准确地讲是作品的物质要求。如皮肤般透明,富有弹性、柔软、温暖……特殊的质地,象征、隐喻、联想,参与到其它的事物关系中去,衍生出一种视觉性的展示意义。在这里,材料的材质支配了作品现场的主要功能,材料的可能性在作品的转换中被逐渐打开。”
在我看来,从1986年万曼先生及其创作团队的艰苦探索,到今天80后一代的青春活力,第五工作室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探索阶段,对于今天的雕塑艺术的创作和拓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80年代万曼带领的壁挂艺术创作,是完成了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现代性转型;此后,施慧、梁绍基等艺术家进行了现代材料的开拓和语言的深化,施慧运用宣纸等材料创作的《网》与《巢》表现了空间和光影中生成的中国气象,梁绍基以蚕在不同材料上的吐丝所进行的创作,将具有生命力的材料在空间的变化在一个延续的时间过程中加以展示。在第五工作室成立以来的教学和创作,是第三个阶段,他们将纤维艺术与软雕塑创作与当代社会生活加以联系,从材料媒介的角度,从软材料造型的角度,从纤维材质与人类与身俱来的关联角度,从柔性现成品在当下生活及社会消费现象中的种种境遇等不同角度来着眼于对当下消费现象的审视和批判。充分调动纤维艺术对材料的敏感性来涉入都市的消费材料并持以人文的批判精神,从而使纤维艺术超越了传统的工艺美术的装饰性,成为直接切入当下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在第五工作室的青年学生的近期创作中,我看到一种新的表现趋势,这就是对于人的微观虚拟,例如张慧的《消化》、《深处的结》;黄燕的《衣体》、林昶汶《付诸流水》、陈威的《生命之初》等作品,通过不同材料的组织与结构,象征性地表达了人的内在结构,以线性结构和内空间的虚拟方式,表现了生物有机体的衍生和分裂组合,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觉经验,通过生理性的结构表达,丰富我们的心理经验,使物质性的材料表达具有独特的人文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实践方向。
如果说,第五工作室的创作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我以为,纤维艺术的创作与空间的相互关系还是值得探讨的。有许多纤维艺术的创作,因为形体的分散和扩展,在空间中由于作品的孔洞与光影的关系处理的不妥,出现了一些过于松散的造型影像,影响了作品的整体造型效果。这方面黄燕的《粉色系列》解决的比较好,希望我们的青年艺术家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加注意研究展示空间的特性,使自己的作品与室外环境和室内空间的关系更具有和谐的默契。在保持展示纤维材料的敏感性的同时,也注意作品的整体光影力量以及现代建筑和美术馆空间中与其他作品的相互协调。
自1945年以来,当代雕塑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自身的领域,软雕塑与空间概念的引入,不仅使雕塑艺术在空间、形态以及形式语言上有所突破,也使得传统的惯性思维得以解放。第五工作室的创作,进入了传统雕塑难以触及的视觉领域和心理体验,软雕塑的形态和纤维材质的独特结构、软材料的表现语言和日常生活中柔性现成品的运用,推动了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艺术的生成,正在成为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材料空前丰富,如何善于利用这些身外之物,表达现代人的丰富内心,是身处21世纪的青年一代艺术家面临的重要学术课题,我相信他们充满朝气的青春探索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纤维艺术之花。
(编辑:范文馨)